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中給女兒一點男性度

結婚後, 女兒的出生給小家庭增添了不少情趣。 可是由於工作關係, 我對女兒關心甚少。 我每天早出晚歸, 很少有時間與女兒遊戲、交流, 心裡還想, 反正妻子是搞學前教育的, 養育女兒的事就由她一人“承包”算了, 於是便心安理得地做起了爸爸。

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讀了一篇關於“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文章, 原先平靜的心再也無法安寧。 因為, 我在膽小、怯懦, 做事拖拖拉拉的女兒身上, 看到了父親教育缺失的影子。

於是, 我開始有意識地在女兒面前強化父親的角色行為, 以男子漢堅強、勇敢、果斷的形象去感染女兒。

Advertisiment
每當遇到困難的事, 我總是用“家有男子漢, 什麼也不怕”來表現自己。

一天, 當各家吃晚餐時, 突然整幢樓全部陷入了黑暗, 主婦們急得團團轉。 恰好這時我下班回家, 看到這一情況, 就安慰大家說:“沒關係, 可能是電錶超載把保險絲燒斷了。 ”說罷轉身對女兒說:“寶貝, 快拿手電筒。 ”我倆一前一後地沿著黑黑的樓道, 從五樓走到一樓, 修好了保險絲。 要知道, 在這以前, 女兒因怕黑, 一到晚上就不肯自己走樓梯, 而要她媽媽抱的。 事後, 我問女兒:“你今天怎麼這麼勇敢, 自己肯走黑樓梯?”女兒笑著回答:“爸爸不怕黑, 所以我也不怕黑。 ”

假日裡, 我若帶女兒到公園裡去玩, 總是帶她在大草坪上踢足球。 為了追球, 我們常常要拼命地奔跑。

Advertisiment
我摔了跤, 爬起來拍拍衣服上的灰土, 又繼續和女兒玩。 女兒摔了跤, 我也要她像我一樣勇敢。 漸漸地, 女兒變得不怕摔跤、不怕痛了。

要增加女兒的“男性度”, 除了模仿, 還需要鼓勵, 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去戰勝自我。

記得第一次帶女兒去開碰碰車, 那情況真是“慘不忍睹”。 車子一開動, 女兒就緊閉雙眼, 兩手拉著我的衣襟不放, 還大叫:“我要下來!我要媽媽!”結果沒開一圈我們就下車了。

我們在一旁找了個椅子坐下, 我給女兒講了許多故事, 女兒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她看到場內有不少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孩子玩碰碰車玩得那麼歡, 又有點動心了。 我趁機慫恿她:“我們再去試一下好嗎?讓爸爸和你一起做駕駛員, 保證沒問題。

Advertisiment
”女兒勉強地點頭同意了。 車輪開始轉動時, 我扶著女兒的手, 而後慢慢地由她獨立駕駛, 我在旁邊為她加油。 只見女兒的臉由緊張逐漸轉為輕鬆、得意, 到最後遊戲結束下車時, 她竟對碰碰車戀戀不捨了, 害怕和緊張早已丟到九霄雲外。

作為爸爸, 我對女兒的愛更深沉。 看到女兒身上發生了一些變化, 我內心感到欣喜, 但不輕易流露出來。 我還希望讓她自己在生活的跌爬滾打中增加一點“男性度”。

星期天, 我帶女兒到少年宮去走“勇敢者的道路”。 我知道這一活動內容對幼兒來講有一定難度, 但我還是鼓勵女兒自己去試一下。 我對她說:“爸爸就在大門口迎接勇敢的女兒勝利歸來。 ”女兒眨著眼睛問我:“我能走完這條道路就是勇敢者嗎?”見我肯定地點了點頭,

Advertisiment
她充滿信心地走了進去。 過了一段時間, 我看到女兒一拐一拐地走了出來, 眼眶裡還有淚水在打轉。 原來在“勇敢者的道路”上有一處需要從高處往下跳, 女兒沒能把握好重心, 膝蓋摔破一層皮, 流了些血。 看見女兒的傷口, 我的心也在隱隱作痛, 但我仍裝作若無其事地對女兒說:“沒關係。 你畢竟走完了這條路, 這點小傷對勇敢者來講算不了什麼。 你說對嗎?”聽我這麼一說, 女兒迅速擦了一下快要掉出的眼淚, 昂著頭說:“對!”接著我們父女倆又商定, 不乘計程車, 自己走回家。 一路上儘管太陽把女兒的小臉曬得發紅, 鼻尖滲出了汗珠, 可她的情緒始終是愉快的。

現在, 女兒已經從原來的孱弱、膽小,

Advertisiment
變得既有女孩的文雅、穩重, 而又不失男孩的勇敢、開朗。 就連我以前常說的“家有男子漢, 什麼也不怕”的口頭禪, 也被她“篡改”成“家裡有我, 什麼也不怕”。 我覺得, 我這個父親對女兒的良好個性特點的培養終於獲得了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