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中家長不應該打擊孩子

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凡事做得都很完美, 可是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基本是不存在的。 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上, 對事物的瞭解是一片空白, 他們正是通過實踐, 經過一個個錯誤, 才逐步認識了世界, 積累了經驗, 學會如何做人做事。

因此, 面對孩子的過錯, 家長們要認真分析其做錯事的動機, 採取正確的方法來對待。 而不應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逮住孩子就一頓責駡, 甚至由此"判定"孩子一無是處, 將來也"沒出息"。 這樣不是引起孩子的反感, 讓孩子和你對著幹, 就是扼殺了孩子探究事物的興趣, 從此以後做事畏首畏尾。

Advertisiment
這樣的結果恐怕是每個家長都不希望看到的。

家長們都知道, 溺愛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種種負面影響。 但是, 我們也要知道, 孩子的心理時脆弱的, 特別是在依賴父母的鼓勵和指導方面, 他們往往需要父母的大力支持和正面的暗示。 所以, 家長要注意, 既要做到不溺愛, 又要懂得孩子需要什麼, 切忌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否則孩子會在幼小的心底埋下陰暗、自卑的種子。

有一位教育心理學家曾這樣說過:一個在父母的苛責中成長的孩子, 會潛意識地認為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 長此下去, 就會失去進步的願望, 變得不自信, 沒有自尊, 消極而怪癖。 因此, 家長們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

Advertisiment
有進步就讚賞, 遇挫折則引導, 培養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造就其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家庭教育中拒絕冷暴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 "棍棒底下 出孝子"的教育 理念已被更多的人認識到是一種欠妥的教育方式。 現在的家長都知道, 嚴厲的體罰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巨大傷害, 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 他們會採用另外一種非暴力的手段來懲罰孩子, 這種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冷暴力"。

冷暴力主要體現在對孩子的錯誤進行責駡, 有時候還會用到一些過激的詞語來打擊孩子的心理, 或者有的家長就用減少關愛的方式來懲罰孩子。

如果說家長的體罰能讓孩子有所反應的話, 那麼冷暴力簡直讓孩子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因為冷暴力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當你用過激的言語來對待孩子的時候, 他的內心是會對這些言語產生很大反應的。 一旦你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強, 那麼他就容易被打擊得一蹶不振, 並在生活中把父母的氣話當成事實, 繼而會自暴自棄, 萎靡不振。 如果你的孩子自尊心很強, 那麼這種冷暴力就會激起他的逆反情緒, 什麼事都故意和你對著幹。

想想看, 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著這種扭曲的心理, 那麼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還會如期待的那樣嗎?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會在生活中慢慢變的不自信、懦弱!歸根結底, 孩子表現得軟弱或者倔強, 實際上是父母"冷暴力"的結果, 要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麼家長們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態度。

Advertisiment
正確的做法是, 孩子犯了錯, 家長可以通過安慰、鼓勵以及正確的引導來説明他們走出失敗的陰影。 看到孩子的長處要加以表揚, 對孩子的缺點要耐心平和地教育, 告訴他們問題出在哪裡, 但絕不全盤否定孩子, 更不能說一些嘲諷的氣話, 給他們講道理比打罵更能讓他們領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