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早教易犯倆誤區 寶媽有木有中招?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能夠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的增強。 如何通過家庭早教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進而為培養良好素質打下基礎, 也是可哥獅家庭早教專家們研究的課題之一。

早教專家認為, 在家庭早教期間, 是對幼兒自理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 同時也是許多孩子沒有養成自理能力的原因所在。

家長在家庭早教期間沒給孩子培養出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原因有二:

第一, 家長過度愛護, 許多應該孩子自己去做的事, 家長習慣包辦代替, 孩子沒有親歷親為。 現在家中基本上只有一個孩子,

Advertisiment
這個孩子便成了全家的“唯一”和“中心”, 許多家長認為有些事不必讓他們自己動手。 所以, 這樣的孩子在家裡一切需要自己動手的事, 幾乎全由大人代替做, 阻礙了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 與同齡人會產生明顯的差距。  

家庭早教幫助養成良好習慣

第二, 怕麻煩, 嫌孩子動作慢。 由於幼兒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 自控能力差, 手眼協調性還不夠準確。 所以常常出現孩子自己吃飯時掉飯粒, 自己洗手時手沒洗乾淨, 卻弄濕衣服的情況。 許多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做, 不如自己做, 既節省時間, 又減少麻煩。 其實, 家長這種拒絕, 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妨礙了自理能力的發展。

以上兩種原因, 都不是科學的家庭早教所應該具備的教育意識和培育理念。

Advertisiment
幼兒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 可哥獅認為:家庭早教不是要孩子學數學唐詩這種教育, 沒到時候!這個年齡段, 其中非常重要的而就是要抓住關鍵期, 通過培養幼兒在學習、參與、訓練的過程中,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促進他們自理能力的培養, 進而培養出更加有益於幼兒成長的素質。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 動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練習的課程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 培養其責任感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科學的家庭早教, 通過父母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 可以幫助促進幼兒的大小肌肉群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 例如吃飯, 可哥獅家庭早教套裝中有針對孩子抓握能力的親自玩具,

Advertisiment
通過對孩子動作的訓練, 調動肌肉靈活性, 肢體協調性等使之得到相應發展。

家庭早教鍛煉抓握能力

另外, 可哥獅認為, 在家庭早教的過程中, 父母的鼓勵對孩子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孩子自信心的樹立, 自立意識的培養都有賴於父母對孩子能力提高時的肯定。 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時, 也培養了勇於面對困難, 敢於克服困難, 去爭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獨立做事, 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因而對於家庭早教的重視, 實際上也是對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視。 可哥獅家庭早教宣導家長, 通過科學的系統地分月齡進行家庭早教, 培養良好的家庭氛圍, 給孩子良好的早期成長環境, 為後續階段的成長開個好頭, 對於以後的教育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