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小霸王 三招教你巧改變

家裡有一個霸道的孩子, 爸爸媽媽會十分煩惱, 打罵並不是好辦法, 講道理孩子又不聽, 到底該如何來改造家中的“小霸王”呢?

媽媽吐苦水:

兒子今年5歲了, 由於我們平時工作忙, 他從小一直是公婆在帶。 再怎麼說, 老人也比較寵愛孫子一些, 我家寶貝現在是越來越不服管, 而且總是很霸道。


家裡有一個霸道的孩子, 爸爸媽媽會十分煩惱

昨天, 我帶著他去社區的沙堆旁邊玩, 一個平時和他一起玩的小姐姐也在玩, 兒子從小姐姐的手裡搶了個鏟子, 人家不幹了, 想跟他要回去, 兒子不但沒給, 反而拿起鏟子沖對方拍過去。

Advertisiment
當時小姑娘就哭了起來, 我也很生氣, 就從兒子手裡搶過鏟子, 批評他打人不對。 兒子當時也哭了, 也道了歉, 但是總不長性, 過不了一會, 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

眼看著兒子越來越霸道了, 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他, 心急。

相信這位媽媽的苦惱是很多爸媽都會遇到的, 因為現在每家大多是一個孩子, 家裡人的寵愛常常讓他們太過以自我為中心了, 眼裡只有自己, 想不到他人, 所以出現霸道的行為也不足為奇了。

孩子霸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的霸道行為表面上看是不“吃虧”, 但是, 這種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 很多爸爸媽媽都認為自己並沒有教孩子這樣做呀, 孩子是怎麼變得這麼霸道的呢?這是當然是有原因的。

Advertisiment

1、天生氣質

每個孩子天生的氣質和個性都不同, 有一種氣質類型的孩子是屬於膽汁型的, 他們容易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表現出魯莽、衝動以及易怒的情緒, 而正是這種情緒間接導致孩子霸道行為的出現。

2、自我意識

有些孩子自我意識很強, 他們個性獨立, 什麼事都以自己為中心, 尤其是在集體中, 他們都希望別人能服從自己、聽自己的, 這也是一種霸道的表現。

3、環境影響

有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溫暖, 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不對, 常常使用強制的手段來對待孩子;或者是爸爸媽媽缺乏民主作風, 孩子沒有應有的自主權。 在這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 把受壓抑的情緒發洩到夥伴身上,

Advertisiment
或是模仿爸媽的行為, 憑藉自己個高力大或其他優勢條件就盛氣淩人, 強迫別人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


每個孩子天生的氣質和個性都不同

4、錯誤認識

有的孩子可能平時較為壓抑, 可一旦他採取對抗行為並且取得勝利之後, 就會錯誤地認為武力可以“征服一切”, 於是會出現常常使用武力來欺負其他孩子。

5、家人溺愛

現在的家庭大都是獨生子女,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家裡的“小太陽”, 只要是孩子需要的, 爸爸媽媽或家人就會想方設法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這樣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形成一種“我想要的就能得到”的概念, 進而表現在行動上就是動手搶別人的東西, 也就是霸道行為的一種表現。

Advertisiment

見招拆招 五類霸道寶寶的應對招數

第一類:我的東西不許別人碰, 即使是不喜歡的也不願意給別人。

孩子2歲之後開始萌出生自我意識, 知道什麼是我的, 什麼是別人的;我的東西不許別人碰。 從這時開始, 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是很正常的, 爸爸媽媽首先要弄清他們不願與人分享的原因。

應對招數:當孩子不願意讓別人碰自己的東西時, 爸媽可以用別的東西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然後找準時機慢慢讓孩子和他人分享, 並且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第二類:我喜歡的東西不許你們玩!

因為被家人寵愛, 許多孩子在外面也會延續這種作風, 只要是喜歡的東西, 不管是不是自己的, 都要霸佔在手裡,

Advertisiment
不許別人玩。

應對招數:“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可以讓孩子也感受一下這種滋味, 比如可以讓大一點的孩子來制止, 當孩子沒有辦法通過霸道行為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 他們自然就會懂得遵守規則了。

第三類:我就是要這樣幹!

