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守規矩,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後果!

1 守規矩, 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後果!

記得我家寶兒三歲多的時候, 某天寶貝爹媽有急事要出門, 反復催促寶兒無效, 人家就跟沒有聽見父母說話一樣, 後來爸爸媽媽都走到門口了, 回過頭叫他, 再不出來爸爸媽媽就走了!他依然在房間裡不知道鼓搗什麼。 寶貝爹媽無奈, 給寶貝奶奶交代了一句, 就把寶兒丟在家裡我們自己走了。

兩小時後寶貝爹媽回到家, 寶兒大哭著撲進媽媽懷裡, 邊上寶貝奶奶好一通埋怨:哪有你們這樣的?孩子就晚了一會兒, 你們就走了, 知道寶兒大哭著在你們後面追出門了麼?

Advertisiment

寶貝媽咪無奈地跟寶貝奶奶解釋:跟他說了幾遍了, 爸爸媽媽有急事要走, 叫他快點出來, 是他自己不聽啊。

奶奶不以為然, 小孩子哪有不慢的?你們多等一會兒又怎麼樣啦?

媽媽轉頭看寶兒:媽媽有沒有告訴你, 再不出來媽媽就走了?

寶兒抽噎著點頭:媽媽不等寶寶!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寶兒都記得, 媽媽說要走, 最好快一點, “因為媽媽真的會走”。

這件事不僅我家寶兒記憶深刻, 媽媽同樣也記憶深刻, 寶貝媽咪這才明白別看是2歲多的孩子, 當他知道自己需要承擔不聽話的後果時, 就會考慮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2 要孩子承擔後果, 首先要確定他可以承擔這後果

給孩子先定下規矩, 再要他自己承擔後果。 經過媽媽的實驗,

Advertisiment
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確實有效。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 在設定這個後果之前, 需要確定他可以承擔。

寶兒7-8歲的時候, 有段時間電腦遊戲玩得很厲害, 屢屢觸犯父母所說的玩半小時, 休息十分鐘的要求。 爸爸屢禁不止, 於是徹底停了家裡所有的電玩設備。 這下好, 孩子大哭一次之後, 就不再跟父母鬧著要玩了。

可是寶兒是真的不完玩了麼?據媽媽的調查, 他只是不找爸爸要玩了, 可是寶兒放學早, 奶奶投訴他在父母沒有回家的時候會找要奶奶的電腦玩, 寶貝媽咪還發現等我們回家後寶兒非常喜歡到鄰居小麥家去玩, 玩什麼呢?寶貝媽咪在叫他回家時問過他幾回, 最後小傢伙承認他在鄰居家和小朋友一起玩電玩。

Advertisiment
換句話說就是, 小傢伙學會了弄虛作假, 他只是不在父母眼前玩了而已。

媽媽覺得這是因為爸爸設定的後果不是寶兒能夠承擔的, 畢竟寶兒也有自己的社交, 孩子們的社交內容裡, 很大一部分是玩, 不讓他玩, 一是在孩子無法改變家長的決定時, 他只好改變自己, 比如說謊!更嚴重的地方, 是經過媽媽幾次嚴厲批評之後, 寶兒不是改正錯誤, 而是開始自暴自棄, 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得不到媽媽的認同, 自己就是一個壞孩子了。

哎喲!媽媽頓時覺得太得不償失了, 本來麼, 媽媽是打算通過嚴格教育讓孩子走正道, 這回好, 嚴厲的媽媽反而讓寶兒覺得媽媽不再愛他, 因為自己變成了壞孩子!這完全跟媽媽的初衷南轅北轍。

Advertisiment
寶貝媽咪覺得這冤枉了, 因為自己的要求有點兒脫離實際, 揠苗助長, 居然能夠造成這樣的後果!虧!虧大了!

3 要孩子承擔後果, 可以讓他自己提出違約的後果

明白了這個後果, 寶貝爹媽迅速改變了策略, 覺得既然我們的要求不太合乎實際, 不如讓寶兒自己提出處理方案, 這樣孩子總沒話說了?於是這次由媽媽出面, 跟寶兒講明, 爸爸媽媽的本意, 不是禁止寶兒玩遊戲, 而是必須休息眼睛。 以後寶兒可以在家裡玩, 但必須聽從指揮按時休息。

對寶兒來說, 欺瞞家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畢竟我家寶兒還是個乖孩子, 自然希望得到父母的諒解, 在雙方都有解決問題的意願基礎上, 寶兒和媽媽坐下來和談, 爭取找出雙方都滿意的方案。

Advertisiment
所以媽媽問他, 有時小朋友自製力不強, 會違約, 所以媽媽希望我們能夠達成協議, 萬一寶兒違約, 你需要接受什麼樣的後果?

寶兒愣愣的看著媽媽, 顯而易見, 他不希望接受任何處罰, 所以媽媽提出, 如果你沒有意見, 媽媽維持爸爸原意, 再犯錯誤就永遠不許玩了, 可以麼?

