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寶寶不合群怎么辦?

網友:寶寶年齡1歲10個月, 女孩, 愛動, 動手能力比較強, 人際交往不行。 以前見人就愛笑, 也叫叔叔阿姨的, 現在出門不愛和別人打招呼了, 讓她叫她都不叫, 也不笑。 但是走的時候會說再見。 不怎么和別的小朋友玩, 比方玩滑梯時, 人少時就玩, 人多了她就要走, 要不就在滑梯上看著別人她不玩了, 還有些煩的樣子。 最煩的是我的孩子不肯自己走路, 總讓媽媽抱著, 別人抱還不行。

吳玉娟:其實不用去過早的給孩子一個定義,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像我們成人, 都會有一個脈絡, 會有高峰, 也會有一個低谷,

Advertisiment
因為對于一個一歲十個月的孩子, 就像我們剛才所講的, 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沒有完全把他想的東西都能夠完全表達出來。 包括出門叫阿姨, 打招呼, 包括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不用太強迫孩子, 你一定要講, 一定要和別人再見。 我們以家長的想法, 都是你好, 再見, 歡迎你下次來玩。 其實以我們這樣的方式, 你建議寶寶, 有叔叔阿姨來, 要打招呼, 但是他不打招呼, 我們也不用當著客人告訴他, 你一定要叫, 你要叫, 他可能會有一些不自在。 等客人走了以后, 我們還會提醒, 下次客人來的時候, 我們還要跟他們打招呼, 阿姨和叔叔都特別喜歡你, 不用特別的強調, 你一定要跟人打招呼。 潛意識里面給孩子, 慢慢就會有改變, 強迫反而不好。
Advertisiment

玩的時候, 可能人多他不玩, 人少他就玩, 這還是在孩子自己的心理心態。 我們平時也是, 有的人愛去人多的地方, 有的人不愛去人多的地方。 其實他自己玩, 會有他自己玩的樂趣, 他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 有人多的樂趣, 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沒有安全感。 或者是他哪次玩的時候, 遇到了一些小困難, 他們這么小, 表達不出來, 他可能是兩個小朋友在一起, 他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有困難了, 沒有辦法解決, 他就喜歡自己玩。 還有一種是性格的問題, 不太喜歡跟別人更多的交流, 自己玩更有樂趣, 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是這還要看孩子, 家長這樣一個溝通方式, 我們了解得還不太多, 比如說我們建議家長, 可能剛開始從少到多,

Advertisiment
他喜歡一個人玩, 再有一個小朋友一起玩, 逐漸增加, 慢慢會有所幫助。 還有一點, 總讓媽媽抱著, 這個提前也會有一些前提在里面, 對于孩子對媽媽心理的依賴, 因為我們在平時的時候也會碰到這樣的孩子, 包括還有三四歲的孩子, 也會喜歡媽媽抱。 在抱的過程中是不是媽媽提前跟孩子溝通過, 不是每次他要你抱的時候你才抱, 提前要說好, 還是履行約定的問題, 先告訴孩子, 我們今天去玩, 媽媽在什么情況下是抱的, 什么情況下是不抱的。 希望孩子接受, 如果你接受的話, 我們就去, 如果你總是讓媽媽抱著, 我們就不能玩得很好。 提前要有一些約定, 讓孩子能夠認可,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 大家基本上能夠去履行口頭的約定,
Advertisiment
你形成了你說話履行你的承諾, 孩子慢慢也會履行他的承諾, 慢慢就會有所改善。 但是不要著急, 一下子就不抱了。 從多抱到少抱, 慢慢到不抱。 慢慢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