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上火護理方法。 上火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那麼寶寶上火怎麼辦呢?下面就為大家說說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

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

嬌嫩的我特別容易上火, 吃奶粉、飲食或作息不規律、穿的多了等等都會讓我上火, 好難受啊!雖然我不會說話, 但我會通過這六個表現告訴你, 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發現我給你們的信號哦!

Advertisiment

寶寶上火的6種表現

1、 洗澡時看看我的小屁屁, 好羞羞呀

爸媽在給我洗澡的時候, 千萬不要忽視我的屁屁, 肛門的顏色是我上火與否的暗示標誌呢。

如何判斷:正常來講, 我的肛門應該是粉紅色的, 但是, 當腸內有熱時, 肛門的顏色就會呈紅色。 如果顏色很深的話, 媽媽要更加小心了, 這說明我的體內火很大。

滅火小貼士:如果媽媽發現我的肛門顏色發紅, 就多給我吃些祛火的蔬菜或者水果吧, 比如番茄、甘蔗汁,

Advertisiment
或是喝點淡竹葉水、淡藤茶之類的。 一般可以用梨絲、白蘿蔔絲、藕絲滴上蜂蜜, 沁出汁來給我喝, 很有效哦。 不過要注意, 別給我吃太過寒涼的食物啊, 我的小腸胃會受不了的。

2、媽媽, 請注意我的眼角分泌物

如何判斷:如果我的眼角有眼屎出現, 媽媽要警惕呦, 這可能說明我有肝火啦!往往這個時候我會脾氣暴躁, 不太聽話會惹媽媽不開心, 但我不是故意的, 我只是上火了不舒服。

滅火小貼士:這個時候, 請給我吃生的嫩芹菜吧, 也可以榨些芹菜汁, 煮粥喝。 芹菜味道好奇怪, 我不喜歡, 給我吃的時候能不能放點糖或者花生醬。 另外, 讓我早點睡覺, 休息的好我會恢復的快一些的。

3、媽媽, 你看我的小舌頭, 可不可愛

如何判斷:如果我的舌頭、舌邊發紅了,

Advertisiment
說明我有心火了!我很可能會有白天很口渴、晚上愛折騰, 睡覺也不安穩等等的表現。

滅火小貼士:祛心火的食物還是很多的, 比如夏天的鮮蓮子、茭白、茄子等等。 鮮蓮子可以生吃, 其他的最好是素炒、蒸, 記得少放些油哇!

4、如果我的嘴角有“白茬”, 請對我再溫柔一些

如何判斷:媽媽, 我口好幹, 嘴角都有“白茬兒”了, 這是我有脾火的表現。

滅火小貼士:柿餅上的白霜或是楊桃很適合這時候的我, 也可以適當的給我吃些小中藥。

5、媽媽, 我便秘, 好難受啊

如何判斷:每到我拉臭臭的時候, 都覺得很痛苦, 要很費力才能便出來, 便便很硬, 可能我還有點口臭, 那說明我有胃火了。

滅火小貼士:媽媽快來給我清清腸胃吧,

Advertisiment
喝點小米粥、百合粥之類的清淡粥, 每天少吃一些, 我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6、手心著火一樣幹熱, 不舒服

如何判斷:如果我的手心是涼涼的、潮潮的, 那是正常的。 如果是幹熱幹熱的, 晚上還出汗, 那說明我有虛火了。

滅火小貼士:媽媽給我做做小兒推拿吧。 給我捏捏脊背, 搓搓腳心, 我會很舒服的。 要是情況很久都不能緩解, 就帶我去看醫生吧, 別讓我生更重的病。

以上是寶寶上火的6大表現, 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寶寶給你們的信號哦, 下面一起來看看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吧。

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

1、嬰兒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餵養並保證足夠的母乳量。 因為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 既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又不會“上火”。

2、採用人工餵養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 並多喂些水果汁;半歲以上的孩子應該攝入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 每天多喂開水。 對母乳不足嬰兒應及時添加牛奶, 而不是潤腸通便;增加穀類食物和纖維素, 食物性便秘即可治癒。

3、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 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定時排便1-2次;

4、平時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儘量少給孩子購買“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紅燒食物等)。學齡前兒童少吃帶果殼的食物(如炒瓜子或花生等),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讓孩子猛喝冷飲。

5、對已患有慢性便秘的人工餵養兒可將奶粉沖稀一些,同時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況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喝點蜂蜜水,每次不少於50毫升,溫開水送服。

