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怎樣稱讚孩子,才能讓他勇往直前?

你在家是怎樣表揚自家孩子?如何正確的鼓勵孩子?都說孩子是父母心情的遙控器, 當他們做了好事有進步, 我們會發自內心地喜悅和自豪, 繼而送給他們由衷的稱讚和鼓勵, 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兒。

當他們做了壞事犯下錯, 我們就會把愁雲慘澹的表情掛在臉上, 不計輕重的批評隨口迸出, 當即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不讓父母省心的孩子。

事實上, 孩子的自我認知, 一方面來自于對自己行為的觀察, 另一方面來自于父母對他們顯性或隱性的評價。

所謂顯性的評價, 就是父母直接告訴孩子“我覺得你是怎樣的孩子”,

Advertisiment
而隱性的評價, 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出的表情, 以及投射出的眼神。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小生物, 也是天生的讀心專家, 無論父母的眼神中飽含愛意, 還是充滿嫌棄, 他們都能一眼識別, 因此能從父母眼中, 逐漸形成對自己的評價。

孩子的自我認知, 直接能夠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以及是否形成強烈的自我驅動, 自然也就影響他們未來的成就高低。

這樣看來, 為了讓孩子形成積極、健康並且堅定的自我認知, 父母的責任不可忽略。

一方面, 要時刻觀察孩子的行為, 鼓勵好行為、矯正壞行為, 讓他們通過觀察自己行為, 認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另一方面, 父母如何對孩子的好行為做出稱讚,

Advertisiment
如何對孩子的壞行為做出反應, 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價值觀, 對於他們的人格培養, 和自我認知的形成, 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但依然有一點需要家長注意, 那就是每個人是基因與環境的綜合體, 在兩者各占50%的情況下, 我們需要先瞭解, 孩子天生是個怎樣的人, 並且順應他們的天生性格做出培養, 而不是執意扭轉孩子的性格特點, 比如將一個天生內向的小孩變為活潑分子。

下面看看關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表揚孩子, 以及如何對犯了錯的孩子做出恰當反應。

表揚的方式

稱讚努力而非結果, 但這只說對了一半

這一代的父母, 都是好學上進、重視教育新知的父母。 也許你已經聽過這句“稱讚努力, 而不是結果;稱讚行為,

Advertisiment
而不是稱讚聰明”的話。

這句話來自聞名教育界和心理界的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 她的研究結論, 主要是:

如果經常誇獎孩子“真聰明”, 就會讓他們逐漸形成“固化型思維”(fixed mindset), 也就是讓他們相信“成功是智商和天分決定的, 即使是努力也無法使能力得到提升”。

這樣稱讚的結果, 就是孩子會將挫折和失敗, 看作“自己能力不足”的標誌, 於是就會懼怕挫折、逃避挑戰, 始終在自己的舒適區活動, 維護自己“很聰明”的事實。 因為挑戰難題就會有失敗風險, 這樣就會對自己“聰明”的形象造成威脅。

這樣一來, 固化型思維的孩子如果遭到挫折, 就會脆弱得不堪一擊, 自我修復能力差, 更學不會從失敗中提煉經驗。 倘若心理素質更差點, 還會做出後悔一生的選擇。

Advertisiment

而相反地, 如果誇獎孩子“很努力”, 或者“這件事你為什麼做得很好”, 就會逐漸形成“成長型思維”, 也就是認為“成功來源於艱苦卓絕的努力, 並非既定天分, 而且智力也是可以通過努力, 獲得成長的”。

這種思維主導的孩子, 就會樂於挑戰、不懼失敗, 因為他們覺得失敗就是經驗積累的好機會, 所以也不太容易被失敗打倒。

所以, 在Dweck教授的理論體系下, 家長表揚孩子時, 應該“對事不對人”, 也就是根據他做的事情做出表揚, 比如“你付出了很多努力”、“這件事的xx地方你做得很好”, 而不是“對人不對事“的稱讚, 比如“你最聰明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你真棒”等。

Dweck教授的表揚理論, 是關於”表揚藝術“的指導中, 較為先進的。

但最近我看了一些東西,

Advertisiment
發現了更啟發新知的表揚理論, 這種新的理論, 對Dweck教授的理論提出了質疑, 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也非常值得家長們看一看。