寶兒差點蹦起來反對, 媽媽一看寶兒上鉤, 馬上提出, 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 媽媽也不是不能接受你的方案。 後來經過親子雙方反復協商, 我們最終都同意如果違約, 30分鐘內不許再玩。

4 要孩子承擔後果, 父母也需要信守諾言

自從找到和孩子簽協議這種方法之後, 我家寶兒消停了很長時間, 家裡沒有因為玩遊戲的問題燃起戰火。 可惜貝貝也在悄悄長大,越來越聰明,當兩個小腦袋對付媽媽一個人的時候,有時媽媽也沉不住氣了:

比如,週末時倆孩子難得一起玩,開心不已,有時家裡還會有鄰居孩子跑過來一起玩,這個時候孩子們為了多玩一會兒,也是花樣百出,有時是忘了計時,有時是計時到了媽媽沒注意,倆小索性繼續,等到媽媽反應過來,2個小時都過去了。還有的時候寶貝倆公然利用規則,玩30分鐘,休息十分鐘後準時跑到媽媽面前要求開機。幾次下來媽媽就開始火冒三丈。可是,倆孩子並沒有違約,他們只是公然利用協議的漏洞,這時做媽媽的翻臉,未免有點太難看,不守信用的可是媽媽哦。

要只是難看也就罷了,關鍵在於父母違約亂罰,其後果是孩子質疑做父母的公信度,下次寶貝爹媽再說什麼也許就不靈了,這樣的失信後果,做父母的也承擔不起。所以生氣之余,媽媽總還算是有殘存的理智告訴自己不要發火,就用孩子們自己的理論收拾他們。

就這樣我們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協商,寶貝媽咪和孩子們一起繼續完善我們的協議:孩子們長大了是不是?那我們就可以自己定時了,不再需要媽媽幫忙,所以哪個跟我說沒定時的馬上就停止遊戲,休息十分鐘後再開始重新計時;至於公然忽視協議繼續玩的,沒說的,按規矩辦,停止遊戲,直到認錯並改正為止。至於週末孩子們沒事幹老是想著遊戲麼,那就給他們找事兒唄,看書,學中文,還可以出去玩啊,外面的公園操場健身房游泳池,哪裡都可以啊,出去跑一圈回來再玩唄。

5 要孩子承擔後果好處多多

小編看來,要孩子承擔後果,其實並不只是為了懲罰孩子;更主要的是要養成孩子們的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作風;另外還有自律性,讓小朋友從小就明白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社會責任感也會比較強。

要孩子自己承擔後果,自己參與管理自己的生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養成思維的邏輯性,知道量力而行,不能信口開河,獅子大張口,否則一旦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後果就嚴重了;由此引申,我家寶貝的思維更加嚴密,做人更加自信,懂得在誠實的基礎上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也算是一個收穫。從我家寶貝近年來越來越狡猾,越來越喜歡鑽媽媽的空子這一點來看,媽媽的教育是成功的哈。

可惜貝貝也在悄悄長大,越來越聰明,當兩個小腦袋對付媽媽一個人的時候,有時媽媽也沉不住氣了:

比如,週末時倆孩子難得一起玩,開心不已,有時家裡還會有鄰居孩子跑過來一起玩,這個時候孩子們為了多玩一會兒,也是花樣百出,有時是忘了計時,有時是計時到了媽媽沒注意,倆小索性繼續,等到媽媽反應過來,2個小時都過去了。還有的時候寶貝倆公然利用規則,玩30分鐘,休息十分鐘後準時跑到媽媽面前要求開機。幾次下來媽媽就開始火冒三丈。可是,倆孩子並沒有違約,他們只是公然利用協議的漏洞,這時做媽媽的翻臉,未免有點太難看,不守信用的可是媽媽哦。

要只是難看也就罷了,關鍵在於父母違約亂罰,其後果是孩子質疑做父母的公信度,下次寶貝爹媽再說什麼也許就不靈了,這樣的失信後果,做父母的也承擔不起。所以生氣之余,媽媽總還算是有殘存的理智告訴自己不要發火,就用孩子們自己的理論收拾他們。

就這樣我們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協商,寶貝媽咪和孩子們一起繼續完善我們的協議:孩子們長大了是不是?那我們就可以自己定時了,不再需要媽媽幫忙,所以哪個跟我說沒定時的馬上就停止遊戲,休息十分鐘後再開始重新計時;至於公然忽視協議繼續玩的,沒說的,按規矩辦,停止遊戲,直到認錯並改正為止。至於週末孩子們沒事幹老是想著遊戲麼,那就給他們找事兒唄,看書,學中文,還可以出去玩啊,外面的公園操場健身房游泳池,哪裡都可以啊,出去跑一圈回來再玩唄。

5 要孩子承擔後果好處多多

小編看來,要孩子承擔後果,其實並不只是為了懲罰孩子;更主要的是要養成孩子們的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作風;另外還有自律性,讓小朋友從小就明白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社會責任感也會比較強。

要孩子自己承擔後果,自己參與管理自己的生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養成思維的邏輯性,知道量力而行,不能信口開河,獅子大張口,否則一旦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後果就嚴重了;由此引申,我家寶貝的思維更加嚴密,做人更加自信,懂得在誠實的基礎上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也算是一個收穫。從我家寶貝近年來越來越狡猾,越來越喜歡鑽媽媽的空子這一點來看,媽媽的教育是成功的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