6、在炎熱季節,可給孩子喂些綠豆汁或綠豆稀飯,給較大幼兒適當吃些冷飲,如霜淇淋、雪糕等。此外,服些清熱降火的中成藥或煎藥如夏菊沖劑、荷葉、紫蘇、荸薺等,不僅可以清熱降火,又可補脾養胃。

7、如孩子患上皰疹性口炎或潰瘍性口炎,須及早看醫生。

知道了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以下寶寶上火的護理誤區,媽媽們不可不知。

寶寶上火護理誤區

1、拖延用藥

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上火很常見,並不要緊,身體自行調節一下,就自然會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對藥敬而遠之,不能寶寶一上火就吃藥。

醫院的眾多資料顯示,許多寶寶就是延誤了對“上火”症狀的治療,導致了病情的惡化。專家指出,父母這種不重視治療、拖延用藥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的下降,“上火”是體內潛伏的病因,容易造成體內炎症,容易引發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等病症,寶寶“上火”問題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

2、濫用成人藥物

在生活中,上火是人們常見的病症之一。不少家長就認為,寶寶上火和大人一樣,喝些涼茶就可以好了,或者將成人吃的“去火”藥物減量,給到寶寶吃。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有損寶寶健康的做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屬於低免疫人群,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份不適合兒童,濫用成人藥物會傷害兒童的腸胃、肝腎,兒童必須慎用。

3、自抓中藥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小孩喝,或者根據經驗,去藥房抓藥煎。對此,專家就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小孩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

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正常發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小孩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小孩掙扎,可能會使藥錨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雞蛋是人們常食用的“營養品”,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都會給寶寶吃雞蛋。那麼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一起來瞭解下吧。

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

許多家長覺得雞蛋的營養豐富,煮一個雞蛋,就讓孩子把整個雞蛋吃掉,或者是煮好幾個,一次性讓孩子吃好幾個雞蛋。其實這是不對的。實際上,對於嬰兒期的孩子來講,只需要給孩子吃一個或者是一個半雞蛋就可以了,不僅營養達到了,而且也不易讓孩子對雞蛋反應過大,導致最後聞到雞蛋就不吃的程度。下面小編告訴你關於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寶寶吃雞蛋的講究的內容。

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養生之道網專家表示,嬰幼兒不宜過多吃雞蛋。專家說,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使嬰兒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發生濕疹、蕁麻疹等。

寶寶吃雞蛋的六大誤區?

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它許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雖然雞蛋營養價值高,吃法多變,不過媽媽要注意了,在給寶寶吃雞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一、一次性吃太多雞蛋

很多家長以為,雞蛋營養豐富,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正確做法: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後逐漸加至0.5-1個。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會導致消化吸引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二、將蛋黃作為第一次輔食

營養學專家認為,過去蛋黃多作為首選的輔食推薦,但蛋黃中鐵很難吸收,吸收率僅3%,遠低於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

正確做法:第一次正規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嬰兒米粉強化了鐵、鋅、維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過敏,是寶寶首選的輔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為正規的最初輔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

三、一歲內給寶寶吃雞蛋清

需要注意的是,一歲內前不宜吃蛋清,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正確做法:建議一歲內不要在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清。

四、吃未煮熟的雞蛋

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吃,由於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兒童會因此而患傷寒或腸炎。如雞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則表現為急性食物中毒,潛伏期只有幾小時,起病急,病程持續1-2天,症狀為嘔吐、腹瀉,年長兒訴腹痛嚴重,伴有高熱,疲乏等。

此外,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治不了便秘,還會發生”弓形蟲“感染。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常常引起

正確做法:給孩子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為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給孩子吃生雞蛋。

五、吃煎炸雞蛋

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在口腔和胃內還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正確做法:讓孩子吃適量的水煮蛋蛋黃。

六、讓發熱病兒吃雞蛋

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於病兒康復。

小編提醒:初次添加蛋黃時,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以上就是寶寶吃雞蛋的6大誤區,媽媽們知道了嗎?接下來咱們再來瞭解下寶寶吃雞蛋“二算三不宜”,具體是哪些“二算三不宜”呢?請你往下看!