關於道德行為的表揚, 可以“對人不對事”

在一項研究中, 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想通過實驗瞭解, 當我們要求孩子做出慷慨行為, 和當我們要求孩子擁有慷慨品質時, 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實驗內容, 是讓一批7、8歲孩子進行比賽, 而贏者會得到玻璃球作為獎品。 結束比賽後, 實驗人員會建議贏了的孩子, 將自己的獎品捐出去一些給貧困兒童, 然後會給予做出捐贈行為的孩子一些評價。

只不過, 對於不同的孩子, 評價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 會得到針對慷慨行為的稱讚, 比如“你能把玻璃球分給貧困的孩子, 這樣做非常棒”;而有些孩子,得到的稱讚使針對行為背後的品質,比如“我猜,你是那種幫助他人的孩子,你很nice”。

得到評價以後,孩子們就回家了。

兩個星期以後,他們又回來參加實驗,這次的實驗,是讓他們置身於一個可以選擇給予和分享的場景。

結果證明,那些因為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會比因為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更加慷慨、樂於分享。

這和Dweck教授的理論幾乎相反,究竟是為什麼呢?

研究人員認為,因為品質得到稱讚,可以幫助孩子將好品質,內化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以及得到的稱讚,瞭解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並肯定和接受這種人格設定。

以上結果,和另一位心理學家Christopher J. Bryan的研究結論相吻合。Bryan教授發現,對於孩子道德範疇行為的稱讚,名詞的效果好於動詞。

比如,為了讓一個3-6歲的孩子幫助做事,鼓勵他們“成為一個小幫手”的有效性,要比說“來幫幫忙”的效果好22-29%。而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撒謊,那麼說“請不要成為一個小騙子”,要比“不可以撒謊”的效果高50%。

這個結論在說,當我們的行為,成為反映我們人格的指標,我們會更加傾向于道德和慷慨的行為。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反映的特質,就會逐漸被內化,真正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這和那句“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真正做到之前,先假裝你已經做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這一點,有個研究曾說,底層家長如果經常學習中產家長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和教育策略,孩子就會和中產出身的孩子相差不多,未來地位也會有所提升。

比如說,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接受薰陶,或者父母自己養成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並且關心時事、政治,參與討論,以及時不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體驗體驗好一點的生活(如去一家有格調的餐廳等),從而避免遺傳窮人思維。

而這些行為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孩子擁有更廣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成就。

上面兩個捐贈實驗的研究者還發現,針對品質的表揚,還需要看孩子的年齡。

事實證明,當孩子能夠逐漸發展出強烈的自我認知時,這種稱讚才會顯得更有影響力。因為,當研究者對5歲小孩子的品質和人格特質進行表揚時,獲得稱讚,對於孩子好行為的維持力量,似乎並不是很大。

其中原因,主要應該是因為,5歲的孩子還太小,以至於他們還不能將父母對人格特質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自我認知。

那麼,孩子是從哪個年齡,開始將得到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品質和價值觀呢?

關於兒童發展的理論說明,8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能夠將慷慨行為和品質聯繫起來,並將得到的評價、觀察到的行為等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內化為深刻的自我認知。

當孩子進入10-11歲,稱讚行為和稱讚品質這兩種行為,所得到的效果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差異了,兩種方式都會有效。

所以,從上面這個研究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那就是,當孩子的行為有關道德,比如慷慨、關心他人、樂於分享等,關於品質的稱讚,會比關於行為的稱讚,要更加鼓勵孩子繼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尤其對於8-10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比如容易將收到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人格特質。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內,就可能需要對孩子有關道德的好行為,做出針對品質的評價,比如“你真是一個慷慨的孩子”,“你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或者“你喜歡關心別人,這很好”等等。

