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當心!不要走進心理補償誤區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一類型的家長?因為自己有不愉快的童年, 或者成長道路過於坎坷, 所以擔心孩子重蹈覆轍, 因此家長的補償心理在錯誤的引導教育孩子。 家長有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 但是千萬不要讓這種思想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一、家長常見心理補償誤區

1.誤區一、以孩子為中心

其實孩子從嬰幼兒期開始有自己的語言行為能力開始, 家長就不需要以孩子為中心 , 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地成長, 當然家長需要起到監督引導的作用。 家長千萬不可以以孩子為中心, 這樣會使得孩子被關注過度,

Advertisiment
反而不利於健康成長。

2.誤區二、毫無父母威嚴

父母與孩子之間, 需要講究一定的公平民主, 但是家長也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威嚴, 有自己的一套育兒和教育原則, 這樣才能對孩子起到適當約束管制教育的作用。

3.誤區三、家務一手包辦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那麼家長應該捨得放手, 不要對孩子的事情一手包辦,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誤區四、滿足孩子的欲望

家長是不可以滿足孩子所有的欲望, 而且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只會養成孩子的貪念。 因此應該衡量孩子的欲望和需求是否需要去滿足, 而且要衡量家庭的經濟量力而行 。

Advertisiment

二、家長教育孩子須知

1.獨立的鍛煉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走出社會的一天, 不可能一輩子都受到家長的保護, 所以多給孩子鍛煉獨立性的機會, 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

2.不可以有求必應

千萬不可以有求必應, 否則會使孩子的貪念越來越大, 一旦得不到的東西也會心裡反差大, 應該教會孩子正確的 消費觀和價值觀。

3.不要有補償心理

家長喜歡的並不代表孩子一定會喜歡, 家長想給的孩子也不一定需要 , 所以家長應該正視自己的補償心理, 正確地尊重保護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