嬰兒吃雞蛋“二算三不宜”

雞蛋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幼兒和青少年身體發育特別需要的物質。但是,雞蛋在吃法上應該注意二個“算計”和三個“不宜”。

二個“算計”是:

1、算計好食量。一兩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個或1個半雞蛋就足夠了。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食用,以後逐漸加至1/2至1個。如果吃得太多超過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胃腸就負擔不了,就會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2、算計好煮雞蛋的時間。煮雞蛋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一般8~10分鐘,煮得太生,蛋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不能被破壞,使生物素失去活性,影響機體對生物素的吸收,易引起生物素缺乏症,發生疲倦、食欲下降,肌肉疼痛,甚至發生毛髮脫落、皮炎等,也不利於消滅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煮得太老也不好,由於煮沸時間長,蛋白質的結構變得緊密,不易和胃液接觸,因此難消化。

三個“不宜”是:

1、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使嬰兒機體對導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發生濕疹、蕁麻疹等病。

2、不宜吃煎炸雞蛋。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還可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它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還會在口腔和胃內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3、發熱病兒不宜吃雞蛋。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於病兒康復。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嬰兒缺鈣有很多危害,請您不要掉以輕心,如果稍不注意,小兒就易出現缺鈣現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

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

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您的寶寶有夜間易於驚醒,或者多汗的症狀?不要掉以輕心,有可能寶寶是缺鈣了。以下是寶寶缺鈣的9種症狀,一起來看看。

嬰兒缺鈣的表現:

1、出牙晚,10個月以後才萌出乳牙,出牙順序混亂,排列不齊,牙釉質差,易患齲齒;

2、睡眠時易驚醒;

3、多汗,但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摩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4、囟門閉合延遲,有的遲至2歲後;

5、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部,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7、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

8、學走路時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且容易摔倒發生骨折。

9、厭食偏食。據醫學統計表明:現在兒童厭食偏食發病率平均高達 40 %以上,且多發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孩子。據專家研究,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嬰兒缺鈣會引起哪些疾病?

驚厥

1、嬰兒血液中鈣磷明顯偏低,便會得“佝僂病性低鈣驚厥”,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俗稱“低鈣驚厥”。

2、起病原因鈣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興奮性,防止過度收縮。嬰兒血液中的鈣水準下降,抑制作用減弱,肌肉興奮性就會立即增高,人會發生不由自主的收縮,即抽筋。

3、發病症狀嬰兒哭鬧不安,稍有一點聲音就容易受驚。繁尋受驚時,兩側手腕屈曲,大拇指緊貼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筆直。

4、有時是兩條腿伸直交叉,腳趾向下彎曲,足背弓起,像跳芭蕾舞,發作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不等,然後可自行緩解。發病時嬰兒意識清楚,頻繁發作的每天可多達10多次。

5、嚴重的會發生喉痙攣,主是喉部抽筋。一般1歲以內的嬰兒較多,發作時嬰兒聲門與喉部肌肉強力收縮,導致吸氣困難,發出可怕的喉鳴音。更嚴重的會神志不清,甚至窒息死亡。

6、發病時間低鈣驚厥的大多發生在嬰兒佝僂病初期,或患佝僂病的嬰兒用維生素D治療初期。

7、還有,春末夏初,佝僂病患兒曬太陽時間開始增多之時。發熱、感染、饑餓時嬰兒也容易發生低鈣驚厥。發生低鈣驚厥的嬰兒,多有佝僂病的其他表現,如多汗、睡眠不深、易醒、頭枕部脫髮形成枕禿等。

8、緊急處理孩子萬一發生喉痙攣,成人應設法張開患兒的嘴巴,將舌頭拉出口外,以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同時,將一長型硬物(如筷子)插入牙齒之間以防咬傷舌頭。注意一定要抓住筷子,防止進入呼吸道加重阻塞。經初步處理後,不管喉痙攣是否停止,均應立即將患兒送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腹痛

起病原因血液中游離鈣離子偏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腸壁的平滑肌受到輕微刺激就會發生強烈收縮即腸痙攣,出現腹痛等消化道症狀。發病症狀嬰兒無規律肚子痛,與飲食、排瀉等外界因素無關,大便化驗正常,吃驅蟲、助消化、解痙等藥物,沒有效果。

寶寶缺鈣如何食補?

