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千萬不要阻止男孩嘗試的心理!

給父母的建議

爸爸媽媽們, 想讓你們的男子漢獨立, 就請放開你們的手吧!找一些事情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試過幾次你們便會發現, “你來決定這件事”具有神奇的力量, 你們的男孩收穫的將不僅僅是自由。

方法一:不要阻止男孩想嘗試的那顆心

小楊楊告訴爸爸, 他要一個人到外面去。 爸爸沒有阻止他, 讓他自己走出了家門。 但爸爸還是擔心兒子, 於是他放緩腳步, 尾隨孩子出門。

楊楊爸爸發現, 兒子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莽撞, 他已經能夠在確認安全之後穿越馬路。 從此以後, 楊楊爸爸便開始了“獨自旅行”教育,

Advertisiment
在兒子一年級的時候, 就告訴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 只是問路時, 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還鼓勵兒子“回來時, 要走與去時不同的路”。

經過這些教育, 楊楊小學四年級時就能自己買車票、訂飯店, 獨自一人出去旅行了。

每個男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 對他認為很新鮮的事物都躍躍欲試。 然而, 家長都是怎樣對待孩子的這種好奇心的呢?每種不同的態度所產生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男孩:“我家的孩子這麼大了, 自己都不會做飯, 我要是不在家, 他只能餓著。 ”而另一些家長卻驕傲地說:“我們家孩子很懂事, 他什麼都會做, 就算我出差半年, 他也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 ”

這時, 不用深入解釋, 想必家長們也應該明白了。

Advertisiment
前一種父母往往是對孩子“最不放心”的父母, 他們的事事包辦讓孩子養成了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的壞習慣;而後一種父母往往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 他們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嘗試的喜悅, 並堅信孩子能做到。 因為他們知道, 小男子漢最容易被這些話所打動:

“你來決定這件事。 ”

“如果你認為是對的就去做。 ”

“這件事取決於你自己。 ”

“這是你的選擇。 ”

……

方法二:傾聽小男子漢的心聲――“請幫助我, 讓我自己做。 ”

一個小男孩起床後, 開始疊自己的被子, 但動作很慢, 家長看到了, 便搶過來幫他疊。 從此, 男孩就把疊被子看作一件很難的事情。

一個小男孩剛開始學說話, 但學得很慢, 這時, 媽媽在一旁便急不可待地代言。

Advertisiment
從此, 這個小男孩就對說話產生了畏懼心理。

男孩也有一定的弱點, 他們的發育要比女孩緩慢, 他們學會爬行、站立和走路都要比女孩晚;男孩的細微動作協調能力差, 因此他們需要有耐心才能把被子疊好;男孩的語言能力相對女孩要差一些, 學說話得慢慢來。 但是, 不瞭解這些的父母往往會把事情搞得很糟, 就如我們上面所列舉的事例一樣。

家長們需要知道:由於小男子漢存在一定的弱點, 再加上他們生理的各項功能尚未健全, 心智也沒有成熟, 所以他們需要家長的説明, 但這種幫助僅僅是幫助而已, 並不是一切代辦。 偉大的兒童行為學專家蒙台梭利所說的“Help me to do by myself”, 表明了孩子的心聲, 意即“請幫助我, 讓我自己做。

Advertisiment
”是的, 父母的幫助能使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而孩子自身的實踐才是他成長的根本。

方法三:鼓勵你的小男子漢去探索

對於男孩來講, 他們的思維裡充滿了奇奇怪怪的東西, 他們經常會表現出一些很奇怪的行為:

把皮球當做“保齡球”來打;

把玩具汽車拆開再裝上;

把跳繩綁在雙杠上當“秋千”;

……

面對男孩這些奇怪的行為, 家長們不應該制止, 而應該去鼓勵。 因為好奇可激發探索的興趣, 而探索是創造發明的開端。 對於男孩來說, 他們更富有個性, 喜歡張揚與眾不同的做事方法, 而這種與眾不同就是創造。 所以, 不要說你的男孩的行為怪, 要知道, 那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