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們,請別在孩子面前做低頭族

地鐵、公車裡的人們, 都在低頭看手機;在餐廳裡點完餐等上菜, 還是低頭看手機;就連帶孩子的時候, 人們是不是也都習慣左手牽娃右手手機?我們自己都不得不承認, 等待, 真的很無聊, 感謝手機, 讓“等不了”的大人們有一個可以打發無聊的工具。 但是, 寶寶木有此等神器啊……

1、等待時, 用消遣代替無聊

看到“1分鐘都等不了”是不是覺得簡直災難?嗯, 好消息是, “等不了”的寶寶也很容易分心, 所以“轉移注意力”這一招基本上算是百試百靈。

還記得等小火車湊滿人員時的年糕嗎?他剛出現“不耐煩”的苗頭, 我就趕緊滴,

Advertisiment
用最快的速度, 從包裡翻出——畫筆和塗鴉本!是的, 老媽子的背包裡永遠要常備這類玩意兒, 只要帶孩子出門, 媽媽化身哆啦A夢能解決非常多的不必要的哭鬧。 年糕大人表示, 在車廂裡畫一會兒也不錯, 當然, 沒畫多久, 小火車就順利開動啦~

2、從成功等待中獲取好處

如果寶寶明白, 等待是值得的, 是可以得到好東西, 或者能建立成功體驗。 那麼, 在利益的驅動下, 他也會變得越來越有耐心。

有一次排在小火車面前的隊伍特別長, 估摸著要開上兩圈才能輪到我們。 我就讓年糕選, 是繼續等(但可以坐到好玩的火車), 還是去坐不用排隊的搖搖車?年糕看了看已經坐厭了的“幼稚遊樂”, 告訴我要等小火車。 雖然那天比平時多等了10分鐘,

Advertisiment
但在老媽子包裡玩具車的陪伴下, 年糕終於玩到了心儀的專案。 他覺得值, 我有什麼理由不陪他?

3、給寶寶一些“時間概念”

“寶寶, 我們要等5分鐘哦!”可是5分鐘到底是多久?寶寶沒有概念, 就算答應得好好的, 也做不到啊!

其實很簡單, 我們只需一個小沙漏、計時器, 或者是手機裡現成的“倒計時”功能, 就能簡單又直觀地讓寶寶理解“要等的時間”。 他盯著沙子漏下或數字跳轉的過程, 會讓等待變得可觀看和可控制, 不妨試試看哦!

需要帶著娃等待的專案, 乾脆看作是一次很棒的親子陪伴唄~和寶貝兒一起唱個兒歌, 或者蹲下來和他聊聊天, 還可以一起看沙漏……在這個沒有其他娛樂項目的時間裡, 不就是展現爹媽魅力的最佳時刻麼。

Advertisiment
別光顧著自己玩手機了, 玩一整天了累不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