嬰幼兒正是身體長得最快的時候,骨骼和肌肉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因而對鈣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未及時補充,2歲以下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身體很容易發生缺鈣。那麼嬰兒缺鈣怎麼辦呢?在這裡,我們推薦一些美味補鈣餐,供媽媽們參考。

蛋黃

蛋黃是鈣含量很高的食物,也是我們經常吃的東西,好做好吃,給寶寶吃的話,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吃了,把雞蛋打開,取出蛋黃,要把蛋清濾乾淨,有些寶寶對蛋清過敏的,然後把蛋黃打散,放適量水,放爐子上煮沸即可給寶寶喝了。

肉鬆

五六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吃點兒肉類了,但直接做的肉寶寶不好消化,所以直接買現成的肉鬆即可,肉鬆比較鬆散,入口即化,做寶寶的食物很合適。

豆腐

豆腐也是含鈣高的食物,而且怎麼做寶寶都可以吃,如果你平時炒豆腐或者湯裡有豆腐,可以把豆腐按碎直接給寶寶吃。

魚蝦

魚蝦含鈣也很高,但是吃起來就不是很方便了,魚做好了以後要給寶寶專門把肉挑出來,一定要注意把刺弄乾淨,然後按碎給寶寶吃,蝦也是,不過要注意,過敏體質的寶寶還是不要選擇海鮮量的食物補鈣的好。

海帶

海帶是鈣含量最高的食物,但是要讓寶寶,還需要把海帶好好做一下。可以把海帶洗淨煮熟,一般海帶要煮熟特別是煮爛了要花上至少一兩個小時,可以選擇使用高壓鍋一類的快速方法。這個做起來需要時間,不覺得麻煩的媽媽用這個方法很好。

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定時排便1-2次;

4、平時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儘量少給孩子購買“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紅燒食物等)。學齡前兒童少吃帶果殼的食物(如炒瓜子或花生等),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讓孩子猛喝冷飲。

5、對已患有慢性便秘的人工餵養兒可將奶粉沖稀一些,同時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況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喝點蜂蜜水,每次不少於50毫升,溫開水送服。

6、在炎熱季節,可給孩子喂些綠豆汁或綠豆稀飯,給較大幼兒適當吃些冷飲,如霜淇淋、雪糕等。此外,服些清熱降火的中成藥或煎藥如夏菊沖劑、荷葉、紫蘇、荸薺等,不僅可以清熱降火,又可補脾養胃。

7、如孩子患上皰疹性口炎或潰瘍性口炎,須及早看醫生。

知道了寶寶上火的護理方法,以下寶寶上火的護理誤區,媽媽們不可不知。

寶寶上火護理誤區

1、拖延用藥

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上火很常見,並不要緊,身體自行調節一下,就自然會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還有一些媽媽認為,“是藥三分毒”,對藥敬而遠之,不能寶寶一上火就吃藥。

醫院的眾多資料顯示,許多寶寶就是延誤了對“上火”症狀的治療,導致了病情的惡化。專家指出,父母這種不重視治療、拖延用藥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的下降,“上火”是體內潛伏的病因,容易造成體內炎症,容易引發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等病症,寶寶“上火”問題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

2、濫用成人藥物

在生活中,上火是人們常見的病症之一。不少家長就認為,寶寶上火和大人一樣,喝些涼茶就可以好了,或者將成人吃的“去火”藥物減量,給到寶寶吃。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有損寶寶健康的做法,對寶寶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各種器官、免疫系統發育不全,屬於低免疫人群,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份不適合兒童,濫用成人藥物會傷害兒童的腸胃、肝腎,兒童必須慎用。

3、自抓中藥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小孩喝,或者根據經驗,去藥房抓藥煎。對此,專家就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小孩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

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小孩的正常發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小孩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小孩掙扎,可能會使藥錨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雞蛋是人們常食用的“營養品”,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都會給寶寶吃雞蛋。那麼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一起來瞭解下吧。

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

許多家長覺得雞蛋的營養豐富,煮一個雞蛋,就讓孩子把整個雞蛋吃掉,或者是煮好幾個,一次性讓孩子吃好幾個雞蛋。其實這是不對的。實際上,對於嬰兒期的孩子來講,只需要給孩子吃一個或者是一個半雞蛋就可以了,不僅營養達到了,而且也不易讓孩子對雞蛋反應過大,導致最後聞到雞蛋就不吃的程度。下面小編告訴你關於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寶寶吃雞蛋的講究的內容。

嬰幼兒可以吃雞蛋嗎?養生之道網專家表示,嬰幼兒不宜過多吃雞蛋。專家說,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使嬰兒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發生濕疹、蕁麻疹等。

寶寶吃雞蛋的六大誤區?