霸道寶寶有一些常用的口頭禪, 例如“我就是要……”這是很多爸爸媽媽平時過於放鬆規則的後果。

應對招數:孩子其實是很有“心計”的, 總是能精准地抓住爸媽的軟肋, 所以才會事事得逞。 爸媽如果能訂下一些孩子必須遵守的規則, 以循序漸進的方法, 慢慢讓他接受, 一旦他過於激烈時, 不排除禁止他做某件事來進行懲罰, 這樣孩子就會有所顧忌了。

第四類:不給我, 我就搶!

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 年齡小的孩子可能還沒辦法完全說清楚時,他們會選擇動手直接搶,這是對他來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有時甚至會為了奪得想要的東西,還會打人、抓傷別人。當他的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制止時,就會逐漸成為習慣。


孩子其實是很有“心計”的,總是能精准地抓住爸媽的軟肋

應對招數:有時候,霸道寶寶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在與人相處中,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錯,所以需要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比如自己想要別人的玩具時,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讓他們懂得,只有懂禮貌的孩子才會成為受歡迎的孩子。

第五類:別人正在玩的東西,我偏要!

孩子的好奇心理所致,會覺得別人在玩的東西都特別好玩,自己也想試試,往往就會出現衝動、霸道的行為。

應對招數:平時爸媽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耐心,不要為了避免孩子生氣或無理取鬧,而急於答應他的要求,試著讓他學會等待。當孩子在公眾場所表現出無理霸道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他一起去發現更好玩的東西,也可以讓接受一些挫折,在別人批評他霸道時,只做一個旁觀者,事後再向他說明他錯在哪裡。

家有小霸王 三招教你巧改變

霸道的孩子常常使爸爸媽媽憂慮,而爸媽對霸道孩子的反應,通常是既順從又生氣。但是如果孩子只會以這種方式與他人相處,久而久之,他們會不受人歡迎,甚至會被“畏而遠之”。那麼,家中的“小霸王”應該如何去改造呢?

一、不溺愛

爸爸媽媽不要凡事都順從孩子,當他們無禮地指使爸媽做某事的時候,你們可以不理睬他。孩子經常會提出一些在大人看來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他們的要求是合理的,爸爸媽媽應履行職責,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爸媽可以暫時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大多數孩子最終會放棄要求。


爸爸媽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風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太小不懂事,對他們的要求總是百依百順,從來不願說“不”,有的爸媽經常會在孩子的哭鬧之下,放棄自己的立場,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更加助長了孩子的任性和霸道。

所以,爸爸媽媽在拒絕孩子的要求時,應該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想法,並讓他理解,爸爸媽媽很不喜歡孩子用哭鬧的方式解決問題,使孩子逐漸學會講道理。

二、定家規

爸爸媽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風,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要這樣做的話,首先要從爸媽自身做起。因為孩子的習慣往往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的生活和環境影響的結果。因此,在教育孩子前,做爸爸媽媽的就應該捫心自問“我做的怎麼樣”和“我應該怎麼做”。如果爸爸媽媽本身就專制蠻橫、不講道理、缺乏教育,那麼孩子就會冷酷、專橫。

樹立良好的家風,一定要有家規。可以制定一套家庭生活準則,大家都來遵守,如果孩子違反了家規,也應給予一定的懲罰,例如剝奪遊戲的時間、減少零花錢等等,讓孩子懂得規則的重要性,自然也會對自己的行為加以限制。

三、多交往

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霸道的孩子常常認為霸道是一種獲得滿足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在孤單的環境裡霸道行為顯得更為強烈,因此,爸媽不妨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如生日聚會、幼稚園裡的集體活動等,讓孩子在歡愉的氛圍中產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欲望。

