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應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記者調查

記者隨機諮詢了10余位家長, 結果大部分家長都有陪寫作業的經歷, 部分孩子雖然能獨立完成作業, 但還是習慣讓父母檢查把關。

“孩子自從上小學以來, 每天的作業都要陪到10點左右。 ”羅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 很多知識都需要學習, 她感到自己又重新上了一遍小學。

孩子怎麼想

有些孩子從心理上非常抵觸家長陪讀, “每天媽媽盯著我寫作業, 做一個題她看一個題, 我特別緊張。 ”

孩子抱怨這種陪寫作業方式:不想媽媽盯著寫作業, 但她總說我自己寫作業就會走神, 錯的題會更多。

Advertisiment

老師建議

培養孩子一回家就先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這與家長的督促密切相關。 但監督並不等於“全陪”, 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孩子, 需要有選擇性的監督, 千萬別“陪”出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長應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1、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 一旦發現有問題, 或字寫錯、寫歪了, 一邊幫孩子塗擦, 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 又做錯了, 總是改不掉。 ”“說過多少遍, 就是記不住, 氣死人的!”

其實, 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 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量之門很難打開。 這個時候, 家長再怎麼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 也是改不過來的。

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 然後叫孩子自己去做, 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

Advertisiment
不輕意打擾孩子, 等他做完了再按以下方法檢查:

1)孩子低年級時, 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 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 而是說出大體範圍, 如“做得不錯, 但這個題有些不對, 你再看看”或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上一個小圓圈, 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改之。 若孩子找出來了, 就及時稱讚和鼓勵。

2)孩子讀高年級時, 重點檢查孩子做題思路

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 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 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2、如何培養孩子專心寫作業的習慣

有許多家長擇時, 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 只幾道題也做半天, 怎麼辦?

1)“限時法”糾正

Advertisiment

先瞭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 自己估計一個完成時間, 然後徵詢孩子, 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時有不專心做的表現, 只要不是太過分, 就讓他動一動就好, 畢竟家是歇息的地方, 比學校要自由得多。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大集中, 有拖拉的行為, 父母可在旁邊提醒一下, 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 加油!”

2)“中途安撫法”糾正

舉例說明:發現孩子做作業拖拉, 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 可以走到孩子身邊, 用手撫摸他的頭, 問“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 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 通常情況下, 孩子會說沒有難題, 這時父母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相信你很快會做完的,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 實際上首先中止了孩子的拖拉行為, 然後讓孩子明白:父母在關注他, 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越是責駡、數落孩子, 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3)“直接要求法”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 那麼換這種方法試試:事先瞭解孩子的作業量, 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 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多, 用20分鐘可以做完, 數學稍多點兒, 用35分鐘時間可以做完。

那麼, 父母要說到做到, 在執行這一規定時, 情緒要平靜, 不能發火。 讓孩子明白:父母說話是算數的, 不是鬧著玩的。 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 帶有強迫性, 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繫, 請老師做好配合, 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 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Advertisiment

3、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

有的孩子確實需要父母點撥那些“爬坡”難題, 父母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1)讓孩子反復讀題

許多題目不難, 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 往往只看了一遍感到不會做, 很難, 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父母總是遷就孩子, 立即告訴他如何做, 甚至將版式列好, 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媽媽相信你, 只要多讀幾遍原題, 你會做出來的。 ”當孩子做出來以後, 父母要高興地稱讚:“我說過吧, 仔細讀題就會做了。 ”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 父母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 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2)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麼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3)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

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高科技孩子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後,許多爬坡題父母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還是建議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這樣看似難題解決了,其實孩子思路沒有打開。

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2)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也沒做出的題目,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訴他原題的解法,最好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一般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不會做原題,那麼要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的。這種做法雖然父母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3)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難題,父母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父母的提示去思考、列式計算。

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高科技孩子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如果這樣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不容易打開。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後,許多爬坡題父母也無能為力,需要請家教輔導,那麼還是建議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如果這樣看似難題解決了,其實孩子思路沒有打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