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該和孩子如何溝通 這些溝通模式會破壞親子關係

從寶寶生下來, 到寶寶漸漸地=長大成人, 咱們的爸爸媽媽總是會為孩子操碎了心。 但是讓人覺得很可悲的是, 如果家長這些操心的方法沒有用對, 不僅僅傷害孩子, 更會傷害孩子與自己的親子情感。 所以, 咱們的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一定要會用方式方法,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夠既起到了教育孩子的正面效果, 又能夠促進你們之前的親子情感。

那麼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避開哪些方式方法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指責埋怨型溝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髒了!成天跟在你後面洗衣服,

Advertisiment
我是你的傭人啦!”

“你玩不夠啊!作業又不做, 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亂的, 就不能收拾收拾!”……

這些語句體現出一個共同特徵——指責和埋怨。

指責埋怨型溝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責黑三角”:

在這樣一個“黑三角”中, 每個人都有可能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指責物件, 家庭問題往往在相互指責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歡而散, 問題最終並未真正解決, 成 為一個未了結事件遺留下來。 雨天背稻草, 越背越重。

家庭未了結事件越多, 家庭生活越是沉悶或緊張, 危機四伏。 這是一種很具破壞功能的家庭溝通模式, 被指責 者要不逆來順受, 要不一味逆反、攻擊性強, 對子女人格的成長極為不利。

遷就討好型溝通

“啊呀!媽媽不知道這個菜你不喜歡吃,

Advertisiment
將就著少吃點。 你想吃什麼?我明天就去買。 ”

“怎麼, 我給你買的這個圓規是小學生用的?對不起, 我明天再去重買。 ”……

愛孩子是要將孩子作為一個能承擔自己責任的獨立的人來愛, 而不是遷就和討好孩子。

遷就討好型溝通的家庭, 表面一團和氣, 但缺乏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 而且會養成一個人依賴而又固執、軟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點。

另外, 這種溝通同樣也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溝通, 是通過回避問題來“解決”問題, 也是一種缺乏建設性功能的溝通。

孩子在這種遷就討好型溝通模式中, 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 只要父母遷就自己, 自己卻很少遷就父母。

但是, 這種溝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卻主要表現為眼前 的、家庭內部的,

Advertisiment
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個遷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後, 很可能又不自覺地組建起一個遷就討好型的小家庭, 在一種缺乏真摯愛情的家庭情感氛圍中 生活。

打岔囉唆型溝通

孩子:“媽媽, 今天校運動會上, 我們班得了年級第一名, 真開心!”

母親:“哎喲, 你看你這身汗, 臉上髒的, 快去洗洗, 穿上衣服, 別著涼!”……

說得很熱鬧, 但各說各的, 沒有互動, 兩個自言自語的人。

“媽媽。 明天我們春遊, 老師說每人要交5元錢。 ”

“又要交錢了?從你上學到現在, 我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錢了。 我們那個時候春遊, 就帶上一瓶白開水、兩塊燒餅, 自己走到郊外, 根本不要買票。 你看看現在, 一個月光水電費就是好幾十, 春遊要交錢,

Advertisiment
你肯定還要帶點零用錢, 錢不好掙噢……”

一句話, 引出那麼多的話和事。 囉唆的人最大的特點是, 聽到別人的一句話, 立即進入自己的個人世界, 看是在處理別人的事, 實際上是在處理自己紛亂的情緒。

打岔囉唆型溝通主要表現:

在母親以及一些過於瑣碎的父親身上, 一般情況下, 這樣的父母不太關心別人真正的情感, 自己被許多意義不大的瑣事纏繞, 給孩子最大的感覺是嘮叨、煩人。

這種溝而不通的表現是表面上雙方都在說話, 而且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但資訊根本沒有交流, 像兩架同時開放的收音機, 各自在堅持不懈 地播放著各自的聲音, 根本沒有聽眾和回饋;另一種情況就是, 一方(往往是家長)在喋喋不休, 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則陷入煩躁,

Advertisiment
焦慮, 盼望著這種嘮叨早點結 束, 家長說了什麼根本沒有聽進去。

這種毫無效能的溝通, 不但解決不了問題, 而且會造成孩子出現青春期問題, 出現逆反和抵觸, 值得注意的是, 這時孩子抵觸的 是家長的嘮叨, 而不是家長所說的內容。

這時家長千萬要明白, 是您的嘮叨使孩子在拒絕您說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話。

超理智型溝通

“媽媽, 我要買活動鉛筆。 ”“為什麼要買?”“原來那個壞了。 ”“剛剛買的怎麼就壞了?你怎麼這麼不愛惜東西?”……“好了, 下次可不准再搞壞了, 小孩子要知道愛惜物品。 ”……

超理智型溝通有兩大特點:

一是夫妻對孩子, 夫妻之間往往並不是“超理智”

一是父母“教育”意識、“規範”意識過強、戴著過濾鏡看孩子, 孩子的一切成就、優點都被過濾掉,剩下的只有缺點和危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規範孩子。

這是一種嚴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溝通,特別容易產生親子感情障礙。對孩子的影響有時會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

但從長遠來說,對孩子人格的成長是非 常不利的,親子矛盾往往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爆發出來。一些孩子在整個中小學期間都可能是一個十分規矩的“好學生”,但在進入社會的關口或以後,可能出現種 種適應障礙。

而刻板、缺少熱情、固執、偏執、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會成為在超理智型家庭溝通下長大的孩子的人格特點。

孩子的一切成就、優點都被過濾掉,剩下的只有缺點和危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規範孩子。

這是一種嚴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溝通,特別容易產生親子感情障礙。對孩子的影響有時會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

但從長遠來說,對孩子人格的成長是非 常不利的,親子矛盾往往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爆發出來。一些孩子在整個中小學期間都可能是一個十分規矩的“好學生”,但在進入社會的關口或以後,可能出現種 種適應障礙。

而刻板、缺少熱情、固執、偏執、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會成為在超理智型家庭溝通下長大的孩子的人格特點。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女孩子如何運動才能長高?

    只要是能拉伸筋骨、伸展身體的運動都有利於長高。例如健美操、跳繩、籃球、羽毛球、單杠,都可以的。女孩子的話,平時壓壓腿,跳舞,跳跳繩就好。不過運動提升的空間也是有限的,父母也要記得給孩子補充營養,營養... [詳細答案]

  • 2回答

    孩子如何補鈣和鐵呢?

    亨博士的鈣鐵鋅咀嚼片。三種元素同補。效果還是挺好的。 [詳細答案]

  • 7回答

    4-5歲孩子如何教育

    有三方面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詳細答案]

  • 5回答

    四歲孩子如何教育

    教育孩子,應該把尊重與信任放在教育的第一位。當家長不分場合訓斥孩子,使其自尊心受挫,就會不聽話,逆反心理更重。但是對於一些禮節習慣,要及時發現問題並改正,要立即指出,要讓她自己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詳細答案]

  • 3回答

    6個月大的孩子如何添加輔食

    寶寶長到6個月以後,不僅對母乳或牛奶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了自然的欲求,而且對食品口味的要求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開始對鹹的食物感興趣。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