還要讓孩子多交幾個夥伴,當其他孩子無法忍受他高傲的命令方式時,他就會明白,要維繫友誼,就必須要改變態度。不要讓孩子只跟年幼或年長的孩子在一起玩,因為只跟年幼的孩子在一起玩容易養成支配別人的習慣;只跟年長的孩子在一起又容易被支配,所以多交一些夥伴很有好處。

要改造家中的“小霸王”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滲透,孩子才能學會約束控制自己,把自己的霸道行為慢慢改正。

年齡小的孩子可能還沒辦法完全說清楚時,他們會選擇動手直接搶,這是對他來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有時甚至會為了奪得想要的東西,還會打人、抓傷別人。當他的這種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的制止時,就會逐漸成為習慣。


孩子其實是很有“心計”的,總是能精准地抓住爸媽的軟肋

應對招數:有時候,霸道寶寶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在與人相處中,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錯,所以需要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比如自己想要別人的玩具時,可以用商量的口氣,讓他們懂得,只有懂禮貌的孩子才會成為受歡迎的孩子。

第五類:別人正在玩的東西,我偏要!

孩子的好奇心理所致,會覺得別人在玩的東西都特別好玩,自己也想試試,往往就會出現衝動、霸道的行為。

應對招數:平時爸媽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耐心,不要為了避免孩子生氣或無理取鬧,而急於答應他的要求,試著讓他學會等待。當孩子在公眾場所表現出無理霸道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他一起去發現更好玩的東西,也可以讓接受一些挫折,在別人批評他霸道時,只做一個旁觀者,事後再向他說明他錯在哪裡。

家有小霸王 三招教你巧改變

霸道的孩子常常使爸爸媽媽憂慮,而爸媽對霸道孩子的反應,通常是既順從又生氣。但是如果孩子只會以這種方式與他人相處,久而久之,他們會不受人歡迎,甚至會被“畏而遠之”。那麼,家中的“小霸王”應該如何去改造呢?

一、不溺愛

爸爸媽媽不要凡事都順從孩子,當他們無禮地指使爸媽做某事的時候,你們可以不理睬他。孩子經常會提出一些在大人看來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他們的要求是合理的,爸爸媽媽應履行職責,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爸媽可以暫時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大多數孩子最終會放棄要求。


爸爸媽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風

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太小不懂事,對他們的要求總是百依百順,從來不願說“不”,有的爸媽經常會在孩子的哭鬧之下,放棄自己的立場,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更加助長了孩子的任性和霸道。

所以,爸爸媽媽在拒絕孩子的要求時,應該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想法,並讓他理解,爸爸媽媽很不喜歡孩子用哭鬧的方式解決問題,使孩子逐漸學會講道理。

二、定家規

爸爸媽媽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風,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要這樣做的話,首先要從爸媽自身做起。因為孩子的習慣往往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的生活和環境影響的結果。因此,在教育孩子前,做爸爸媽媽的就應該捫心自問“我做的怎麼樣”和“我應該怎麼做”。如果爸爸媽媽本身就專制蠻橫、不講道理、缺乏教育,那麼孩子就會冷酷、專橫。

樹立良好的家風,一定要有家規。可以制定一套家庭生活準則,大家都來遵守,如果孩子違反了家規,也應給予一定的懲罰,例如剝奪遊戲的時間、減少零花錢等等,讓孩子懂得規則的重要性,自然也會對自己的行為加以限制。

三、多交往

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霸道的孩子常常認為霸道是一種獲得滿足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在孤單的環境裡霸道行為顯得更為強烈,因此,爸媽不妨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如生日聚會、幼稚園裡的集體活動等,讓孩子在歡愉的氛圍中產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欲望。

還要讓孩子多交幾個夥伴,當其他孩子無法忍受他高傲的命令方式時,他就會明白,要維繫友誼,就必須要改變態度。不要讓孩子只跟年幼或年長的孩子在一起玩,因為只跟年幼的孩子在一起玩容易養成支配別人的習慣;只跟年長的孩子在一起又容易被支配,所以多交一些夥伴很有好處。

要改造家中的“小霸王”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滲透,孩子才能學會約束控制自己,把自己的霸道行為慢慢改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