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須知 別再強迫孩子做這3件事

說到“強迫”這個詞, 很多媽媽都覺得和自己不相干:“我從來不會強迫孩子做什麼, 這樣做大人和孩子都辛苦!”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在鼓勵孩子、引導孩子, 其實我們的做法明明是在霸道地強迫孩子。

要是以下這幾件事你都沒做過, 你才有資格說“我從來不會強迫孩子做什麼……”

一、強迫孩子打招呼

見面問好是我們的傳統禮儀, 如果孩子沒有養成這個好習慣, 這似乎是一種缺少教養的行為。

然而, 想讓孩子變得願意主動和他人打招呼, 絕對不是在ta遇到XX叔叔, XX阿姨時, 才來當面數落ta——

Advertisiment

“跟叔叔說早上好……叫你問人呢!這孩子真沒禮貌!”

“阿姨來看你了, 叫阿姨……你怎麼不說話呢?”

孩子在自己不熟悉的人面前, 或處於自己陌生的環境中時, 會本能地表現出畏怯和害羞。 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本能導致的, 在陌生人面前, 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防禦退縮。

如果你想讓“打招呼”這種行為變成孩子願意主動做的一件事, 你應該做到:

1、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瞭解這個人, 自熱而然地建立起他們之間的“友誼”;

2、別等到該打招呼的時候才來強迫孩子, 平時多花時間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和他人打招呼問好, 那才叫教育孩子:給孩子講相關的故事、看相關的繪本、甚至玩過家家, 都可以, 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知道在什麼場合應該跟別人打照顧,

Advertisiment
問候他人的方式有哪些;

3、除了刻板的“早上好”、“阿姨好”、“叔叔好”……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打招呼方式, 例如跟對方微笑、跑過去給對方一個小小的擁抱, 或者俏皮地跑到對方的背後給ta一個驚喜等;

4、多給孩子做榜樣。

二、強迫孩子分享

還有的媽媽, 常常為孩子的“自私”感到苦惱——

“明明有兩個玩具, 他寧願把其中一個晾在一邊, 也不願意分給別人玩!”

“每次看到有人動他的東西就哇哇大哭……這麼小氣怎麼辦?”

其實寶寶的行為不是“自私”, 也不是“小氣”, 而是ta暫時還不能理解“分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大概從2歲左右開始, 孩子就會進入到物權意識敏感期, 只要是他的東西, 他就一定要護在身後, 別人一旦侵犯, 孩子就會變得非常緊張焦慮。

Advertisiment

在“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孩子看來, ta的一個破玩具也可能和你的戒指項鍊一樣重要, 要是被別人拿走了, ta就會瞬間變得很不安。

這種情況下, 要是我們不能理解孩子的心情, 忽略ta超強的“物權意識”, 孩子可能會覺得:其實爸爸媽媽並不重視我的感受, 他更關注別人要的是什麼。

更壞的結果是, 孩子逐漸變得不那麼忠於自己, 什麼都讓給別人, 把自己放在一個很卑微的位置。

但分享是一種美德, 孩子始終要學會的, 如何讓他慢慢理解分享的意義呢?

1、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來過度, 這個敏感期得到滿足後, 孩子自然會過度到“願意分享、樂於分享”的階段;

2、多讓孩子和其他寶寶接觸, 讓寶寶在群體遊戲中領悟到分享的意義;

Advertisiment

3、還是那老三樣:講故事、讀繪本、發揮榜樣的力量。

分享屬於一種社會化行為, 家長多引導, 能讓孩子更快地理解這種行為的意義是什麼。

三、強迫孩子合群

還有的媽媽, 深深知道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要從娃娃時期抓起, 要是看到自家寶寶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 又要開始犯難了:“寶寶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是不是有點孤僻啊?”

更有的媽媽, 會對孩子發出指令:“去!跟哥哥玩, 不要自己呆在這!”

先別急著給孩子貼上“孤僻”的標籤, 3歲前孩子的人際交往特點是這樣的:

▪ 1歲前:最愛家人, 無朋友概念

1歲前寶寶對家人的陪伴需求非常強烈, 只要家人不在身邊就會變得焦慮不安, 至於朋友到底是神馬, ta真的還不懂, 也不在乎。

Advertisiment

▪ 1-2歲:“撩一撩”同齡小夥伴

1歲以後寶寶開始逐漸有了社交的端倪, 但朋友概念仍然不強烈, 僅僅停留在看心情“撩一撩”的狀態, 不見面就不想念, 更多還是依賴家人的陪伴。

▪ 2-3歲:開始喜歡小群體玩耍

2歲後, 寶寶看到同齡的小夥伴會表現出親近的意願, 開始互動, 進行簡單的交流, 交換玩具, 並喜歡模仿對方的行為, 有時候甚至還會想念自己的小夥伴。 但媽媽可能也會發現, 寶寶有時自己也能玩得很歡。

其實, 寶寶的這些表現跟“孤僻”、“不合群”一點關係都沒有。 3歲前的孩子以獨自遊戲為主, 但這時候他們多半已經表現出一定的親社會行為。 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一些合作性的遊戲, 如躲貓貓、滾小球、排排坐等。

通過遊戲, 讓孩子學會與同齡的小夥伴交流、互動。而不是給孩子貼上“不合群”的標籤,然後強迫ta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讓孩子學會與同齡的小夥伴交流、互動。而不是給孩子貼上“不合群”的標籤,然後強迫ta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