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它許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雖然雞蛋營養價值高,吃法多變,不過媽媽要注意了,在給寶寶吃雞蛋的時候要注意避免以下幾個誤區。

一、一次性吃太多雞蛋

很多家長以為,雞蛋營養豐富,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其實不然。因為嬰幼兒消化能力差,如果讓他們大量吃雞蛋,不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由於雞蛋蛋白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在腸道中與生物素結合後,能阻止吸收,造成嬰兒維生素缺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正確做法: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也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後逐漸加至0.5-1個。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會導致消化吸引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1-2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二、將蛋黃作為第一次輔食

營養學專家認為,過去蛋黃多作為首選的輔食推薦,但蛋黃中鐵很難吸收,吸收率僅3%,遠低於瘦肉和動物肝臟(鐵吸收率20%),而且蛋黃是最容易導致寶寶食物過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不應包括蛋黃,蛋黃應在7-9個月開始添加,每日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

正確做法:第一次正規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米粉。嬰兒米粉強化了鐵、鋅、維生素等,又不容易引起過敏,是寶寶首選的輔食。果汁、菜汁等也可以早期添加,但一般不作為正規的最初輔食。肉泥、肝泥也可以在早期嘗試添加。

三、一歲內給寶寶吃雞蛋清

需要注意的是,一歲內前不宜吃蛋清,這是因為嬰兒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全,腸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雞蛋清中的蛋白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過腸壁進入寶寶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過敏反應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喘息性支氣管炎等。

正確做法:建議一歲內不要在寶寶輔食中添加雞蛋清。

四、吃未煮熟的雞蛋

有的家長喜歡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吃,由於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傷寒沙門氏菌“和”腸炎沙門氏菌“,兒童會因此而患傷寒或腸炎。如雞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則表現為急性食物中毒,潛伏期只有幾小時,起病急,病程持續1-2天,症狀為嘔吐、腹瀉,年長兒訴腹痛嚴重,伴有高熱,疲乏等。

此外,民間有”生雞蛋治療小兒便秘“的說法,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治不了便秘,還會發生”弓形蟲“感染。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會受到侵犯,常常引起

正確做法:給孩子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為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給孩子吃生雞蛋。

五、吃煎炸雞蛋

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會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他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在口腔和胃內還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正確做法:讓孩子吃適量的水煮蛋蛋黃。

六、讓發熱病兒吃雞蛋

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於病兒康復。

小編提醒:初次添加蛋黃時,要觀察寶寶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以上就是寶寶吃雞蛋的6大誤區,媽媽們知道了嗎?接下來咱們再來瞭解下寶寶吃雞蛋“二算三不宜”,具體是哪些“二算三不宜”呢?請你往下看!

嬰兒吃雞蛋“二算三不宜”

雞蛋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幼兒和青少年身體發育特別需要的物質。但是,雞蛋在吃法上應該注意二個“算計”和三個“不宜”。

二個“算計”是:

1、算計好食量。一兩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個或1個半雞蛋就足夠了。嬰兒補充鐵質需要吃蛋黃,開始時只能將1/4個蛋黃研碎食用,以後逐漸加至1/2至1個。如果吃得太多超過了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胃腸就負擔不了,就會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2、算計好煮雞蛋的時間。煮雞蛋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一般8~10分鐘,煮得太生,蛋中的抗生物素蛋白不能被破壞,使生物素失去活性,影響機體對生物素的吸收,易引起生物素缺乏症,發生疲倦、食欲下降,肌肉疼痛,甚至發生毛髮脫落、皮炎等,也不利於消滅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煮得太老也不好,由於煮沸時間長,蛋白質的結構變得緊密,不易和胃液接觸,因此難消化。

三個“不宜”是:

1、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使嬰兒機體對導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發生濕疹、蕁麻疹等病。

2、不宜吃煎炸雞蛋。因為在煎雞蛋和炸雞蛋時,蛋被油包住,高溫的油還可使部分蛋白焦糊,使賴氨酸及其它氨基酸受到破壞,失去營養價值,食用後還會在口腔和胃內不易和消化液接觸,使消化受到影響。

3、發熱病兒不宜吃雞蛋。雞蛋蛋白食後能產生”額外“熱量,使機體內熱量增加,不利於病兒康復。

養生之道網導讀:

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嬰兒缺鈣有很多危害,請您不要掉以輕心,如果稍不注意,小兒就易出現缺鈣現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

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

嬰兒缺鈣的表現有哪些?您的寶寶有夜間易於驚醒,或者多汗的症狀?不要掉以輕心,有可能寶寶是缺鈣了。以下是寶寶缺鈣的9種症狀,一起來看看。

嬰兒缺鈣的表現:

1、出牙晚,10個月以後才萌出乳牙,出牙順序混亂,排列不齊,牙釉質差,易患齲齒;

2、睡眠時易驚醒;

3、多汗,但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摩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4、囟門閉合延遲,有的遲至2歲後;

5、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6、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部,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7、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

8、學走路時下肢彎曲,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且容易摔倒發生骨折。

9、厭食偏食。據醫學統計表明:現在兒童厭食偏食發病率平均高達 40 %以上,且多發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孩子。據專家研究,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嬰兒缺鈣會引起哪些疾病?

