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齡期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我的兒子上小學2年級。 最近班主任總跟我反映, 說他不合群, 下課後, 別的孩子都成群地做遊戲, 他就喜歡一個人坐在教室裡。 同學叫他玩, 他也會去, 但去了就愣愣地站在一邊, 一點都不活躍。

現在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 如果身邊再沒有朋友, 我真不敢想像孩子以後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我真著急啊, 你們能幫幫我嗎?

憂心的媽媽

無論在幼稚園、小學或中學, 總有些孩子顯得不那麼合群, 不能順利地融入到集體活動中。 當今社會對人的社交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許多教師和家長擔心不合群會影響孩子社交技能的發展。

Advertisiment
然而, 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十分多樣, 要幫助孩子必須先瞭解具體情況。

不適應環境變化是原因之一, 一般發生在入託、入學或轉校時。 家長應在孩子進入新環境時給予充分引導, 説明孩子認識、熟悉新環境中的人和物。

其次, 有些孩子不與同齡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 比如, 覺得自己比別人醜、不如其他孩子聰明等。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和老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稱讚孩子, 讓他發現自身優點。 如果孩子明確地感到自己哪方面能力不足, 那麼最好幫助他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來培養自信。

與缺乏自信相反, 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對於這種情況, 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孩子多注意他人優點,

Advertisiment
讓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 特別是家長, 更應該以身作則, 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發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論。

如果孩子不合群的情況突然發生, 我們還要警惕他們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不好的事情, 比如父母突然變得關係緊張等。

本案例中, 孩子不合群的情況是由老師發現並告訴家長的。 這位教師的細心和敏銳值得肯定。 我們需要強調的是, 在校外, 家長可以通過老師、孩子的朋友與孩子進行間接的交流, 從而及時發現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