而當孩子過了11歲,家長可能更加需要針對行為做出評價,因為此時孩子的價值觀內化已經形成,也有了一定自我認知,道德理念也初具雛形。

此時的他們,會開始質疑父母、老師的權威性和正確性,也對於“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有了強烈認知,對於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開始有所質疑,因此8歲時那種“將父母評價內化”的過程,可能會有所減弱,家長的一句評價,或許難以撼動他的自我認知。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就會不如同齡人,孩子們也開始對對與錯形成抽象的思考。所以父母的評價,可能會讓他們產生質疑,影響也不會和8歲時那樣深。

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家長需要區分不同的情境,給予不同的評價,也應該避免用“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表揚。而關於道德行為的評價,針對品質、人格的表揚也無妨。

表揚的程度

表揚程度,還需要看孩子的自信程度

科學家對於“家長如何表揚孩子”,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不過很多研究,都是將誇獎帶給孩子的影響,當做一個定量,並假設一種表揚對於所有孩子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直到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為第一個探查“誇獎的強烈程度如何影響孩子”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論文,被發表在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專門針對“過度誇獎的影響”進行了實驗測定。

所謂“過度誇獎”,就是對孩子的讚揚已經超過孩子本身的能力,哪怕比平常的誇獎多一個詞,都算作過度誇獎。比如頻繁在一般形容詞前面加上“非常”、“極其”或者“最”、“不可思議地”等副詞,亦或是經常用“完美”等這樣的形容詞誇獎孩子。

如果說“你做得不錯”和“你擅長這件事”,是個很簡單的誇獎,而“你簡直太擅長這件事了”,就是過高的評價。

一般以來,家長們給孩子的表揚,都是善意的,哪怕孩子能力不夠,也希望通過很誇張的讚揚,試圖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平時就不怎麼自信,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家長們更加傾向於給出過高誇獎。

但是2014年這項研究就發現,對於不自信的“低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反而會害了他們,而對於很自信的“高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就會讓他們獲得前進動力。

原因也很好理解。

低自尊孩子,會因為過度誇獎而徒增壓力,儘管他們看起來非常需要強烈的誇獎,和十足的肯定,但他們的不自信,會因為過度誇獎而約束住前進的腳步。

就像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一樣,低自尊的孩子會因為害怕失敗、暴露自己的缺陷,而不敢去嘗試更難的事情。

這個結論的論證過程也很有意思。

研究分為三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一批成年人會得到一些假想孩子的資料,這些孩子中有的是低自尊,有的是高自尊。

然後,大人們會被詢問,如果這些孩子完成數學試題,他們會怎樣給出誇獎。

研究者發現,25%成年人給出的誇獎,是過度誇獎。而對於低自尊的孩子,大人們會傾向於給出更高的誇獎,也就是更為過度的誇獎。

第二個實驗也印證了這個趨勢,低自尊的孩子會得到更強烈、更高程度的誇獎,因為大人們希望給他們更多鼓勵,以為這會讓膽怯不自信的孩子得到安慰、提升自信。

第三個實驗中,你就會看到過度評價的負面影響。

這一輪中,240個年齡在8-12歲的孩子,都被要求臨摹梵古的一幅畫。同時,他們被告知,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等會兒會給出評價,而評價的方式是通過紙條。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藝術家,紙條上的評價都是研究者寫的。

這些孩子隨機得到兩種評價,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日常誇獎,寫著“你畫了一幅漂亮的畫”,另一批孩子則得到過度誇獎,寫著“你畫了一幅非常美麗的畫,簡直太棒了”。

在這之後,這些孩子又被要求臨摹另一些圖片,圖片內容有的簡單、有的很難。研究者還提醒他們,你可以選擇你想臨摹的圖,而如果你選擇難畫的圖,可能會犯很多錯誤,但也可以學到很多。

結果呢?

