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上火」了,該怎麼給他「去火」?

每當寶寶出現上面這些傳說中的「上火」症狀, 總有熱心人拿出各種偏方、秘方, 要給孩子「敗火」。 甚至碰到一些說不清楚咋回事兒的情況, 也有人會用「上火」來解釋。

孩子真的是「上火」了嗎?

其實, 無論是是現代醫學, 還是傳統中醫, 都沒有「上火」這個概念。 而且, 這些不同的症狀, 其發生的原因和處理的方法也都不同, 沒有什麼偏方、秘方能將這些不同問題一併解決。

那些所謂的治療藥物以及神奇效果, 也就只能呵呵了……

不過, 今天丁媽並不是跟大家糾結這個概念真偽的, 而是要說遇到這些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畢竟症狀是存在的, 還是要以解決問題為先。

其實, 寶寶的這些症狀都是可以找到病因的, 能找到原因就不怕, 就能對因治療。 千萬不能一概而論, 更不能千篇一律地治療。

現在, 丁媽就帶你一起看看寶寶的這些「上火」的症狀究竟咋回事兒、到底該怎麼應對吧。

眼屎多

寶寶有時會出現眼內分泌物增多的情況, 往往在睡醒後睜眼時, 看起來最明顯。

情況嚴重的時候, 分泌物甚至會黏住眼睛, 導致寶寶睜不開眼。

遇到是這種情況, 一般要考慮兩種原因:

1. 結膜炎

如果患上結膜炎, 不論寶寶還是成人, 都會出現眼屎氾濫的症狀, 同時一般還有眼白髮紅。 治療感染性結膜炎引起的眼屎增多, 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菌消炎治療。

Advertisiment

為了預防結膜炎, 家長平時要注意清潔自己和寶寶的雙手, 避免細菌由手入眼, 給寶寶用的毛巾也要勤洗消毒。

2. 淚道阻塞

對於寶寶來說, 尤其是三個月之前的寶寶, 眼屎多還有可能是淚道阻塞。 淚水無法正常排出、瀦留在淚囊內, 引起細菌滋生, 發展成淚囊炎, 也會出現眼屎多甚至眼瞼紅腫的表現。

假如確診是淚道阻塞, 3 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先採取保守治療, 淚囊區按摩和(或)抗生素滴眼, 大多阻塞的淚道會隨著寶寶長大而逐漸開放;如果 3 個月後仍還沒有好轉, 就需要再次就醫了, 以免發生嚴重併發症。

遇到寶寶眼屎多, 千萬不要一味「降火」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便秘

寶寶發生便秘時, 大便次數會比平時減少, 大便幹結,

Advertisiment
呈顆粒狀, 量也較少, 排便時也容易哭鬧。

但是, 每個寶寶排便的頻率本來就不盡相同, 不能只通過排便頻率就斷定是不是便秘, 主要還是看大便是否幹硬以及排便時寶寶是否有痛苦。

寶寶發生便秘, 飲食不合理是常見的病因。

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 如果膳食纖維和(或)水分攝入不足, 就會出現腸蠕動動力不足, 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久, 其中水分被重新吸收, 就會引起糞便幹結, 難以排出, 排便困難也會引起疼痛。

在治療上, 家長可以通過飲食和行為調整來解決。

對於採用人工餵養的寶寶, 要避免配方奶沖調過稠, 因為過稠的配方奶會造成寶寶便秘, 補充鈣質或者鐵劑的方式不正確, 也會讓排便困難。

Advertisiment
要知道, 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是沒必要額外補鈣的, 只需要常規補充維生素 D 即可。

半歲以上的孩子可多攝入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果, 多喂開水, 少吃甜食和加工食品, 拒絕油炸食品。

如果便秘症狀還是不能緩解, 尤其是針對 4 個月以內的寶寶, 如果家長嘗試治療 24 小時還沒有排便的話, 一定要找醫生去解決, 畢竟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導致的便秘。

切勿給孩子隨意使用藥物「潤腸」, 更不能當成「上火」耽誤治療。

小便色黃量少

寶寶有時候會出現尿色偏黃, 尿量少, 但又找不出其他疾病因素。

其實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攝入的水分少了, 造成尿液濃度升高, 也就是尿中水分含量不足。

所以, 只要增加水分攝入就行了。

6 月齡以內

Advertisiment

在 6 個月之前無論是純母乳餵養、純配方奶餵養, 還是混合餵養, 通常情況下都無須額外喂水或是果汁(除非有醫學指征), 如果寶寶出現尿黃尿少, 不要直接給寶寶喝水, 可以增加餵奶量。 (不要直接給寶寶喝水, 畢竟胃就那麼點大, 會影響他的吃奶量。 )

