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這5招,輕鬆度過寶寶第一個叛逆期

孩子又不聽話了, 叫他往東偏要往西, 這也不肯那也不行?還跟你對著幹?這個時候打一頓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寶寶長大進入叛逆期, 粑粑麻麻要使用新策略。

開始逆反是孩子的成長

在嬰兒時期, 你的寶貝並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是獨立的個體。 當孩子開始會爬, 他發現:噢, 原來我可以掌控自己和媽媽的距離!

從那個時候開始, 逐漸地, 他明白了原來他是獨立的, 他和媽媽是不同的, 他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

由此, 他的自我意識逐漸產生了。 這是孩子的一個進步。

逆反是嘗試表達自己意願 這個時候,
Advertisiment
媽媽往往會發現, 孩子經常說“不”, 或者是媽媽說東我非要往西, 我們不要覺得這是孩子的抵觸心理或者覺得孩子這是和父母對著幹。
其實, 他是在嘗試表達自己的意願呢。

原則: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和幼兒相處的一條重要原則是:不要以成人的角度去看孩子, 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給孩子立規矩並不表明我們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從體會和理解他的感受出發, 並且考慮到他們的發展特點, 也許比硬碰硬能更快、更好地達到我們的目標。

逆反初期應對策略

要求簡潔

很多父母有耐心給孩子講道理。 不過要注意的是:對於1~3歲的孩子, 我們可以講道理, 但要直入主題, 簡潔明瞭。

幼兒記不住那麼多, 也不能很好理解前後邏輯。

Advertisiment

舉個栗子:

1.打人

如果孩子打媽媽, 只要簡單地說:“不能打媽媽, 這樣會痛。 ”很多時候, 幼兒打人, 只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和別人接觸, 而且掌握不好力量。

所以還可以提供解決方案:“我知道你喜歡媽媽, 你可以輕輕地摸, 也可以輕輕地抱。 ”示範讓他知道正確的方式。

2.亂動東西

很多媽媽對孩子亂動東西很頭痛。 一方面要把東西收好;另一方面, 當發現孩子動了不該動的東西, 可以簡潔地說:“這個不是你的玩具。 你可以玩這個。 ”

給他一個替代品。 一次兩次也許沒有效果, 但是, 如果語氣比較堅定, 要求比較明確, 孩子還是很願意聽的。

遊戲或者引誘

立規矩執行起來太過死板, 引來孩子的一陣陣哭鬧, 這時候, 媽媽反而容易對自己的教育方法失去信心。

Advertisiment

其實, 不妨通過各種辦法, 讓孩子把事情做了就好。

舉個栗子:

1.不睡覺

大多數時候, 孩子對遊戲或者是角色扮演很感興趣, 用這樣的方法往往能順利達到我們的目的。

2.磨蹭不出門

父母要觀察孩子, 看他們最近這一段時間, 最喜歡什麼, 最感興趣什麼, 最喜歡做什麼事。 隨機應變, 一種辦法不靈, 再試另一種。

以退為進

在立規矩、讓孩子執行規矩的時候, 要注意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

孩子剛剛體會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 如果經常不讓他們表達, 會讓他們覺得憤怒, 從而爆發壞脾氣。

適當地讓孩子表達他們的意願, 給他們一些選擇, 讓他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這也是逐步培養獨立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開始。

Advertisiment

所以在對待孩子這個問題上, 可以採取有進有退的策略。 很多家長往往擔心:“我讓著孩子, 以後是不是就失去權威了?孩子是不是就不聽我的了?”

退讓絕不是無原則的退讓, 而是有前提的退讓。 通常在退讓的時候提出一個要求, 孩子一般不會得寸進尺。

舉個栗子:

鬧著看電視

一種辦法是強制關掉, 孩子頂多哇哇哭一陣, 堅持住次數多了, 他們也就知道底線, 也就不鬧了。

這種辦法適用於1~2歲幼兒。 另一種辦法是以退為進, 和孩子談條件。 我們的底線是電視不能多看, 只能看30分鐘或者一集。

但是, 如果孩子個性非常倔, 吃軟不吃硬, 強行關掉勢必會讓孩子哭很長時間, 大人的心情也不好。

這時, 可以退一步,

Advertisiment
允許再看一個短的片子, 但前提是:看完了自己去把電視關掉, 說話要算數。

逐步把他律轉換成自律, 對逐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有幫助, 這種方法適用於稍微大一些的孩子。

百試不爽的“謝謝”

在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或者不能做什麼事時, 可以先用謝謝堵住他的嘴。

舉個栗子:

1.故意搗亂

有位媽媽說, 孩子總是把整理好的衣服故意擼到地上, 跟他講道理也不聽, 罰站也沒用。 怎麼辦?

如果我們說:“哎喲, 衣服怎麼掉地上了?能不能幫媽媽撿起來, 謝謝!”

2.事先避免

從孩子會爬開始, 父母逐漸對孩子說不的次數增多, 不要碰這個, 不能到那裡去……

一方面, 要對孩子設立一定的界限;另一方面, 作為父母, 要有一定的預見性, 減少自己說不的次數。

比如,對於我們可以控制的環境,要儘量讓它變得更安全,把易碎的裝飾品收起來,如把電源插座蓋起來等等。

舉個栗子:

1.到處亂畫

1~2歲的時候,如果孩子要寫字畫畫,可以給他那種水可以洗掉痕跡的筆,這樣就不怕孩子在牆壁上亂畫。

2.順其自然

1~3歲的孩子喜歡每天固定的作息,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這一切讓孩子有安全感,做這些熟悉的事情讓他們有信心,有助於他們學習。

所以在這個階段,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多順著他們。

在這個階段,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瞭解到他們的發展特點,就不會生氣了。沒過多久,你們就自然度過了這個階段。

比如,對於我們可以控制的環境,要儘量讓它變得更安全,把易碎的裝飾品收起來,如把電源插座蓋起來等等。

舉個栗子:

1.到處亂畫

1~2歲的時候,如果孩子要寫字畫畫,可以給他那種水可以洗掉痕跡的筆,這樣就不怕孩子在牆壁上亂畫。

2.順其自然

1~3歲的孩子喜歡每天固定的作息,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這一切讓孩子有安全感,做這些熟悉的事情讓他們有信心,有助於他們學習。

所以在這個階段,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多順著他們。

在這個階段,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喜好。瞭解到他們的發展特點,就不會生氣了。沒過多久,你們就自然度過了這個階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