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便秘如何推拿 12分鐘推拿療法介紹

便秘是嬰幼兒一種常見的病症, 飲食不當、消化不良、缺乏良好的排便習慣等等, 都可能引起寶寶便秘治療寶寶便秘, 最根本的方法是合理調理飲食, 多喝開水, 讓寶寶的消化系統得以調理正常。 此外, 還可以用一種無毒無害又簡單的方法, 只需每天12分鐘, 就可改善寶寶胃腸道功能, 緩解便秘——那就是小兒推拿。

寶寶便秘推拿療法第一步:揉天樞3分鐘——疏調大腸

位置:天樞穴, 即與肚臍平行, 往外(腰間)2寸的兩個點。

手法:讓寶寶仰臥, 媽媽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樞穴, 1秒揉1-2次, 共揉3分鐘, 約100-150次。

原理:中醫認為,

Advertisiment
天樞穴是“大腸之募穴”, 也是腹部的要穴, 主要用於疏調大腸, 理氣行滯、消食等, 可以治療寶寶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胃腸道疾病。

寶寶便秘推拿療法第二步:揉摸腹部5分鐘——消食導滯、泄熱通便

位置:以肚臍為圓心, 以約2指寬為半徑畫圓。

手法:讓寶寶仰臥, 媽媽用手掌或中間三指, 順時針在寶寶肚子上緩慢畫圓揉摸。 共揉5分鐘左右。

原理:這樣揉摸寶寶的腹部, 不僅能夠揉到寶寶肚臍兩側的天樞穴, 同時還能夠揉到位於肚臍正中的神厥穴。 神厥穴具有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作用。 與天樞穴相配按摩, 能夠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寶寶便秘, 要依順時針方向揉, 若逆時針按揉, 則起到溫補止瀉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寶寶便秘推拿療法第三步:下推七節骨2分鐘——升降脾胃, 調理二便

位置:位於寶寶背部正中線, 由腰部的最低點的凹陷處, 到尾脊骨。

手法:讓寶寶俯臥, 媽媽用拇指或中間三指, 自上向下, 從寶寶腰部最低點的凹陷處推至尾脊骨, 約一秒鐘推一下, 共推2分鐘, 100-300次。

原理:推七節骨是小兒推拿中治療胃腸道疾病的常見手法之一。 下推七節骨具有升降脾胃, 調理二便的功效, 適用於一切熱證、實證如煩躁不眠、便秘等症狀。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 小兒便秘務必“下推”, 若小兒腹瀉, 則用“上推”的手法, 千萬別弄反了。

寶寶便秘推拿療法第四步:揉魚尾2分鐘——通氣理大腸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 寶寶小屁股的凹槽內。

手法:讓寶寶俯臥, 媽媽用手頂住寶寶尾骨最下端,

Advertisiment
往上方向按揉, 力度適中, 一次約按揉1秒, 共揉2分鐘, 100-300次。

原理:中醫認為, 按揉魚尾穴能夠“通調督脈之氣”, 調整大腸功能, 有助於消滯通便。

注意事項

1.小兒皮膚嬌嫩, 推拿時注意使用潤滑劑, 用力要適當, 避免損傷皮膚。

2.注意保持操作環境整潔溫馨, 寒冷天氣操作時注意保暖。

3.醫者推拿時要保持手的溫暖和清潔, 勿戴戒指, 經常修剪指甲, 以免損傷患者。 推拿過程中, 要隨時詢問和觀察患者的反應, 以保持適當的按摩強度。

4.患兒接受推拿時, 應在家長的陪護下, 配合醫者進行治療。 推拿前患兒應排盡小便, 飯後不要馬上接受推拿治療。

【小編總結】

寶寶便秘十分常見, 問題說大不大, 說小不小, 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Advertisiment
但又不必過於緊張, 瀉藥、開塞露等等“殺傷性武器”不到不得已最好還是別用。 小兒推拿的效果經歷了數千年歷史見證, 值得媽媽們的信任。 而且, 小兒推拿對於寶寶來說, 也是一種愛的撫摸, 寶寶洗澡後, 在溫暖舒適的房間裡, 聽著柔和的音樂, 媽媽雙手溫柔地撫觸寶寶, 不僅治療便秘的過程, 更是媽媽和寶寶每天最享受的親子時光。

相關閱讀:寶寶便秘怎麼按摩 推薦5種按摩通便手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