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教育喜歡“較真”的孩子

有些孩子的性格很喜歡“較真”, 對待喜歡“較真”的孩子, 家長千萬不能跟著孩子一起“較真”。 下面的幼稚園故事讓家長學會如何教育喜歡“較真”的孩子。

明明是一家幼稚園的寶寶, 已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雖然他只有4歲半。

一天, 明明在他的課桌下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藍色塑膠物品, 他很好奇也很喜歡, 就一直拿在手裡玩。 這時, 一個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 一邊搶一邊喊:“這是我的, 這是我的。 ”明明堅決不鬆手, 也不停地喊:“這是我撿到的, 這是我撿到的。 ”阿植搶不過明明, 就大哭起來。

老師先分別安慰了兩個寶寶,

Advertisiment
然後問阿植:“你的這個瓶蓋是哪裡得來的?”阿植說:“這是我家裡飲水機上的, 爸爸給我的。 ”老師又問明明:“你知道這是什麼嗎?”明明說:“不知道, 我是在課桌底下撿到的。 ”老師知道這確實是飲水桶上的瓶蓋, 阿植說的應該是真的, 就對明明說:“這個瓶蓋確實是阿植的, 但是阿植沒有保管好, 弄丟了, 被明明撿到了, 那現在請明明把瓶蓋還給阿植好不好?”明明堅決不同意, 還反問老師:“你怎麼知道這是阿植的東西, 這是我撿到的。 ”老師想, 如果強硬地解決這個問題, 明明不會服氣, 還會傷害到孩子。 就又轉頭對阿植說:“阿植, 你可不可以把這個瓶蓋先借給老師, 老師照這個再找一個相同的瓶蓋給明明, 好不好?”阿植同意了。
Advertisiment
於是, 老師領著明明來到幼稚園放飲水桶的地方, 讓明明自己看撿來的藍色塑膠是不是飲水桶的瓶蓋, 當明明眼見為實後, 他才真心認可了老師的判斷。 老師幫明明找到了3個藍色瓶蓋, 明明不僅主動把瓶蓋還給了阿植, 還又多給了一個。

孩子的認知是從真實的具體事物開始的, 正常的孩子更願意順從真理, 不會因為父母或者老師的權威而放棄自己的想法。 讓孩子瞭解事物發生的真實過程是每一個做父母和老師的責任, 也是孩子發展的必須、服從的開始。 大人的話即使是正確的, 也要讓孩子心服口服, 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強迫和踐踏的。 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師的權威中長大, 將來他也會形成強加別人意志的習慣,

Advertisiment
同時也容易屈從別人的權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