那些之前得到過度誇獎的孩子中,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難的圖(知道他們自信,是因為他們在實驗之初做過測試量表),而不自信(低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簡單的圖。

那些得到真實誇獎的孩子中,高自尊和低自尊孩子做出的選擇,就沒有那麼大的區別了。

所以,這一系列實驗表明,本來就很自信的孩子,也就是屬於高自尊的孩子,得到很高的評價,會讓他有意挑戰自己,從而期待獲得更高評價,因此高評價促使他們進步。

但如果孩子屬於低自尊,那麼選擇簡單的任務就會看起來更安全,所以高評價會讓這些孩子蜷縮腳步、不敢嘗試更難的挑戰。這樣看來,不自信的孩子,更需要實事求是的評價,和實事求是的誇獎,而非言過其實的讚揚。

因此,先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自我認知的堅實程度,之後再選擇給予多大程度的讚美,是各位家長應該思考的事情。

怎樣恰當地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你只需讓他羞愧,而不是羞恥

上一部分,我們說了孩子做了好事如何表揚,這一部分,我們來簡單談談,孩子犯了錯時如何批評。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認知,不僅依賴于父母對好行為的評價,還有關於父母對其壞行為的反應。

當孩子的行為造成不良後果,或者給他人帶來傷害時,他們通常會有兩種感覺:羞愧(guilt)和羞恥(shame)。

這兩種情感體驗看起來似乎相差無幾,但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它們是非常不同的感覺,並會帶來不同的後果。

羞恥,是一種覺得“我是個壞人”的感覺。

這是對自我認知、人格特質的直接負面評價,讓孩子感覺自己渺小又無用,似乎怎麼做也改變不了這種認知,而孩子通常對這種情感的反應,則是痛恨自己,或乾脆逃避。

而羞愧,也就是內疚,是一種“我做了壞事”的感覺。

這是對行為的負面評價,而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和品質,可以通過好行為去彌補和修正,改正以後依然是個好孩子。當孩子感到羞愧時,他們傾向於後悔,從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也會有意於通過正確的行為去彌補。

根據一位元心理學家的研究,家長平時對於幼兒行為的評價,會直接決定孩子面對錯事的感覺。

經常在做錯事時被父母羞辱的孩子,會在自己犯錯時條件反射般感到羞恥,而那些犯錯時家長只是指出錯誤,並參與商討改正方式的孩子,則會首先感到羞愧。

在一個實驗中,很多孩子被給予一個布娃娃,而在孩子單獨玩布娃娃的過程中,娃娃的腿會掉下來。

那些經常在家中因為錯事而感到羞恥的孩子,會傾向于躲避研究者,也不會主動承認是自己弄壞的娃娃,心理負擔很重。

而犯錯時會感到羞愧的孩子,會傾向于主動修好娃娃,他們還會主動接近研究者,並如實解釋剛剛發生了什麼,不會掩飾自己的過失,也不會有太大的自我否定傾向。

在一篇關於兒童情感和道德感發展的論文中,作者提出,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表達氣憤、撤回對孩子的愛,或者通過懲罰或威脅宣示權威,那麼就會讓孩子習慣于害怕犯錯、掩飾犯錯事實,並感到羞恥,覺得自己是個無可救藥的壞人。

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的管教不僅不會起效,還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認知,摧毀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的道德感發育滯緩。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有的正確反應是什麼呢?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最有效的反應,就是表達失望。

根據一項研究,父母如果在孩子做錯事時表達失望,說“你不應該這樣做,我感到有些失望”,並解釋為什麼這種做法錯誤、會怎樣影響到他人,以及孩子能夠怎樣修正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會發展出很好的道德感,不懼怕犯錯,犯錯時會主動修補。

此外,這種“表達失望,而不是羞辱”的做法,還會讓孩子發展出健康的自我認知、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責任心和道德認同感。

這是因為,家長表達失望感受,可以表現出對錯誤行為的不允許,同時也伴隨著更高的期待,又給了孩子提高的潛在空間,傳達出“你是個好孩子,即使你做了錯事,我也依然愛你,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資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即使犯了錯,也不用擔心父母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自然無需逃避錯誤,他們有強大的安全感。

羞辱一個犯錯的孩子,無疑等同於將他推向危險的深淵。

但很多家長,都會在氣急敗壞時喊出“你是一個壞孩子”、“我要離開你”、“我不要你了”之類的氣話,雖然我們自己都知道,這些話每一句不是真的,但孩子一定會往心裡去。

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愛,是一個怎樣也挽救不了的壞孩子,所以有的孩子就會破罐破摔,真的成為家長口中的“壞孩子”,有的孩子慢慢孤言寡語,成為我們前面說的低自尊者。

