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有禮貌有教養好習慣

在寶寶長大的同時, 爸爸媽媽們也會慢慢地教寶寶一些禮貌的語言, 培養寶寶的性格, 從各方面引導寶寶, 發揮寶寶的天賦。 寶寶的成長與父母從小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上了幼稚園之後, 寶寶會接觸不同的老師和小朋友, 不僅學會很多知識, 在人際關係上也會有所進步。 正確的教育方法才會培養出優秀的寶寶哦~

學會感恩:有的父母認為把全部的愛“無私奉獻”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就會一輩子記得父母的好。 而實際上, 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孩子可能會認為這些好都是自己應該得到的,

Advertisiment
根本不懂得父母付出的艱辛, 不懂得感恩。 感恩是人的美德, 家長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學會感恩。

學會分享: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願意與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就擔心孩子是不是自私, 而實際上, 孩子2、3歲時出現“獨佔”意識是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 每個孩子都是從自我中心的狀態走向社會化的過程。 當孩子3、4歲的時候, 家長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分享的品質。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只有孩子確認了什麼是“我的”後, 才會意識到什麼是別人的, 把自己與別人的物品分開。 如果媽媽一味要求孩子“分享”, 反而激發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甚至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還要重要, 他的權利被剝奪, 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Advertisiment
更不願意和別人分享。 家長應讓孩子明白, 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分享後, 依然屬於自己。

學會對孩子說“不”:愛孩子不等於什麼都聽孩子的, 孩子要什麼給什麼, 不要“有求必應”, 更不要“無求先應”。 想要的東西太容易得到, 孩子就會不懂得珍惜, 也不會瞭解得到這個東西需要付出多麼艱辛的勞動。 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 父母應考慮是否合理, 如果覺得不合理, 要果斷拒絕, 並告知孩子為什麼不合理。 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 讓孩子自己付出勞動來換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樣他才會懂得珍惜, 也才會知道父母的不易。

父母做好榜樣:孩子最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 因此家長說話的時候可以多用“請”、“謝謝”等語言。 所見所聞的事情都可以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Advertisiment
例如, 對寶寶說:“謝謝你今天講故事給媽媽聽。 ”“今天天氣真好, 寶寶的衣服都曬乾了, 太陽公公真棒, 我們真應該感謝它。 ”每天與孩子的對話中都充滿感激的內容。 而父母對待事物和周圍的人也應該充滿感激:家裡有老人, 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 逢年過節給老人送禮物, 讓孩子在言傳身教中學會感恩。

體驗分享的快樂:當孩子知道分享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時, 他會更樂意主動讓別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家長平時多給孩子講一些因分享而得到快樂的故事, 可以讓孩子觀察別人獲得他分享的玩具後的開心表情, 讓孩子知道, 自己的玩具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 而在一些遊戲中, 分享可以讓遊戲的結果變得更好,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孩子就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

生活中灌輸分享意識:在日常的生活中, 家長可以有意識的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意義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讓孩子和家長一起體驗故事帶給人的快樂和憂傷, 讓寶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情感分享。 當孩子把自己遇到的事講給大人聽或邀請大人一起參與遊戲時家長一定不要輕易拒絕, 因為那也是孩子願意分享的表現。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沒有自信的孩子, 通常是不願意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和別人分享的, 他需要累計大量的東西來獲得“安全感”, 支持自己的自信, 害怕東西拿給別人後就消失不屬於自己了。 所以家長要注重孩子的自信培養。

樹立分享的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

Advertisiment
想要孩子有分享的品質, 家長也應該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平時父母對待生活、對待周圍人的態度對孩子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家裡來了客人的時候, 媽媽可以把最好吃的食物給客人分享;當有人需要借用家裡的東西時, 家長也不要吝嗇, 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就會逐漸學會分享。

表揚寶寶的分享行為:當孩子做出分享的行為時, 家長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幫助孩子不斷地產生分享的動機和行為。 可以通過語言、目光贊許、微笑、點頭等方式讓孩子知道分享行為是被肯定的, 這些都能讓孩子受到極大的鼓舞。 從而進一步強化分享行為, 寶寶會更樂意、主動的與別人分享。

告訴孩子父母的艱辛:當孩子吵著要某個玩具的時候,媽媽可以告訴孩子,買這個玩具媽媽爸爸需要工作多少天,可能還需要加班多少天才能賺夠錢,每一個玩具都需要父母艱辛的勞動掙錢才能換來。

也可以經常給孩子講講工作的艱辛與苦惱,告訴孩子維持這個家父母很不容易,讓孩子體諒與感恩中長大。給孩子表達感恩的機會有時候孩子想要幫助你做事情,或是想要親親你抱一抱你是在表達對家長的感激之情,家長一定不要阻止孩子的行為,更不要對孩子說出:“你只管讀好書”之類的話。

讓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他才會懂得珍惜。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讓孩子學會表達感恩。例如教孩子說“謝謝”,讓孩子製作感謝卡等,對於孩子的感恩行為,家長要給予肯定和讚揚。

不要為孩子付出全部:家長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如果家長什麼事都替孩子包辦,孩子就會漸漸習慣什麼都不用自己動手,也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感謝父母對他所做的一切了。家長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自己親自做了,孩子才會懂得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勞動的,從而更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

告訴孩子父母的艱辛:當孩子吵著要某個玩具的時候,媽媽可以告訴孩子,買這個玩具媽媽爸爸需要工作多少天,可能還需要加班多少天才能賺夠錢,每一個玩具都需要父母艱辛的勞動掙錢才能換來。

也可以經常給孩子講講工作的艱辛與苦惱,告訴孩子維持這個家父母很不容易,讓孩子體諒與感恩中長大。給孩子表達感恩的機會有時候孩子想要幫助你做事情,或是想要親親你抱一抱你是在表達對家長的感激之情,家長一定不要阻止孩子的行為,更不要對孩子說出:“你只管讀好書”之類的話。

讓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他才會懂得珍惜。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讓孩子學會表達感恩。例如教孩子說“謝謝”,讓孩子製作感謝卡等,對於孩子的感恩行為,家長要給予肯定和讚揚。

不要為孩子付出全部:家長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如果家長什麼事都替孩子包辦,孩子就會漸漸習慣什麼都不用自己動手,也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感謝父母對他所做的一切了。家長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只有自己親自做了,孩子才會懂得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勞動的,從而更珍惜自己和別人的勞動。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一個人睡覺?

    你好,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肯的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老是哭的話,考慮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是有影響的,建議父母陪同孩子睡覺是比較好,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的,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安全感下降的,影響孩子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可以預防節後綜合征?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給孩子找玩伴可以減少孩子的孤獨感,比如今天在我們家吃飯,多做一個小孩的飯也不會多花時間和費用,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人家去,讓他(她)學習和別人的父母交往,也能增加孩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情商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應該多讓孩子冷靜地思考問題,同時擺脫沮喪的情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