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便便別忽視 家長須知通過便便知寶寶健康狀況

對於咱們的家長而言, 尤其是新手家長, 對於寶寶的健康狀況真的是很懵圈。 因為很多家長覺得寶寶生病簡直就是突然發發生的。 讓爸爸媽媽總是措手不及。

 但, 小編想說, 其實寶寶生病除了某些急性疾病之外, 其他的一些疾病其實在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加以觀察, 那是能夠預防和預知的哦~~

其中, 最明顯的就是寶寶的便便。 寶寶健不健康, 看一眼Ta的便便就一清二楚了。

寶寶的正常便便顏色

黃色或金黃色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為黃色或金黃色, 較鬆軟(糊狀或軟膏狀), 沒有明顯的臭味但帶酸味。

Advertisiment

淡黃色或灰黃色

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為淡黃或灰黃色, 略幹略稠(硬膏狀), 微微有點酸臭味。

棕黃色

混合餵養的寶寶大便一般為棕黃色, 添加輔食後大便慢慢呈固態, 顏色也會受輔食的影響而改變(如顏色較深的食物)。

這些看起來異常的便便, 實際上很正常

黑色、黑綠或墨綠色

一般為胎便, 粘稠柏油狀, 便便包括了羊水、粘液、脫落的細胞等, 出生後24小時就會開始排胎便了, 大約2~3天排淨。

黃綠色

寶寶腸道較短, 蠕動較快, 當進食量偏多、食物不易消化時, 寶寶腸道消化程度不夠充分, 便便的顏色就會偏黃綠色較多。

有奶瓣

還是和寶寶吸收能力有關, 主要是吸收不了母乳或配方奶中過多的脂肪或酪蛋白,

Advertisiment
所以自然隨著便便一起排出, 因此才會帶有奶瓣或黃白色凝塊。

帶黏液

正常情況下, 如果寶寶的便便帶有少量黏液是因為Ta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 腸道表面分泌的黏液不能完全吸收, 所以才會有一部分隨著便便拉出來。

但如果黏液過多, 就可能是發生了某些胃腸道疾病, 要留心。

不開玩笑, 這些異常便便要當心

灰白色

要出現了白色或灰白色的便便, 多半說明寶寶肝膽系統出現了問題, 無法排出膽紅素。

這種肝膽管堵塞的情況大多數都不會剛出生就出現, 一般胎便及接下來幾次的便便通常顏色都正常, 大約出生1~3周甚至2個月後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帶血

首先觀察血液是否與大便混合, 然後分清是屬於以下哪種情況:

Advertisiment

不混合

肛裂

出血多成條狀或塊狀, 最多只有一兩處, 量很少, 一般不與大便混合, 常浮在大便表面, 界限較為清晰。

要預防肛裂, 得減少便秘的情況發生, 食物儘量選擇清淡好消化、富含纖維素的。

有些家長會誤以為攢肚也是便秘, 這裡順帶說一下:

攢肚對於寶寶特別常見, 可能三五天排便一次, 甚至可能更長時間, 但是大便不幹, 而且沒有不舒服的表現, 就是攢肚。

而大便幹結, 排便困難, 如果一天排幾次便, 每次大便都特別幹結, 那就是便秘。

混合

假帶血

①新生兒咽下了媽媽產道裡的血。

②媽媽乳☆禁☆頭皸裂了, 寶寶吃母乳時一同咽下了。

③假月經, 這僅針對剛出生的女寶寶, 可以檢查一下她的陰部是否有血跡。 新生兒假月經一般不用處理,

Advertisiment
1~2天會自動停止的, 清水擦乾淨就可以了。

④吃了含有紅色或含鐵的藥物或食物(動物肝臟、番茄、紅蘿蔔等)

⑤寶寶的腸粘膜發育還不完善, 腸粘膜有少量血絲脫落, 一段時間內會自行緩解的, 對寶寶生長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真帶血

感染導致胃腸出血

由於寶寶的腸壁很脆弱, 所以細菌感染導致的粘液膿血較為常見, 這樣便中混著的血液較為鮮紅, 甚至會混有血粘膜或凝血塊。

腸套疊

日本育兒專家松田道雄的《育兒百科》裡寫過:一旦得了腸套疊, 平常一直很健康的寶寶會突然哪兒痛似的大哭, 平時一抱起來或者喂餵奶就會平息的寶寶, 這時怎麼哄也沒有用, 也拒絕吃東西, 然後正當媽媽們不知所措時,

Advertisiment
寶寶突然就跟沒事似的繼續玩玩具吃東西了。

當媽媽們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 寶寶又突然大哭起來, 周而復始, 直到開始吐奶和便血。

這情況多發生在4~10個月的寶寶身上, 因為這時期家長們剛好著手給寶寶添加輔食, 寶寶對輔食不耐受或過敏導致腸套疊。

另外, 當寶寶處於感冒或拉肚子恢復期時發病率也會增加, 因為病毒感染有可能導致胃腸功能失調。

要是遇到這樣的情況得高度重視, 及早求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