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養育孩子應該如何揚長避短呢?

幼稚園午飯時間, 小朋友們拿著勺子自己吃飯, 嘉嘉卻一動不動地坐著, 老師問:“嘉嘉第一天吃幼稚園的飯, 告訴老師是家裡的飯好吃還是幼稚園的飯好吃呀?”3歲半的嘉嘉突然抽泣著說:“我不知道怎麼吃……”“在家裡, 都是奶奶喂嘉嘉吃飯嗎?”嘉嘉使勁地點點頭。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照顧的孩子, 和全職媽媽、保姆們帶大的孩子有明顯的不同, 小寶寶的生活環境和成人養育方式的差異, 終將導致他們習慣和品性的差異, 使孩子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或弱點。 那麼, 怎樣的引領和教導, 才能避免孩子身上缺點的出現,

Advertisiment
讓他成長得人見人愛?

老人帶大的孩子

通常, 老人對孫子、孫女更有耐心也更平和, 樂於和寶寶聊天, 多數孩子因此能說會道;老人遇事沉著、淡定, 孩子有安全感。 但是, 老人的嬌縱和過度保護, 也容易導致寶貝的任性、依賴、膽怯、懦弱。

不妨這樣做

達成一致的教育方法

老人帶孩子, 不等於父母可以做“甩手掌櫃”, 相反, 主動權依然掌握在父母手裡, 比如教育理念、教養方式等“大方向”問題, 父母該堅持時必須堅持;面對老人對孩子的順從和放任, 父母也不能失去原則。

立規矩 有令則行

對孩子, 老人總是心太軟。 父母要出面立規矩, 比如吃飯時不能到處亂跑、看動畫片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買玩具要有節制, 等等。 說服老人“忍心”執行,

Advertisiment
並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採取冷處理, 使孩子逐漸接受規矩。

鼓勵孩子自己做事

爺爺奶奶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做事, 比如吃飯、穿衣服、穿鞋、把玩具放回玩具盒裡, 即便做不好也要讓寶貝嘗試, 爺爺奶奶具體指導但不代勞, 鼓勵孩子反復嘗試。

保姆帶大的孩子

保姆的素質、年齡不同, 照顧寶寶的方式也大相徑庭。 總的來說, 和保姆一起長大的孩子, 往往有令父母感到這樣或那樣的遺憾。 比如, 習慣不好、迷戀電視、性格內向孤僻、運動協調性差、疏遠父母, 等等。

不妨這樣做

提要求與善待保姆

父母要對孩子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給出明確的要求, 比如飯前不能吃零食, 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對他百依百順;每天向保姆詢問孩子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在聊天中傳遞教育理念。

以豐富的活動代替看電視

詳細安排好寶貝的一日活動, 比如上下午分別到戶外跑跑跳跳或和小朋友玩水玩沙、午睡前講故事書、共同玩玩具或做遊戲一個小時……, 使保姆清楚自己該對孩子做什麼、怎麼做。 保姆和孩子完成了這些計畫, 剩下的看電視的時間也就微乎其微了。

把晚上留給孩子

晚上應該是雷打不動的親子時間, 過家家、下棋、玩球、騎車、攀爬……孩子想怎麼玩父母就陪他怎麼玩, 這段時間讓孩子盡情地親近父母、保姆充分地放鬆身心, 寶寶和保姆皆大歡喜。

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

全職媽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關注、照顧、教育寶貝, 也正因為這種全方位地呵護,

Advertisiment
包辦多、放手少, 導致了一些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強、男孩女性化等問題。

不妨這樣做

做個懶媽媽

除了教寶貝自己吃飯穿衣, 媽媽還要請兩、三歲的寶貝當“小幫手”, 從最簡單的事做起, 如幫媽媽拿毛巾、牙膏、手機、遙控器一類的小東西;或將廢紙、果皮殼等廢棄物扔到垃圾筒裡, 將同樣式、同顏色的衣服歸類……使孩子懂得:勞動光榮、能自己做事的孩子才是最棒的。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

確認沒有危險的活動, 都該對孩子“開綠燈”, 如使用安全剪刀, 獨立打開DVD, 這能鍛煉孩子的觸覺, 掌握某些物品的使用方法, 練就一雙靈巧的小手。 媽媽不必“全陪”, 讓他有時間自己玩, 專注於喜歡的活動, 嘗試創造。

適當地冒險

激勵寶寶嘗試他沒做過的事――鼓勵孩子登高、攀爬、穿行隧道迷宮、走吊橋……媽媽要做的是克制自己的緊張情緒、做好安全防範,

Advertisiment
同時教給孩子一些科學的方法。

耐心等孩子長大

孩子的成長都有自己的時間表, 各種能力的發展也有快慢之分。 媽媽要對自己寶寶的短處視而不見, 相反, 聚焦寶貝的長處, 借這個優勢引導、鼓勵他彌補弱點, 追上同齡的小夥伴, 增強孩子的信心。

週末給自己放假

全職媽媽把週末的時間留給自己, 請爸爸帶一天孩子, 讓他們盡情地摸爬滾打、製造飛機火車等各種模型、在家裡充當修理工;或者全家到博物館、公園、郊外, 這個時候, 儘量讓爸爸唱主角, 只要孩子和爸爸玩得開心, 能被爸爸身上的陽剛之氣感染, 目的就達到了。

單親帶大的孩子

在單親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表現出內向、恐懼、孤獨、自卑或攻擊性強等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

不妨這樣做

單身媽媽為孩子“借”陽剛

有資料顯示,單身媽媽養育的女孩容易早戀、男孩則陰柔有餘陽剛不足。所以,媽媽要創造機會讓寶貝多和男性親屬如姥爺、舅舅、表哥等在一起,多接觸成熟的、自信的、有責任心的成年男子,彌補沒有父愛的缺陷、感受男人的處世方式。

單身爸爸別忽略柔情

單親爸爸的生活有時真是亂如麻,被自身發展、生活、子女教育等多重壓力困擾著,有時心情不免“一團糟”,但爸爸平和的態度和對孩子的耐心與柔情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它是滋潤孩子孤寂心靈的甘露,是使孩子遠離暴躁和冷漠性格的靈丹妙藥。

單親帶大的孩子

在單親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表現出內向、恐懼、孤獨、自卑或攻擊性強等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

不妨這樣做

單身媽媽為孩子“借”陽剛

有資料顯示,單身媽媽養育的女孩容易早戀、男孩則陰柔有餘陽剛不足。所以,媽媽要創造機會讓寶貝多和男性親屬如姥爺、舅舅、表哥等在一起,多接觸成熟的、自信的、有責任心的成年男子,彌補沒有父愛的缺陷、感受男人的處世方式。

單身爸爸別忽略柔情

單親爸爸的生活有時真是亂如麻,被自身發展、生活、子女教育等多重壓力困擾著,有時心情不免“一團糟”,但爸爸平和的態度和對孩子的耐心與柔情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它是滋潤孩子孤寂心靈的甘露,是使孩子遠離暴躁和冷漠性格的靈丹妙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