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長一定要狠抓這兩個階段,否則孩子成績一落千丈!

老師群裡一直流行著一句話:不在關鍵時期用對力, 孩子退步太容易, 家長發愁很無力!

其實, 教育界一直在提倡家長要重視這兩個關鍵階段, 並且做到狠抓、不鬆懈。 只有這樣, 孩子的成績才不會被漸漸拉開差距。

1

第一階段:小學一二年級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 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 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 其實不然, 小學一二年級, 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試想一下, 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 因為學習內容比較簡單, 隨便學學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並且每天都能從媽媽那裡得到表揚和肯定。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他就會一直以這種隨隨便便、輕輕鬆松的態度去學習, 而這種態度也會慢慢滲透進孩子的方方面面, 孩子的人生也就活成了“隨便”兩個字……

等到孩子到了高年級, 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 知識架構也越來越繁複, 如果孩子依舊用隨便的學習態度繼續學下去, 除非孩子智商極高, 否則, 他是不可能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因為, 一個學習態度端正的人, 往往學什麼都比別人快、比別人好、比別人牢。

同時, 小學一二年級作為孩子學習生涯的開端, 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期, 這個時候所形成的習慣, 將會貫徹孩子整個學習生涯, 進而影響到孩子一生的發展。

因此,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好壞, 並不能說明孩子將來一定學習成績優秀,

Advertisiment
反而在那時養成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決定了孩子今後成績的高度。

家長應對策略:一二年級知識點比較少, 學起來比較簡單, 所以有精力的孩子課外時間可以多發展些其他興趣。 但學習態度必須端正, 不能隨便學學, 開始了就不放棄, 學一門愛一門, 才是該有的態度!

同時, 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和獨立閱讀思考的習慣等等。

如果家長在這個關鍵階段盯緊一些, 把態度習慣培養好, 以後就輕鬆了。 如果家長此時偷懶, 將來需要數倍的精力來彌補和修正。

2

第二階段:初中一二年級

孩子升入初中之後, 很多初中的家長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學習成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Advertisiment

原來成績並不是很好的孩子, 突然之間成績就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並且一直持續到中考;原來成績很好的孩子, 突然之間成績會下滑一大截, 直到初三最後階段也趕不上來。

那是因為進入初中後, 老師的教學方法越來越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 除了要求孩子記憶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 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運用知識的能力。

而部分孩子仍舊套用小學時的學習方法, 所以越學越吃力, 最後學習變成了孩子的負擔, 學習成績只能是越來越下滑。

最可怕的是家長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覺得孩子只要好好學、認真學, 就一定能在後期趕上來。 另外, 很多孩子對初中一二年級不重視,

Advertisiment
以為自己初三全面複習一下, 立馬就能追趕。

其實, 如果在初中一二年級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到了初三, 孩子的成績已經難以突破, 心態也會變得急躁, 中考發揮失常的機率大大增加。

家長應對策略:升學考試結束, 只能說明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完成了, 為了順利開展初中階段的學習, 暑假裡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好以下準備:

查漏補缺, 對弱項要多練習, 對強項也要適當複習。

提前預習初中的各個科目, 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多閱讀, 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幫孩子戰勝惰性, 適應初中高強度學習。

最後, 開心老師教大家一個非常簡單好用的學習方法:每天晚上睡覺前, 躺在床上像放電影一樣,

Advertisiment
把一天所學的知識在大腦裡過一遍, 想想當天學了些什麼?哪些懂了?哪些還沒弄懂?然後起床翻書看一下不懂或者忘記的內容, 看完書後閉上眼睛回想一下。

這等於是把學過的知識做了個總結, 並根據知識之間的聯繫, 把所學的知識都串起來。

其實, 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背後的“高人”!

無論孩子處在小學階段, 還是初中階段, 家長都可以教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 替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幫助孩子在以後高年級的學習中,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