想必沒有一個家長願意得到這樣的結果。

結語

時代在發展,社會環境在變化,競爭環境也在反覆運算,這意味著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進化。

至少我自己,在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這件事上,再一次更新了從前的觀念。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健康、快樂,但如何讓他們有堅強的自我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於你的語言和表情,相信你已經知道該怎樣做。

這樣做非常棒”;而有些孩子,得到的稱讚使針對行為背後的品質,比如“我猜,你是那種幫助他人的孩子,你很nice”。

得到評價以後,孩子們就回家了。

兩個星期以後,他們又回來參加實驗,這次的實驗,是讓他們置身於一個可以選擇給予和分享的場景。

結果證明,那些因為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會比因為行為得到稱讚的孩子,更加慷慨、樂於分享。

這和Dweck教授的理論幾乎相反,究竟是為什麼呢?

研究人員認為,因為品質得到稱讚,可以幫助孩子將好品質,內化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以及得到的稱讚,瞭解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並肯定和接受這種人格設定。

以上結果,和另一位心理學家Christopher J. Bryan的研究結論相吻合。Bryan教授發現,對於孩子道德範疇行為的稱讚,名詞的效果好於動詞。

比如,為了讓一個3-6歲的孩子幫助做事,鼓勵他們“成為一個小幫手”的有效性,要比說“來幫幫忙”的效果好22-29%。而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撒謊,那麼說“請不要成為一個小騙子”,要比“不可以撒謊”的效果高50%。

這個結論在說,當我們的行為,成為反映我們人格的指標,我們會更加傾向于道德和慷慨的行為。久而久之,這些行為反映的特質,就會逐漸被內化,真正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這和那句“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真正做到之前,先假裝你已經做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這一點,有個研究曾說,底層家長如果經常學習中產家長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和教育策略,孩子就會和中產出身的孩子相差不多,未來地位也會有所提升。

比如說,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接受薰陶,或者父母自己養成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並且關心時事、政治,參與討論,以及時不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體驗體驗好一點的生活(如去一家有格調的餐廳等),從而避免遺傳窮人思維。

而這些行為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孩子擁有更廣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成就。

上面兩個捐贈實驗的研究者還發現,針對品質的表揚,還需要看孩子的年齡。

事實證明,當孩子能夠逐漸發展出強烈的自我認知時,這種稱讚才會顯得更有影響力。因為,當研究者對5歲小孩子的品質和人格特質進行表揚時,獲得稱讚,對於孩子好行為的維持力量,似乎並不是很大。

其中原因,主要應該是因為,5歲的孩子還太小,以至於他們還不能將父母對人格特質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自我認知。

那麼,孩子是從哪個年齡,開始將得到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品質和價值觀呢?

關於兒童發展的理論說明,8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能夠將慷慨行為和品質聯繫起來,並將得到的評價、觀察到的行為等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內化為深刻的自我認知。

當孩子進入10-11歲,稱讚行為和稱讚品質這兩種行為,所得到的效果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差異了,兩種方式都會有效。

所以,從上面這個研究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那就是,當孩子的行為有關道德,比如慷慨、關心他人、樂於分享等,關於品質的稱讚,會比關於行為的稱讚,要更加鼓勵孩子繼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尤其對於8-10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比如容易將收到的評價,內化為自己的人格特質。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內,就可能需要對孩子有關道德的好行為,做出針對品質的評價,比如“你真是一個慷慨的孩子”,“你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或者“你喜歡關心別人,這很好”等等。

而當孩子過了11歲,家長可能更加需要針對行為做出評價,因為此時孩子的價值觀內化已經形成,也有了一定自我認知,道德理念也初具雛形。

此時的他們,會開始質疑父母、老師的權威性和正確性,也對於“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有了強烈認知,對於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開始有所質疑,因此8歲時那種“將父母評價內化”的過程,可能會有所減弱,家長的一句評價,或許難以撼動他的自我認知。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就會不如同齡人,孩子們也開始對對與錯形成抽象的思考。所以父母的評價,可能會讓他們產生質疑,影響也不會和8歲時那樣深。

