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不好不是不聰明,也可能是“學習障礙”臨床表現和初步診斷 ...

(一) 醫學診斷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史﹑病史﹑家族史進行瞭解, 並對其進行神經科﹑眼科和耳科檢查, 以診斷可能導致學習障礙的原因。 (二) 心理診斷 使用心理測驗量表, 以對兒童作出恰當的評估。 常用測量工具有伊利諾心理語言能力測驗﹑符洛蒂斯視知覺發展測驗﹑詞彙發育檢查﹑智力量表等。 (三) 教育診斷 主要是為了瞭解兒童在學業方面存在哪些障礙, 如總體學力水準低還是讀﹑寫﹑算等某方面存在困難。 對學前兒童和學齡兒童學習障礙的診斷方法有所不同。

診斷步驟如下:(1) 確定兒童的學習問題是特定的、一般的還是虛假的;(2) 試圖找到環境的﹑生理的﹑心理的影響因素;(3) 分析兒童特定問題伴隨的行為;(4) 根據行為特徵和影響因素提出初步診斷假想;(5) 根據診斷結果對兒童開展補償訓練。
Advertisiment
(三) 協調運動差 , 手指顯著不靈巧, 如使用剪刀﹑解扣紐扣﹑使用筷子﹑繩子打結等顯得笨拙。 不能很好地用腳尖站立和用單腳站立。 走跑時手腳動作不自然, 行動不利索。 全身的協調運動差 (如球類運動﹑跳繩﹑跳箱﹑鐵棒﹑墊上運動等) 。 (四) 衝動性 , 常出現突發的行動 (突然打人﹑過分地大聲喊叫)。 對於危險的事情毫無顧忌地去做 (亂舞東西﹑登上桌子﹑鑽到廚櫃裡)。 一旦進入新環境和多刺激的環境中, 就希望很快地接觸人和物, 不能安靜(如在更換教室時)。
Advertisiment
(五) 情緒不安定, 胡亂地撒歡兒, 大笑, 說起話來沒有止境。 容易緊張, 對於一點小事易多受驚, 驚慌失措。 對初次見面和素不相識的人毫不在乎地開口說話, 出乎意料地嘻皮笑臉, 表現為一種不膽怯的態度。 自我放肆的行動多見(常常離群, 亂拿別人東西﹑吵架)。 有發作性的症狀(擠眉弄眼﹑頻繁眨眼﹑眩暈)。 (六) 固執性, 反復進行同一動作(如反復觸摸﹑敲打身體某部分, 總是摸﹑咬﹑擺弄同一物, 如鉛筆)。 長時間玩同一遊戲(如積木﹑拼板﹑玩砂﹑玩水)。 拘泥於一個話題, 反復問﹑說同一問題和事情。 (七) 認知障礙 22、左右概念不清(對右側﹑左側﹑向右﹑向左等指示不明白)。 日期﹑時間概念模糊(昨天﹑前天﹑明天﹑後天等易搞錯)。 不知道場所和位置(道路順序﹑桌子位置)。
Advertisiment
不能理解基本的數量概念(大﹑小﹑多﹑少以及10以下數的加減)。 (八) 語言遲緩 , 說話方法使人難以聽懂(吐字不清﹑說話快﹑異常的高調)。 讀書時不流暢(生澀﹑漏讀﹑隨便讀)。 在同一學年中, 特別不擅長理解文章的內容(不能抓住概要, 進行歸納)。 不擅長寫(寫的文章雜亂﹑難以判斷﹑誤字﹑漏字多)。 書寫文章時, 語法錯誤多。 根據以上專案對照孩子的行為, 進行評價:經常表現:2分;有時表現:1分;幾乎不表現:0分。 判定時, 將小項目得分按每個大項目進行合計, 8個大項目中, 2分以上的大項目在6個以上, 或2分以上的大項目即使是4﹑5個, 而總分在20分以上, 可以判斷為可疑學習障礙兒童。
學習障礙一 鑒別標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