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校不是少管所,也不是觀光地

如今, 日本的許多學校制訂了各種各樣的校規, 來規範和約束學生, 這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與舊時代相比, 現在的學校管理是松多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學校還恪守著一些“陳規舊俗”。 我的一個朋友的兒子, 還只是個中學生, 竟然因為學校管理太嚴, 像少管所, 而拒絕上學。 校規是為束縛學生而制定的嗎?

前些日子, 我在報紙上讀到這樣一則消息:一家人團結起來, 共同反對學校剃平頭的規定。 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學校校規的家長實在辛苦, 而在學校裡孤立無援的孩子更是進退兩難, 有的孩子競在鄰近畢業的時候退了學。

Advertisiment

與日本的學校相比, 美國的學校實在是很自由, 像是旅遊勝地。 只看課堂氣氛, 就知道美國的學校是自由快樂的天堂。

不光是課堂氣氛, 美國的學校還實行雙休制, 週六和周日休息兩天。 因此, 日本的小學生平均每年授課時間為246天, 而美國的小學生平均授課時間只有180天。 另外, 美國的學生不用受考試戰術的煎熬, 因此也就不用去上什麼輔導班。 而家長對這種“自由式教育法”似乎也沒有什麼意見, 因此, 美國的孩子們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美國孩子上了高中, 用在學開車、學做飯上的時間開始增多。 學習這些技能的時間不亞於學習數理化等主課的時間。 更有甚者, 學生在上課期間竟然可以練習開車,

Advertisiment
這在日本高中生看來, 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樣看來, 美國的學校的確是自由快樂的天堂。 但這種天堂式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又怎麼樣呢?結果不盡人意。 在美國, 不識字的年輕人急劇增長, 這已經成了令教育界頭疼的社會問題。 甚至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比如, 醫院裡掛著的“眼科”、“兒科”、“婦科”等指示牌, 由於一部分人看不懂文字, 只好又立起了示意圖板。

美國聯邦教育部的統計數字表明:全美國不識字的人大約有2300萬人, 從年齡層次上來看, 比率最高的是17歲, 占到了13%。 面對這種教育現狀, 美國的一些教育家開始呼籲教育危機, 並開始為尋找相應的對策而四處奔波。

的確, 美國兒童學習能力的下降與“自由式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Advertisiment
那麼日本又怎樣呢?與美國的“自由式教育”截然相反, 日本處於“教育過熱”狀態。 為應付考試而實行題海戰術的學校教育似乎無法滿足日本的學生, 課後參加各種輔導班已成了家常便飯。 這種教育過熱的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社會對孩子們的期望越來越高, 這就使得孩子們從小就背負了沉重的包袱, 致使本該擁有美好童年的孩子過早的進人大人世界, 成了“小大人”。 日本的教育現狀雖與美國截然不同, 但兩個極端帶來的後果都令人擔憂。

美國和日本的教育方式哪一種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這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 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 學校不是少管所,

Advertisiment
也不是觀光地。 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發揮兩種教育方式的長處, 建造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