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家長需要區分不同的情境,給予不同的評價,也應該避免用“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表揚。而關於道德行為的評價,針對品質、人格的表揚也無妨。

表揚的程度

表揚程度,還需要看孩子的自信程度

科學家對於“家長如何表揚孩子”,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不過很多研究,都是將誇獎帶給孩子的影響,當做一個定量,並假設一種表揚對於所有孩子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直到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為第一個探查“誇獎的強烈程度如何影響孩子”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論文,被發表在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專門針對“過度誇獎的影響”進行了實驗測定。

所謂“過度誇獎”,就是對孩子的讚揚已經超過孩子本身的能力,哪怕比平常的誇獎多一個詞,都算作過度誇獎。比如頻繁在一般形容詞前面加上“非常”、“極其”或者“最”、“不可思議地”等副詞,亦或是經常用“完美”等這樣的形容詞誇獎孩子。

如果說“你做得不錯”和“你擅長這件事”,是個很簡單的誇獎,而“你簡直太擅長這件事了”,就是過高的評價。

一般以來,家長們給孩子的表揚,都是善意的,哪怕孩子能力不夠,也希望通過很誇張的讚揚,試圖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平時就不怎麼自信,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家長們更加傾向於給出過高誇獎。

但是2014年這項研究就發現,對於不自信的“低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反而會害了他們,而對於很自信的“高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就會讓他們獲得前進動力。

原因也很好理解。

低自尊孩子,會因為過度誇獎而徒增壓力,儘管他們看起來非常需要強烈的誇獎,和十足的肯定,但他們的不自信,會因為過度誇獎而約束住前進的腳步。

就像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一樣,低自尊的孩子會因為害怕失敗、暴露自己的缺陷,而不敢去嘗試更難的事情。

這個結論的論證過程也很有意思。

研究分為三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一批成年人會得到一些假想孩子的資料,這些孩子中有的是低自尊,有的是高自尊。

然後,大人們會被詢問,如果這些孩子完成數學試題,他們會怎樣給出誇獎。

研究者發現,25%成年人給出的誇獎,是過度誇獎。而對於低自尊的孩子,大人們會傾向於給出更高的誇獎,也就是更為過度的誇獎。

第二個實驗也印證了這個趨勢,低自尊的孩子會得到更強烈、更高程度的誇獎,因為大人們希望給他們更多鼓勵,以為這會讓膽怯不自信的孩子得到安慰、提升自信。

第三個實驗中,你就會看到過度評價的負面影響。

這一輪中,240個年齡在8-12歲的孩子,都被要求臨摹梵古的一幅畫。同時,他們被告知,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等會兒會給出評價,而評價的方式是通過紙條。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藝術家,紙條上的評價都是研究者寫的。

這些孩子隨機得到兩種評價,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日常誇獎,寫著“你畫了一幅漂亮的畫”,另一批孩子則得到過度誇獎,寫著“你畫了一幅非常美麗的畫,簡直太棒了”。

在這之後,這些孩子又被要求臨摹另一些圖片,圖片內容有的簡單、有的很難。研究者還提醒他們,你可以選擇你想臨摹的圖,而如果你選擇難畫的圖,可能會犯很多錯誤,但也可以學到很多。

結果呢?

那些之前得到過度誇獎的孩子中,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難的圖(知道他們自信,是因為他們在實驗之初做過測試量表),而不自信(低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簡單的圖。

那些得到真實誇獎的孩子中,高自尊和低自尊孩子做出的選擇,就沒有那麼大的區別了。

所以,這一系列實驗表明,本來就很自信的孩子,也就是屬於高自尊的孩子,得到很高的評價,會讓他有意挑戰自己,從而期待獲得更高評價,因此高評價促使他們進步。

但如果孩子屬於低自尊,那麼選擇簡單的任務就會看起來更安全,所以高評價會讓這些孩子蜷縮腳步、不敢嘗試更難的挑戰。這樣看來,不自信的孩子,更需要實事求是的評價,和實事求是的誇獎,而非言過其實的讚揚。

因此,先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自我認知的堅實程度,之後再選擇給予多大程度的讚美,是各位家長應該思考的事情。

