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3個月怎麼教育

一、第三個月嬰幼兒早期教育重點
(1)豐富感覺學習內容,多看、多聽、多觸摸.
(2)增加收不精細運動能力訓練.
(3)準備家庭“笑運動場”,教寶寶學會翻身.
(4)給寶寶講故事、唱歌、對寶寶說話.
(5)協助寶寶夠取、拍打、觸摸眼前的玩具.
二、第三個月嬰幼兒技能訓練方法
大運動訓練:翻身
大動作訓練1:
(1)寶寶取仰臥位,操作者在寶貝雙腳下方,用雙手分別握住寶寶的兩個腳裸.
(2)使他的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彎曲.
(3)然後,訓練者將寶寶彎曲的腿轉向伸直的腿,幫助寶寶雙腿帶動盆骨和上身翻轉.
(4)寶寶取俯臥位,使其雙臂向前伸.
(5)訓練者在寶寶雙腳下方,用雙手分別握住他的兩個腳裸翻轉雙腿.
(6)帶動整個身體從俯臥位變為仰臥位.
大動作訓練2:
(1)由上肢帶動翻身.寶寶取仰臥位,訓練寶寶者位於寶寶頭上方,一隻手握住其手腕,另一隻手握住肩部.
(2)使其手臂伸展後向身體內側轉, 從仰臥位轉為側臥或俯臥.讓寶寶熟悉這一過程,進一步訓練寶寶主動翻身大號基礎.
(3)寶寶取位仰臥位,訓練者用顏色鮮豔、帶聲響或發光的玩具在寶寶的眼前吸引他的注意.
(4)然後將玩具移向寶寶身體的一側,鼓勵他轉頭去看,並伸手去抓玩具,以此帶動身體逐漸變為側臥位直至仰臥位.
2.精細動作訓練
嬰兒出生後一直握緊的手在這個月逐漸放開,使手的活動和手指的活動可以進行,為手的精細動作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精細動作訓練:撫摸嬰兒的手掌和手指
訓練者用雙手的大拇指撫摸嬰兒的手掌和手指,從腕紋處開始,一隻手拇指從嬰兒的大魚際肌摸到拇指端,另一隻手從手掌摸到四指端,稍用些壓力進行揉,使嬰兒握緊的手指放開.每天進行2次,每次推揉3-4分鐘.用彩色的塑膠小球(直徑3-5釐米)或彩色乒乓球讓嬰兒握住,促使嬰兒的手指張開.
注意事項:
(1)撫摸手掌、手指要稍用些力,使手掌深部肌肉受到觸覺刺激,促進手指的活動.
(2)如果2-3個月的嬰兒一直緊握拳頭,手指不能鬆開來,需請醫師檢查是否存在肌張李異常或異常姿勢,因為這是嬰兒腦損傷最早的表現.
(3)語言表達能力

在周圍出現聲音時寶寶會試圖找出聲音的來源,能辨別不同人說話的聲音,能無意識地發音,且已能模仿用不同的口形發出不同的聲音.
語言訓練:學動物叫聲、汽車聲等,讓嬰兒模仿.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嬰兒“講話”、唱兒歌、逗玩、誘導嬰兒發音.
4.認知能力訓練:追視紅球
嬰兒仰臥,保持頭正中位.訓練者用紅球在距嬰兒眼前20釐米處由正中開始,慢慢地向左右、上下弧形移動,觀察嬰兒眼和頭部追視紅球的情況.要求嬰兒的視線能從一側越過中線達到另一側,追視範圍大於180度(左右各90度)
注意事項:訓練前先要用聲音或球的擺動引起嬰兒注意,然後再移動紅球.也可以邊轉動邊移動紅球,要始終使嬰兒注視著球才行.
5.情商培養
訓練者要告訴寶寶的父母要多對寶寶微笑,撫摸寶寶,讓寶寶體會快樂的情緒.並且經常用手指者自己對寶寶說“我是媽媽,用手指著爸爸說“他是爸爸”指著寶寶說“你是寶寶”,之類的話,這樣有利於寶寶自我認識的發展.訓練者每天多與寶寶說話,對寶寶發出的聲音做出回應,經常用眼神進行交流.
情緒發展狀況:這時期寶寶已經有了悲傷的情緒.見到媽媽會高興,痛時會發出哭的聲音,這個階段的寶寶哭不再是簡單的條件反射,而是有悲傷情緒.訓練者要提醒父母要注意對寶寶進行安慰.
6.行為能力訓練
孩子已經學會用“微笑談話”當有人和他說話時,他會通過有目的的微笑與你進行“交談”,並護咯咯笑出聲來,是嬰兒行為能力的最初表現.
行為能力訓練:抱抱
家人或訓練者要經常對嬰兒表示親熱,經常抱嬰兒玩耍,使嬰兒覺得與親人和訓練者在一起愉快,表示出微笑和發出笑聲.
注意事項:經常抱抱孩子是有益的,大人抱著孩子,可以使嬰兒覺得安全,得到安慰,不要擔心經常抱孩子會“抱出習慣”、“放不下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