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3歲了為啥不想去幼稚園 寶寶不願去幼稚園怎麼辦

寶寶3歲了, 媽媽準備送他去幼稚園, 畢竟孩子早點去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 各種行為習慣以及思想大發展都是好的。 最開始的時候, 寶寶聽說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那可是開心的不得了, 還沒有開學就一直問媽媽, 什麼時候可以去幼稚園和小朋友玩呀?感覺他是恨迫不及待。 但是, 等到上了一天的育兒園之後, 寶寶竟然不願意再去上幼稚園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孩子在幼兒遭受什麼事情了嗎?媽媽很是擔心。

孩子焦慮是正常表現, 家長不必緊張

幼稚園開學不久,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有些孩子被父母抱進幼稚園時,

Advertisiment
臉色一下子變了, 拉著父母往外走, 不願待在幼稚園。 有些孩子當家長踏進教室門時便摟住家長又哭又鬧, 死活不肯進門。

同時, 在幼稚園裡, 這些孩子會出現飲食減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少言寡語甚至是拒絕進食的情況。

這種現象, 在心理學上叫做“入園分離性焦慮”, 其實是孩子離開父母時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 家長不要因此而焦慮或過於緊張。

這種“入園分離性焦慮”外在表現上有很多種情況, 每個孩子因為個性特徵的差異, 其表現也不相同, 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孩子可能適應會快一些, 而內向、敏感的孩子表現則可能會強烈一些, 但這都是正常的心理表現。

Advertisiment
有效的方法可以消除幼兒分離焦慮, 有助於幼兒身心健康。

不要看到孩子傷心就跟著抹淚

對出現“入園分離性焦慮”的孩子, 牛老師說, 家長如果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 就能夠幫助孩子儘快度過這段適應期。

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 送孩子去幼稚園的態度要堅決, 尤其是媽媽, 不要看到孩子撕心裂肺地哭鬧, 自己也在一旁抹眼淚, 把不良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在孩子哭鬧時, 家長表現得不要太上心, 要讓孩子知道, 哭鬧也是不行的, 在這個階段必須要去幼稚園。

為了安慰孩子, 家長可以在去幼稚園之前, 與孩子做一些約定, 對他進行心理暗示。 比如, 在去幼稚園之前, 家長可以允諾孩子做一些事情, 然後與孩子“拉鉤約定, 再蓋個小印章”,

Advertisiment
說到的必須做到。 這樣每天都有一種暗示, 會慢慢減緩孩子的焦慮心理。

根據孩子個體差異, 入園可以循序漸進

還有些孩子因為比較內向、敏感, 在這方面表現得特別不適應, 在這種情況下, 牛老師建議家長可以與幼稚園老師溝通, 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孩子適應幼稚園的環境。

比如家長每天可以陪孩子半天, 堅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 等到孩子對幼稚園、幼稚園老師、別的小朋友熟悉了再離開。

或者, 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去幼稚園半天時間, 待午飯結束後接回家, 適應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 再讓孩子全天都去。

我們現在都提倡人文關懷的入園方式, 不提倡硬性、強☆禁☆暴的方法。 有的幼稚園老師說, 孩子哭了, 沒事就讓他哭吧,

Advertisiment
等哭夠了就不哭了, 這種聽之任之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無論是家長還是幼稚園老師, 都要想辦法解決孩子適應幼稚園的問題。

家長離開幼稚園時不要太留戀

還有些家長可能不太注意, 他們離開幼稚園的方式對孩子也很有影響。

家長把孩子送到幼稚園後, 不論孩子如何哭鬧, 都要堅決與孩子告別說再見, 說爸爸媽媽要上班去了。

家長也可以稍微停留一些時間, 但時間不要太長, 時間越長, 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越強烈。

同樣, 家長也不要偷偷溜走, 這樣的話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爸爸媽媽怎麼忽然不見了?他們去哪裡了?這對孩子的成長也很不利。

對愛發脾氣的孩子要安撫、講道理

在這個階段, 很多孩子非常愛發脾氣,

Advertisiment
動不動就哭鬧。 孫文波說, 其實這是孩子在這個階段對於焦慮和緊張的一種正常宣洩, 家長不要一看孩子發脾氣就粗暴對待, 這樣也是不合適的。 家長可以等孩子哭後對他進行安撫, 然後再跟孩子講道理, 3歲多的孩子都是可以講道理的。

如果孩子經常發脾氣, 家長就要主動與幼稚園老師溝通, 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表現, 找出問題的癥結。 比如, 可能是孩子在幼稚園與其他小朋友發生了爭執等, 然後針對孩子的癥結進行疏導。

不肯睡午覺的孩子, 可帶個玩具去幼稚園

啟樂園的孫毓老師說, 有的孩子的表現讓老師頭疼, 中午別的孩子去睡午覺了, 但無論老師怎麼安撫, 他就是不肯睡午覺。 這其實也是“入園分離性焦慮”的一種表現。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以與幼稚園老師溝通,讓孩子帶一個平時在家裡最喜歡的玩具去幼稚園,讓孩子抱著玩具睡,減少孩子的孤獨感,讓孩子把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玩具身上。

同時,家長還需要與幼稚園老師溝通,讓老師瞭解孩子的睡眠習慣,是喜歡聽著搖籃曲睡還是喜歡被拍著睡,老師瞭解了孩子的這些特殊情況有利於孩子的休息。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以與幼稚園老師溝通,讓孩子帶一個平時在家裡最喜歡的玩具去幼稚園,讓孩子抱著玩具睡,減少孩子的孤獨感,讓孩子把對媽媽的依戀轉移到玩具身上。

同時,家長還需要與幼稚園老師溝通,讓老師瞭解孩子的睡眠習慣,是喜歡聽著搖籃曲睡還是喜歡被拍著睡,老師瞭解了孩子的這些特殊情況有利於孩子的休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