怎樣恰當地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你只需讓他羞愧,而不是羞恥

上一部分,我們說了孩子做了好事如何表揚,這一部分,我們來簡單談談,孩子犯了錯時如何批評。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認知,不僅依賴于父母對好行為的評價,還有關於父母對其壞行為的反應。

當孩子的行為造成不良後果,或者給他人帶來傷害時,他們通常會有兩種感覺:羞愧(guilt)和羞恥(shame)。

這兩種情感體驗看起來似乎相差無幾,但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它們是非常不同的感覺,並會帶來不同的後果。

羞恥,是一種覺得“我是個壞人”的感覺。

這是對自我認知、人格特質的直接負面評價,讓孩子感覺自己渺小又無用,似乎怎麼做也改變不了這種認知,而孩子通常對這種情感的反應,則是痛恨自己,或乾脆逃避。

而羞愧,也就是內疚,是一種“我做了壞事”的感覺。

這是對行為的負面評價,而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和品質,可以通過好行為去彌補和修正,改正以後依然是個好孩子。當孩子感到羞愧時,他們傾向於後悔,從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也會有意於通過正確的行為去彌補。

根據一位元心理學家的研究,家長平時對於幼兒行為的評價,會直接決定孩子面對錯事的感覺。

經常在做錯事時被父母羞辱的孩子,會在自己犯錯時條件反射般感到羞恥,而那些犯錯時家長只是指出錯誤,並參與商討改正方式的孩子,則會首先感到羞愧。

在一個實驗中,很多孩子被給予一個布娃娃,而在孩子單獨玩布娃娃的過程中,娃娃的腿會掉下來。

那些經常在家中因為錯事而感到羞恥的孩子,會傾向于躲避研究者,也不會主動承認是自己弄壞的娃娃,心理負擔很重。

而犯錯時會感到羞愧的孩子,會傾向于主動修好娃娃,他們還會主動接近研究者,並如實解釋剛剛發生了什麼,不會掩飾自己的過失,也不會有太大的自我否定傾向。

在一篇關於兒童情感和道德感發展的論文中,作者提出,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表達氣憤、撤回對孩子的愛,或者通過懲罰或威脅宣示權威,那麼就會讓孩子習慣于害怕犯錯、掩飾犯錯事實,並感到羞恥,覺得自己是個無可救藥的壞人。

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的管教不僅不會起效,還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認知,摧毀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的道德感發育滯緩。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有的正確反應是什麼呢?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最有效的反應,就是表達失望。

根據一項研究,父母如果在孩子做錯事時表達失望,說“你不應該這樣做,我感到有些失望”,並解釋為什麼這種做法錯誤、會怎樣影響到他人,以及孩子能夠怎樣修正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會發展出很好的道德感,不懼怕犯錯,犯錯時會主動修補。

此外,這種“表達失望,而不是羞辱”的做法,還會讓孩子發展出健康的自我認知、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責任心和道德認同感。

這是因為,家長表達失望感受,可以表現出對錯誤行為的不允許,同時也伴隨著更高的期待,又給了孩子提高的潛在空間,傳達出“你是個好孩子,即使你做了錯事,我也依然愛你,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資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即使犯了錯,也不用擔心父母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自然無需逃避錯誤,他們有強大的安全感。

羞辱一個犯錯的孩子,無疑等同於將他推向危險的深淵。

但很多家長,都會在氣急敗壞時喊出“你是一個壞孩子”、“我要離開你”、“我不要你了”之類的氣話,雖然我們自己都知道,這些話每一句不是真的,但孩子一定會往心裡去。

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愛,是一個怎樣也挽救不了的壞孩子,所以有的孩子就會破罐破摔,真的成為家長口中的“壞孩子”,有的孩子慢慢孤言寡語,成為我們前面說的低自尊者。

想必沒有一個家長願意得到這樣的結果。

結語

時代在發展,社會環境在變化,競爭環境也在反覆運算,這意味著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進化。

至少我自己,在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這件事上,再一次更新了從前的觀念。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健康、快樂,但如何讓他們有堅強的自我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於你的語言和表情,相信你已經知道該怎樣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