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論壇

女兒今年剛上幼稚園,班上有個男孩經常欺負她,一次,我去接女兒的時候,看到她正在玩滑滑梯,誰知那個男孩硬推著我女兒下滑梯,還用腳踩女兒的手,女兒尖叫著大哭,我趕緊走上前掰開男孩的手,哄女兒。

看到女兒每次被人欺負後,眼淚汪汪很委屈的樣子,我很難過,我不知道是教她容忍還是還手?我該如何教育她呢?

坤坤媽: 這位媽媽的反應太過謙和,導致孩子被欺負。 像這種情況,那孩子做得不對,可能因為他不知什麼是對錯, 不明白這樣做會對其他孩子造成傷害, 所以,成人有必要提醒他這樣做是錯的。

Advertisiment

如果是我,當時會大聲呵斥那男孩,拉起他,告訴他這樣做不對,會傷害其他小朋友。 有必要時,還要把這件事告訴他的老師、家長。

這樣做會使他明白這樣做的害處, 也可以讓自己孩子明白,有些事,不是自己隱忍就可以解決的, 一定要大聲說出來才行。 我認為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凱鈞媽: 小朋友初上幼稚園, 剛接觸集體生活, 處理事情往往經驗不足, 無所適從。 “容忍還是放手”也視孩子的性格而定, 但無論“羊性”與“狼性”的孩子都需要不畏強權, 能夠保護自已。

對於我家寶寶, 如果是一般的小打小鬧, 我都讓他自行解決。 小朋友間發生碰撞是挺正常的, 給一個他們獨自處理的機會,

Advertisiment
也是一種成長。 如果力量懸殊、情況嚴重, 則一定要介入干涉一下。

入園後的孩子在我們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 發生爭搶打鬧時, 我們並不能在孩子身邊陪護。 我有時會與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母子分別扮演強悍不講理的一方或弱小無辜的一方, 演示的過程既帶給孩子樂趣, 又能讓孩子如身臨其境般學會如何處理這類事件。

還有一個媒介就是書, 可以選擇一些關於反抗、自我保護的書, 跟孩子一起看, 學習書中人物的處理辦法。

子然媽: 我覺得從這事件可以總結出一些“經驗”: 1.作為家長, 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分享; 2.自己的孩子有不恰當的言行時, 一定要及時制止; 3.面對其他小朋友的不恰當行為,

Advertisiment
作為家長,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孩子是正確的, 沒有主動出手打罵對方;

如果通過觀察發現孩子的確是受到欺負, 一定要引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不能一味忍讓。 不過, 也不能對孩子之間的衝突事件過分緊張、誇大, 或過早介入。

如果“欺負者”不足3歲時, 尤其要這樣提醒自己, 因為3歲以下的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碰撞, 常常是無意識的, 或者自己很難控制的。

4.切忌當著自己孩子的面, 去責駡對方, 這樣孩子會產生依賴心理:爸爸媽媽會幫我“擺平”的;

5.切忌當著自己孩子的面, 和對方的家長產生口角, 小朋友之間的問題要在小朋友之間解決, 不要升級;

6.告訴自己的孩子, 其他的小朋友欺負自己的時候, 要不卑不亢, 不能打人, 但是要嚴厲地告訴對方:“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很生氣!”適當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可以動用“我去告訴老師!”“我去告訴你的媽媽!”這樣的話當“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