母乳餵養直接餵奶就可以, 母乳的成分中大部分都是水, 喝母乳就可以幫寶寶補充水分;配方奶的成分是模仿母乳成分製作的, 只要嚴格按比例沖調, 其濃度也是跟母乳接近的, 給寶寶增加配方奶, 也能達到補充水分的目的。

6 月齡以後

可以開始考慮用杯喂水, 但一開始量不能太多, 也不要強迫寶寶喝。 如果寶寶拒絕喝水, 同樣可以通過增加奶量來補充水分。

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

還可以給寶寶水分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既能補給水分,又能補充營養。

口舌生瘡

偶爾,寶寶也會出現口角潰瘍、乾裂、嘴唇起皰,甚至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

其實很多疾病都會出現口腔方面的表現,比如手足口病、單純皰疹、皰疹性咽峽炎、鵝口瘡等,只要影響了口腔,寶寶就會表現出不願意吃奶(飯)、哭鬧等,翻開嘴巴,有時候能見到皰疹或者潰瘍。

這些疾病的病因都不同,首先應該明確病因,然後針對病因,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給寶寶用藥或者護理。

要注意的是,治療時可能不一定需要用藥物,尤其別動不動就催著醫生或者自己動手給寶寶用抗生素,比如皰疹性咽峽炎,如果比較輕微,只要做好護理就行了。

平時,注意保證寶寶健康的飲食作息和生活規律、注意衛生、及時接種疫苗,提高身體免疫力。

流鼻血

寶寶鼻腔粘膜本身很薄,血管位置比較淺,在受到各種刺激,比如過敏、空氣乾燥、摳鼻子時,就容易發生鼻部小血管破裂出血。

原因都這麼明確了,那就對症處理唄,別想著「去火」了。

如果是乾燥引起的鼻出血,注意提高環境空氣濕度,可以使用空氣加濕器或在室內懸掛濕毛巾,給孩子鼻腔內擦一些保濕軟膏也能起到滋潤鼻腔、預防出血的作用;

如果孩子鼻子過敏,則需注意開窗通風,淨化空氣,讓孩子遠離可能引起過敏的灰塵、髒毛絨玩具等;

如果孩子愛摳鼻,則要試著找出摳鼻子的誘因,比如感冒、過敏,然後對症治療,排除病因的習慣性摳鼻,可以選擇用玩具等轉移孩子注意力,引導他們改掉這一習慣。

總之,寶寶體內各個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現各種狀況,但是別一味當成「上火」以致延誤治療,更不能盲目使用各種效果和安全性都不明確的偏方秘方,這些很多都沒有經過正規的醫學試驗來明確可能的危險,可千萬別把自家寶寶當小白鼠啊。

還可以給寶寶水分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既能補給水分,又能補充營養。

口舌生瘡

偶爾,寶寶也會出現口角潰瘍、乾裂、嘴唇起皰,甚至口腔黏膜及舌頭潰瘍。

其實很多疾病都會出現口腔方面的表現,比如手足口病、單純皰疹、皰疹性咽峽炎、鵝口瘡等,只要影響了口腔,寶寶就會表現出不願意吃奶(飯)、哭鬧等,翻開嘴巴,有時候能見到皰疹或者潰瘍。

這些疾病的病因都不同,首先應該明確病因,然後針對病因,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給寶寶用藥或者護理。

要注意的是,治療時可能不一定需要用藥物,尤其別動不動就催著醫生或者自己動手給寶寶用抗生素,比如皰疹性咽峽炎,如果比較輕微,只要做好護理就行了。

平時,注意保證寶寶健康的飲食作息和生活規律、注意衛生、及時接種疫苗,提高身體免疫力。

流鼻血

寶寶鼻腔粘膜本身很薄,血管位置比較淺,在受到各種刺激,比如過敏、空氣乾燥、摳鼻子時,就容易發生鼻部小血管破裂出血。

原因都這麼明確了,那就對症處理唄,別想著「去火」了。

如果是乾燥引起的鼻出血,注意提高環境空氣濕度,可以使用空氣加濕器或在室內懸掛濕毛巾,給孩子鼻腔內擦一些保濕軟膏也能起到滋潤鼻腔、預防出血的作用;

如果孩子鼻子過敏,則需注意開窗通風,淨化空氣,讓孩子遠離可能引起過敏的灰塵、髒毛絨玩具等;

如果孩子愛摳鼻,則要試著找出摳鼻子的誘因,比如感冒、過敏,然後對症治療,排除病因的習慣性摳鼻,可以選擇用玩具等轉移孩子注意力,引導他們改掉這一習慣。

總之,寶寶體內各個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現各種狀況,但是別一味當成「上火」以致延誤治療,更不能盲目使用各種效果和安全性都不明確的偏方秘方,這些很多都沒有經過正規的醫學試驗來明確可能的危險,可千萬別把自家寶寶當小白鼠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