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注意 別擅自給寶寶清除耳垢

對於嬰幼兒, 家長往往關注他們的用眼健康, 而忽略對其小耳朵的保護, 有時還會有一些錯誤的做法。 市一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鄭海洲提醒, 耳朵是人體很脆弱的器官, 從寶寶出生起, 就要注意細心保護。 針對一些家長的疑問, 鄭海洲一一作答, 並給出相關建議。


新生嬰兒脆弱需要保護

問:如何保護新生寶寶的小耳朵?

答:新生寶寶的耳朵很嬌嫩, 需要母親適時進行保護。 第一, 不要在寶寶旁邊大聲開著音響或是大聲地連續開幾個小時的電視。 如果寶寶長時間處於高聲或者嘈雜的環境裡, 內耳細胞纖毛就會被損壞。

Advertisiment
第二, 吐奶和吃奶姿勢不當都有可能引起嗆奶, 由於寶寶小, 咽鼓管比較短、寬, 且呈水準位 , 嗆奶的時候, 容易發生分泌物溢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另外在嘔吐或回奶時, 如果乳汁流入耳朵, 也可誘發急性中耳炎。 第三, 如果寶寶平常生病了, 一定要按醫生的處方給寶寶用藥, 避免濫用抗生素。 因為有些抗生素使用不當, 也會引起耳科疾病的。 嚴重時會引起失聰, 且藥物性耳聾很難治癒。


家長請勿隨便幫寶寶清耳垢

問:家長能用工具給寶寶掏耳垢嗎?

答:鄭海洲表示, 嬰幼兒外耳道的皮膚非常地嬌嫩, 由於其皮下組織稀少, 給寶寶掏耳朵時, 如果用力不當很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而繼發感染, 導致出現外耳發炎、水腫、滲液、潰爛,

Advertisiment
甚至形成外耳道癤腫。

而且, 耳朵的骨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 在給寶寶掏耳朵時稍不注意就會傷害到骨膜, 損傷寶寶的聽力。 大多數時候, 寶寶的耳垢會自行排出, 如果寶寶外耳道積垢過多, 可以到醫院由專業的醫生對其進行處理。

問:寶寶游泳、洗澡時耳朵進水咋辦?

答:因為耳朵都有自我保護的功能, 耳部健康的話, 在洗澡的時候進入一點水, 是沒有關係的, 也不會對耳朵造成傷害。 家長可以將寶寶的兩個小耳朵左右倒一下, 只需洗完之後, 用棉花球輕輕地為寶寶蘸幹看到的水就可以了, 千萬不要往耳道裡捅, 這樣不僅容易把水捅進耳道深處, 也容易捅傷寶寶嬌嫩的耳道。


寶寶需要媽媽的細心呵護

Advertisiment

問:如何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有問題?

答:“寶寶出生42天后就會進行身體檢查, 其中有一項就是聽力篩查。 ”鄭海洲說, 正常而言, 0-3個月, 會被高音量的喧鬧聲或喇叭聲、雷聲驚醒, 或者為之一震, 甚至哭泣;聽到媽媽的聲音很欣慰, 當媽媽和他說話的時候, 他會轉頭, 看著媽媽或者朝媽媽笑。

3-6個月時, 寶寶聽到很響的聲音時, 會去尋找聲音的來源, 而且還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喜歡自己牙牙學語, 咯咯地笑, 或是發出長而尖的叫聲, 吹氣或咂舌, 而且能夠重複發出類似“嗒嗒”的音節。

6-12個月, 別人叫他的名字會有反應。 盯著看別人給他講的物體或者圖畫, 能夠聽懂一些常用的詞, 比如奶瓶, 還會用身體表現一些基本用語, 如再見, 謝謝等。

Advertisiment
聽到音樂時, 會跟著音樂擺動, 甚至咿咿呀呀地跟著一起唱。

小編總結:有些家長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垢, 就會自己給寶寶清除, 認為沒什麼影響。 其實並非如此, 專家提醒, 耳朵是個很脆弱的器官, 需要細心地呵護, 家長最好不要擅自給其掏耳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