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要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

讓孩子看圖說話, 把已經講述過的故事複述出來, 讓孩子自己學著講故事, 背誦、唱兒歌或短的戲曲唱段、參加唱歌比賽、繞口令等。 這些既可以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 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最近, 徐女士非常煩惱, 因為女兒豔豔快上小學了, 但是還無法清晰地將事情表述清楚。 “我之前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直到有一次朋友問豔豔去旅行有什麼好玩, 結果豔豔只簡單地說去海邊, 好玩。 再深入問怎麼好玩, 在海邊玩了什麼等需要描述的問題時, 豔豔就無法清晰表達了。 ”徐女士表示, 從小她就很注重和豔豔講故事,

Advertisiment
為什麼豔豔語言表達能力卻不強呢?

帶著徐女士的疑問, 記者採訪了家庭教育專家劉老師。 劉老師在細細地問了徐女士平時對豔豔的教育情況, 也留意了徐女士和豔豔溝通時的情景後指出, 豔豔之所以語言表達能力相對弱, 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徐女士太瞭解豔豔了, 很多時候豔豔只是開了頭, 徐女士就已經知道豔豔要表達的意思, 豔豔根本不需完整地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也因此豔豔失去了不少練習語言表達的機會。 劉老師表示, 學齡前孩子的詞彙量增加較快, 頭腦中相同或近似的詞彙增多, 孩子非常容易混淆。 此外, 孩子語言的連續性已經基本成熟, 也經常會用一些長句或複合句型,

Advertisiment
但是此時對於複雜句型的使用, 孩子還不熟練。 所以此時家長必須給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去練習表達, 而家長則在孩子表達的事後留意孩子發音和使用詞彙時的正確性, 要求他發音正確、口齒清楚, 詞彙要概念準確。 注意及時正確的引導和糾正不當的用語習慣。

此時, 如何對豔豔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呢?劉老師建議, 讓孩子看圖說話, 把已經講述過的故事複述出來, 讓孩子自己學著講故事, 背誦、唱兒歌或短的戲曲唱段、參加唱歌比賽、繞口令等。 這些既可以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 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