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會告訴孩子 生活有時也不是那麼美好

當孩子呱呱落地, 這個小生命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了。 大人們總是習慣把這個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帶給他們:太陽是明亮的, 花朵是美麗的, 家是溫暖美好的……小天使們就在這個由父母營造的幸福的天堂裡快樂地生活。 然而, 當他們漸漸長大, 不僅自己會看周圍的世界, 而且還會自己去想, 去思考、探索個究竟。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敏感得多, 大人的眼神、表情以及家裡的氛圍多少都會讓孩子隱約地感受到“美麗生活”背後的真實。 在孩子的理解範圍內向他們解釋事實遠比閉口不談好,

Advertisiment
讓他們明白這個世界總有很多的不如意, 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乖, 不夠好, 他就會超乎你想像地勇敢面對。

告訴孩子你不如意的理由

媽媽誤解:大人的事情, 小孩子不要摻和, 這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情景重播:小娟和丈夫在經濟上有了些困難, 從討論問題變成了爭吵, 為了不影響孩子, 他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可是還會偶爾傳出吼叫和怒駡聲。 這時候兒子小凱正膽戰心驚地注視著父母的房門。 一扇薄薄的門板並不是什麼都擋得住。 但是, 小娟從來不對爭吵做解釋, 這讓小凱開始疑神疑鬼, 有時候半夜也會悄悄爬起來, 去父母房間偷看他們是否還在一起。 小凱也變得不愛參與小夥伴們的遊戲了, 因為他要待在家裡守著父母。

Advertisiment
這種對父母無時無刻的“監視”讓小小的小凱筋疲力盡。

幼兒視角:擔心自己是父母爭吵的原因。

父母不開心或者生氣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當父母吵架時, 孩子會感到不安和內疚。 實際上, 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 卻還無法完全理解成人的世界, 對他們閉口不談爭吵的真相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猜疑。 孩子很有可能在他們小而簡單的世界裡尋找父母生氣或者難過的原因, 他們感到不安是因為覺得家庭遇到了威脅, 感到內疚是因為他們擔心這個家庭衝突是因為自己的表現不夠好, 在很多情況下, 孩子經常會認為自己是家庭衝突的原因。

在父母吵架的時候, 孩子無法在父母發動的內戰中保持中立和理性的判斷,

Advertisiment
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 當父母爭執時孩子往往會想到, 他們不願在一起了, 我也沒法和他們在一起了, 他們都不要我了。

不如這樣做:告訴孩子這不是他的錯。 如果做不到在孩子不發覺的情況下就解決問題, 那對孩子來說, 讓他知道父母之間有分歧或者問題需要協商和解決會比較好。

向孩子保證會依然愛他。 父母的爭吵會讓孩子擔心被拋棄而產生焦慮, 適當的保證可以讓孩子安心, 讓他知道父母有意見分歧, 但並不影響父母對他的感情。 所以在父母爭吵的時候, 還是要對孩子做出適當的保證, 保證對孩子的愛不會因為父母之間的爭吵而減少。

先讓孩子知道你的離開

Advertisiment

媽媽誤解:小孩子聽安排就行了, 有些事情讓他太早知道反而很麻煩。

情景重播:郭敏將要出差一個月, 可是5歲的女兒讓她十分頭疼, 因為女兒平常極其黏人。 如果告訴女兒自己將出門一個月, 那女兒一定會大哭大鬧。 為了省去這一幕, 她串通好丈夫, 臨走時說自己要去趟超市, 然後就這樣不辭而別了。 可是女兒在這一個月裡幾乎每晚都是哭著睡覺, 白天很多時候一個人站在門口。

幼兒視角:誤以為自己遭到拋棄。

母親的突然消失會讓孩子感到害怕、恐懼、焦急、煩躁, 而且這種“超市”的謊言能輕易地被拆穿, 換來的只能是日後孩子的疑慮和不信任。 提前告訴孩子, 雖然可能引起一時的哭鬧, 但是讓孩子在心理上有了一個準備。

Advertisiment
讓他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會感到害怕。

不如這樣做:應該坦誠地告知自己為了其他事情要與孩子分開以及對孩子的戀戀不捨, 讓孩子明白即使自己不在但對他的愛卻一點都不會減少。 而在離開以後可以給孩子打電話, 或者通過網路視頻等保持溝通, 在缺席的日子裡依然送去愛意。 父母平和而充滿愛意的聲音是對孩子焦慮情緒最好的撫慰。

幫助孩子接受現實

媽媽誤解:家裡遇到困難的時候, 承擔壓力的是大人而不是孩子。

情景重播:明仔的父母經過多年的爭吵過後終於決定離婚。 明仔突然覺得這半年來自己的努力和乖巧都白費了, 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學校爭強好勝, 甚至開始打架。

幼兒視角:對自己失望愧疚,對父母憤怒。

父母只是無休止地爭吵,卻從來不向孩子解釋,這很容易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怒氣,因為正是父母破壞了原本溫暖幸福的家庭。孩子還有可能對自己失望,甚至自暴自棄,因為自己無法挽留住父親或者母親。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憤怒,男孩往往會用攻擊性、破壞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如和別的孩子打架或毀壞物品;女孩子則可能變得抑鬱、膽怯或沮喪。

不如這樣做:別讓孩子感覺到孤獨和被遺棄。父母可以與孩子交談,討論自己對這段婚姻的態度,並對沒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而感到抱歉。這很重要。因為父母的沉默會讓孩子感受到孤獨和無助,以前的生活模式被打破,卻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以後會怎麼樣。同時也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例如跟他多見面等。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雙方對他的愛一點都不會減少,幫助孩子再次建立安全感和自信。

幼兒視角:對自己失望愧疚,對父母憤怒。

父母只是無休止地爭吵,卻從來不向孩子解釋,這很容易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怒氣,因為正是父母破壞了原本溫暖幸福的家庭。孩子還有可能對自己失望,甚至自暴自棄,因為自己無法挽留住父親或者母親。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憤怒,男孩往往會用攻擊性、破壞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如和別的孩子打架或毀壞物品;女孩子則可能變得抑鬱、膽怯或沮喪。

不如這樣做:別讓孩子感覺到孤獨和被遺棄。父母可以與孩子交談,討論自己對這段婚姻的態度,並對沒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而感到抱歉。這很重要。因為父母的沉默會讓孩子感受到孤獨和無助,以前的生活模式被打破,卻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以後會怎麼樣。同時也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例如跟他多見面等。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雙方對他的愛一點都不會減少,幫助孩子再次建立安全感和自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