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便便面面觀,家長做到面面俱到

便便是由未消化的食物殘渣、腸道消化液裡的上皮細胞和膽汁組成。 其中, 膽汁是決定便便顏色的主要因素。 膽汁由肝臟分泌、排出, 進入腸道幫助消化脂肪、蛋白質和糖:它是金黃色或棕色的, 但是會受到攝取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質的多少的影響而改變。 另一個與便便顏色有關的關鍵因素是腸道細菌, 因此, 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顏色取決於媽媽吃了些什麼, 而人工餵養寶寶的便便顏色則會因腸道細菌的種類、數量、比例變動而引起改變。

性狀——如果能滾動, 那可就不太硬啦

寶寶的便便性狀與其年齡、攝取食物息息相關。

Advertisiment
當寶寶還只是個小嬰兒的時候, 便便可能像花生一樣濃稠, 也可能像優酪乳那樣稀軟;當寶寶長大一些, 便便成形的時候, 就會像香蕉。 不過, 無論寶寶處在哪個年齡段, 如果便便像貓糞那樣一粒一粒, 可以滾來滾去, 那可就太硬啦!需要引起重視。

次數——過多或過少, 同樣糟糕

寶寶的便便次數其實並不重要, 但是新手媽媽似乎都很在意。 好吧!如果非要給個參考, 那麼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 每週便便次數少於1次屬於過少:6個月以上的寶寶, 每天便便超過4次就算過多;而2歲以上的寶寶, 每天便便次數少於1次也不正常。 總之, 便便次數過於頻繁就意味著許多營養還未經充分吸收就被排出, 而便便次數過少、間隔過長,

Advertisiment
則可能意味著便秘的發生, 同樣糟糕。

氣味——它確實能反映出問題

便便的氣味取決於它在腸道裡呆了多久——在充滿細菌的腸道裡呆的時間越長, 氣味就越大。 一般而言, 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幾乎無味, 人工餵養寶寶的便便則有輕微的氣味。

當然, 這只限於未添加輔食的寶寶;一旦寶寶開始攝取固態食物, 有了多種蛋白質的來源, 那氣味可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如果便便的氣味特別難聞, 或是突然變得特殊, 那最好去醫院就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