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不願意爬怎麼辦看過來 聰明家長都會用的3個妙招

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一般先學會抬頭、然後學會翻身、坐立、爬行、站立, 最後再學會走路。 可能寶媽都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當別的寶寶都在爬行的時候, 自己的寶寶卻不願意爬, 甚至還沒有學會爬行, 就直接會走路了, 這樣的寶寶並不少見。

不要認為寶寶不會爬, 直接就會走路是發育超前、智力高的表現, 寶寶缺失了爬行的階段並不是件好事, 因為爬行對寶寶的身心發育都有很大的好處, 爬行可以促進大腦和骨骼的發育、增強自信。 那麼寶寶不願意爬怎麼回事呢、該怎麼辦?

寶寶不願意爬的兩個原因

Advertisiment

一是孩子自身的身體特點造成的, 不願意學爬, 而腿部力量又很強, 很容易就學會走了。

二是家長的原因, 父母對孩子呵護有加, 擔心弄髒孩子、累著孩子, 更怕孩子摔著、磕著、碰著, 如此寶寶剛想爬時, 就立刻抱起來, 導致不爬的寶寶越來越多。

寶寶不願意爬怎麼辦

1、像海獺一樣抱著孩子, 讓他練習抬頭

要想讓孩子爬, 首先要保證他俯臥的時候能夠保持抬頭的姿勢。 對小寶寶來說, 這個姿勢是很困難的, 所以需要母親的説明。 方法很簡單。 母親仰面躺好, 讓孩子趴在自己的肚子上。 保持這個姿勢, 看著孩子並對他笑。 在這個過程中, 孩子抬頭的能力自然就得到了鍛煉。 (下頁:妙招2)

2、在孩子面前放一個玩具幫他練習伸手

Advertisiment

從趴著到向前爬, 需要孩子有“向前進”的欲望。 因此, 在孩子趴好後, 在他前面30釐米左右的地方放一個玩具, 讓孩子去夠。 一開始, 孩子可能只會伸伸手, 沒有關係, 這個動作的不斷重複對之後的“前進”是很有幫助的。

3、 讓孩子的足底感受“阻力”

當孩子的肚子還很鼓的時候, 他趴著時即便蹬腿也只是在空中亂舞。 因此, 為了讓他找到踢床的感覺, 母親可以用手抵住孩子的腳底, 給他一定的阻力, 讓他體會“把彎曲的腿伸直, 身子就會向前”的感覺。

爬這個動作開始時間的早晚, 個體間的差異非常大, 很多孩子甚至不會爬就會走了, 所以母親完全沒有必要為孩子不會爬而著急。 做關於爬的練習時, 與孩子面對面, 通過面部表情的交流,

Advertisiment
享受與孩子的溝通時光吧!

小編的話

寶寶不願意爬, 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腿部力量很強, 不願意爬, 直接就會走了;二是爸爸媽媽平時對寶寶呵護有加, 沒給寶寶爬行的機會。 寶寶不願意爬, 家長可以讓他聯繫胎頭、寶寶面前擺放玩具讓他伸手、大人用手地主寶寶的腳底, 讓他感受到阻力, 自然就會往前爬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