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一起來看看育兒疑問小兒尿床

哪個孩子不尿床呢?不過大多孩子到了3歲以後就很少尿床, 5歲以後就幾乎不尿床了, 卻有些孩子5歲以後仍然出現間斷或持續性的尿床現象, 這時家長往往會有這樣的疑問:

Q1、小兒尿床是病嗎?小兒尿床是否與腎病有關呢?
孩子在2歲到3歲時, 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 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 但有些孩子到了3歲以後, 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 晚上仍常常尿床, 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 大多數孩子5歲後夜間不再遺尿。 但是如果5歲以上還在尿床, 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 就不正常了。 尿床在醫學上稱為“夜間遺尿症”。

Advertisiment
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尿床是一種常見現象就掉以輕心, 首先要檢查孩子的臟器器官有沒有什麼病變, 然後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引起小兒尿床的因素很多, 涉及多種疾病, 包括泌尿系統疾病, 內分泌系統疾病, 以及神經、心理、遺傳等多方面因素。 許多腎臟疾病會在一定時期內表現為夜間遺尿, 比如腎炎、糖尿病、尿崩症、腎功能不全、腎小管疾病等。
Q2、是不是所有“尿床”的孩子都需要看病呢?孩子尿床到什麼程度就應該就醫了?
5歲以前, 由於小兒高級神經中樞發育尚未完全, 這時候出現尿床不屬病態。 但5歲以上的兒童如果持續尿床或已經能控制夜間排尿後又出現, 則稱為遺尿症, 就需要到醫院就診了。
Advertisiment

Q3、發現孩子患有遺尿症後, 做父母的應該如何對待呢?
首先應理解孩子尿床並不是故意行為, 對患遺尿症的孩子, 家長要幫助其樹立信心, 給予安慰與鼓勵, 絕不能打罵傷其自尊心, 更不能在小朋友們面前為其"曝光", 要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愛護。 其次, 要求助於正規的醫院或醫療機構及專業醫生, 幫助孩子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對家長來說, 希望注意以下幾點:
(1)應該理解孩子尿床並不是故意行為, 而是一種疾病;
(2)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樹立信心;
(3)晚餐後不喝或少喝水, 不喝富含咖啡因或利尿的飲料;
(4)禁穿尿褲, 可在床單上加鋪橡皮或塑膠布等作些局部預防;
(5)準備好小尿盆, 讓孩子夜間可以隨時方便地起床小便。
Advertisiment

Q4、孩子發生遺尿後, 怎樣判斷發生原因?應該做哪些檢查?
對遺尿患者必須首先排除外全身或局部疾病:如有無尿急、尿頻、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狀;家庭、學校、周圍社會情況, 及訓練小兒排尿的過程等。 全身和會陰部檢查也很重要。
對每位患兒應查尿常規、尿糖, 排除泌尿系統感染和糖尿病等, 並做泌尿系統B超, 脊柱的X射線片, 瞭解有無各種畸形。 進一步可相應的檢查血的抗利尿激素的水準, 瞭解有無分泌不足;通過尿流動力檢查可瞭解膀胱的功能問題。 部分患兒還需進行腦電圖檢查。
Q5、孩子遺尿令家長很苦惱, 如果到醫院治療, 有哪些方法?
1、藥物治療:目前較好的藥物為口服醋酸去氨加壓素(如彌凝), 該藥通過濃縮和減少尿液的產生達到治療目的。
Advertisiment
一般睡前一小時口服一次, 見效即可維持用量, 如加藥需由醫生指導, 並定期測血壓。 服藥時間不得短於3個月, 在服藥期間, 必須定期到醫院觀察。
2、膀胱訓練法:此方法適用於夜間多飲尿床或白天尿濕衣褲的兒童。 白天鼓勵孩子多飲水, 有意識地使膀胱多存尿, 訓練孩子排尿中途停止排尿, 以訓練膀胱括約肌的功能, 達到令患兒可以自己控制排尿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