驚厥

1、嬰兒血液中鈣磷明顯偏低,便會得“佝僂病性低鈣驚厥”,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俗稱“低鈣驚厥”。

2、起病原因鈣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興奮性,防止過度收縮。嬰兒血液中的鈣水準下降,抑制作用減弱,肌肉興奮性就會立即增高,人會發生不由自主的收縮,即抽筋。

3、發病症狀嬰兒哭鬧不安,稍有一點聲音就容易受驚。繁尋受驚時,兩側手腕屈曲,大拇指緊貼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筆直。

4、有時是兩條腿伸直交叉,腳趾向下彎曲,足背弓起,像跳芭蕾舞,發作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不等,然後可自行緩解。發病時嬰兒意識清楚,頻繁發作的每天可多達10多次。

5、嚴重的會發生喉痙攣,主是喉部抽筋。一般1歲以內的嬰兒較多,發作時嬰兒聲門與喉部肌肉強力收縮,導致吸氣困難,發出可怕的喉鳴音。更嚴重的會神志不清,甚至窒息死亡。

6、發病時間低鈣驚厥的大多發生在嬰兒佝僂病初期,或患佝僂病的嬰兒用維生素D治療初期。

7、還有,春末夏初,佝僂病患兒曬太陽時間開始增多之時。發熱、感染、饑餓時嬰兒也容易發生低鈣驚厥。發生低鈣驚厥的嬰兒,多有佝僂病的其他表現,如多汗、睡眠不深、易醒、頭枕部脫髮形成枕禿等。

8、緊急處理孩子萬一發生喉痙攣,成人應設法張開患兒的嘴巴,將舌頭拉出口外,以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同時,將一長型硬物(如筷子)插入牙齒之間以防咬傷舌頭。注意一定要抓住筷子,防止進入呼吸道加重阻塞。經初步處理後,不管喉痙攣是否停止,均應立即將患兒送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腹痛

起病原因血液中游離鈣離子偏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腸壁的平滑肌受到輕微刺激就會發生強烈收縮即腸痙攣,出現腹痛等消化道症狀。發病症狀嬰兒無規律肚子痛,與飲食、排瀉等外界因素無關,大便化驗正常,吃驅蟲、助消化、解痙等藥物,沒有效果。

寶寶缺鈣如何食補?

嬰幼兒正是身體長得最快的時候,骨骼和肌肉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因而對鈣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未及時補充,2歲以下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身體很容易發生缺鈣。那麼嬰兒缺鈣怎麼辦呢?在這裡,我們推薦一些美味補鈣餐,供媽媽們參考。

蛋黃

蛋黃是鈣含量很高的食物,也是我們經常吃的東西,好做好吃,給寶寶吃的話,三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吃了,把雞蛋打開,取出蛋黃,要把蛋清濾乾淨,有些寶寶對蛋清過敏的,然後把蛋黃打散,放適量水,放爐子上煮沸即可給寶寶喝了。

肉鬆

五六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吃點兒肉類了,但直接做的肉寶寶不好消化,所以直接買現成的肉鬆即可,肉鬆比較鬆散,入口即化,做寶寶的食物很合適。

豆腐

豆腐也是含鈣高的食物,而且怎麼做寶寶都可以吃,如果你平時炒豆腐或者湯裡有豆腐,可以把豆腐按碎直接給寶寶吃。

魚蝦

魚蝦含鈣也很高,但是吃起來就不是很方便了,魚做好了以後要給寶寶專門把肉挑出來,一定要注意把刺弄乾淨,然後按碎給寶寶吃,蝦也是,不過要注意,過敏體質的寶寶還是不要選擇海鮮量的食物補鈣的好。

海帶

海帶是鈣含量最高的食物,但是要讓寶寶,還需要把海帶好好做一下。可以把海帶洗淨煮熟,一般海帶要煮熟特別是煮爛了要花上至少一兩個小時,可以選擇使用高壓鍋一類的快速方法。這個做起來需要時間,不覺得麻煩的媽媽用這個方法很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