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怎樣對幼兒進行性教育

“媽媽, 我是從哪裡來的?”“你是怎樣生我的?”幼兒常常會向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 幼兒對兩性的差異也充滿了好奇。 女孩想知道為什麼男孩可以站著撒尿, 男孩想知道為什麼鄰家小妹妹身上總比自己少了點什麼。 細心的父母有時還發現一二歲的幼兒在玩弄自己的生☆禁☆殖☆禁☆器。 這些現象都說明幼兒開始了對性的好奇。 但是, 幼兒的“性問題”往往得不到科學的回答, 許多家長感到與幼兒討論“性”是難以啟齒的, 或者認為幼兒長大後自然會明白, 所以對幼兒的性問題, 要麼進行哄騙、給予錯誤的答案, 要麼將話題岔開,
Advertisiment
要麼斥責、打罵幼兒, 有的家長甚至認為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已經學會了“耍流氓”。
事實上, 幼兒的年紀雖小, 但兒童期是幼兒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和探索時期。 幼兒對什麼都想問個究竟, 性問題同樣是幼兒的一種學習、求證行為。 另外, 幼兒身上確實存在一些性活動。 正如佛洛德指出的, 幼兒的性功能與生俱來, 幼兒也有自己的性活動。 嬰幼兒時期是人性☆禁☆欲發展的關鍵期, 幼兒此時已經開始了對性的探索, 甚至還會創造一些“性理論”, 是“對”和“錯”的混合物。 因此, 幼兒的性問題, 家長要給予及時的解答和指導。
近年的研究發現, 由於營養過剩導致生理早熟, 而資訊傳播造成了心理早熟, 因此我們青少年的性成熟比10年前普遍提前1年時間。
Advertisiment
但是由於性教育的滯後導致性無知, 青少年到了青春期產生了許多性困惑, 甚至出現性犯罪的情況。 所以, 家長有必要從幼兒時期開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
對幼兒進行性教育, 家長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掌握好幼兒性教育的時機。
國外的性☆禁☆學家主張從零歲開始進行性教育, 指出5歲前是性教育的一個關鍵期, 這與佛洛德的思想是一致的。 5歲前是幼兒進行“性探索”和創造“性理論”的時期。 幼兒對任何新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所以幼兒自然會注意到男性與女性生理上的差異, 並由此開始進行“性探索”。 當幼兒偶爾從電視上聽到“強☆禁☆姦”一詞時, 他就會問父母“什麼是強☆禁☆姦”,
Advertisiment
他並不認為這是下流問題, 這只是他的求知行為。 這時候, 父母應該抓住機會, 用幼兒能夠理解的話來回答他們的問題。 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場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因此父母要隨時隨地解答幼兒提出的性問題。 父母應該抓住5歲前的關鍵期, 對幼兒實施事半功倍的教育。
二是堅持正面教育原則。
幼兒的性好奇和性活動是自然發生的一種本能, 所以家長要正面回答幼兒的性問題。 當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時, 媽媽一定要給予正確的解釋。 幼兒的性問題是他們求知問題的一部分, 所以, 幼兒的性教育應該滲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在幼兒5歲之前, 父母可以利用與幼兒一起洗澡的機會, 教給幼兒各種性☆禁☆器官的名稱,
Advertisiment
而不要使用讓人聯想到污穢和不潔的字眼來稱呼性☆禁☆器官, 並教給幼兒性☆禁☆器官的清潔方法。 這樣, 讓幼兒在極其自然的情況下, 瞭解男女兩性的生理特徵, 消除對兩性差異的神秘感, 家長還可以收集幼兒從小到大的照片, 讓幼兒通過照片瞭解人體的生理結構。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可以採用聊天的方式, 自然地解答幼兒的各種性疑惑。 此外, 家長對幼兒的性教育, 應該貫穿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如教會幼兒正確使用手紙、擦屁股、對身體清潔的方法, 這些屬於性生理教育的內容。
三是培養科學的性態度。
5歲前的幼兒處於性探索時期, 他們的“性理論”不是完全正確的, 因此需要家長的科學教育。
Advertisiment
成人對性的態度會影響幼兒對性的看法。 如果父母認為性是骯髒、下流的, 對幼兒提出的性問題, 不但不能正確回答, 而且還要加以斥責, 幼兒就會認為性是不潔, 產生對性的厭惡感和神秘感。 父母如果認為性是自然的、美好的, 能正面回答幼兒的性問題, 並坦誠地與幼兒討論, 幼兒就能科學地瞭解“性”, 並消除對性的神秘感。 在科學地瞭解“性”的基礎上, 幼兒才能形成健康的性態度。
四是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和性意識。
家長應該注意幼兒的性別角色和性意識的培養。 兒童心理專家認為, 5歲以前是兒童身份的確立和性角色的培養時期。 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幼兒進行符合他自己性別的身份體驗。 家長給不同性別的幼兒取的名字、穿的衣服、做的打扮、買的玩具、玩的遊戲等都會對兒童確立自己的性別角色產生影響。 這些也是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歡女孩的打扮,家長就要著手進行早期干預,糾正幼兒的“性逆轉”現象。如果一個幼兒喜歡持續穿戴異性的衣物,經常表現出異性的儀錶、聲調,這就需要父母採取措施改變幼兒的變態行為。
研究表明,父母錯誤的性別角色教育有可能會影響幼兒成人後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戀傾向,其根源很可能來自早期經驗。所以,對於年幼的孩子,為了確立與生理性別一致的性別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願做與幼兒真實性別相違背的事。例如,不能認為好玩就給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當成男孩教養,這些都不利於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和性意識。
(兼職編輯:李穎怡) 這些也是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歡女孩的打扮,家長就要著手進行早期干預,糾正幼兒的“性逆轉”現象。如果一個幼兒喜歡持續穿戴異性的衣物,經常表現出異性的儀錶、聲調,這就需要父母採取措施改變幼兒的變態行為。
研究表明,父母錯誤的性別角色教育有可能會影響幼兒成人後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戀傾向,其根源很可能來自早期經驗。所以,對於年幼的孩子,為了確立與生理性別一致的性別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願做與幼兒真實性別相違背的事。例如,不能認為好玩就給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當成男孩教養,這些都不利於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和性意識。
(兼職編輯:李穎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