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學會做孩子的知音

在許多人眼裡,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 往往是一種教導和聽話, 支配和服從的關係。 “聽話”, 可以說是家長對子女的道德要求。 孩子小的時候, 因為知識、能力和其它身心條件的限制, 心理上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大, 一般都甘願服從父母。

但孩子大一點之後, 一般就不怎麼“聽話”了, 也不那麼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誨了。 家長怎樣才能及時地、真正地幫助孩子成長呢?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父母應做孩子的知音, 多與孩子做心靈上的接觸。 做到:像體溫計, 準確測量出孩子情感的變化, 像清潔工, 隨時撣掉孩子心靈上的灰塵,

Advertisiment
像大夫, 及時治癒孩子心靈上的創傷, 像火種, 始終點燃孩子心頭的火炬。 父母只有做孩子的知音, 才能獲得子女對自己的充分信任, 才能有效地影響他們。 在這方面, 列寧的母親瑪麗亞·亞曆山德羅夫娜堪稱典範。

為了洞察孩子的心靈, 她不僅十分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 還特別注意抓住一切時機捕捉孩子心靈中的微小變化, 洞察他們內在的思想動機。 她觀察或參加孩子們的遊戲, 發現了孩子的自尊心、正義感和創造精神。 同時也發現了孩子性格上的一些缺點:情緒不穩定, 急躁和過於自信。 孩子長大了, 對某些問題經常發生爭論, 她總是注意並參與他們的爭論, 把握孩子的興趣、志向、理想和疑問。 瑪麗亞更尊重孩子的人格。

Advertisiment
他允許孩子參加大人的談話, 甚至鼓勵他們與大人辯論。 她深深懂得, 在與成人的談話和爭論中, 孩子可以學會思考, 提高邏輯思維的本領, 增長知識和才幹。 為了便於觀察孩子們的活動, 她甚至選擇了一個很不宜居住的房間, 但這房間的窗戶面向院子的花園, 可以隨時看到孩子們的玩耍與娛樂。 瑪麗亞是一位偉大的女姓, 是一個仁慈善良的母親和多才多藝的教育家。 她生了八個孩子, 其中有六個成為具有先進思想、為人類進步事業獻身的優秀戰士。 而這一切, 首先是由於她善於洞察孩子的心靈, 循循善誘進行教育的結果。

一些家長認為,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這其實也不難。

Advertisiment
要成為孩子的知音, 必須像魯迅先生教導的:“第一便是理解。 ……孩子的世界, 與成人截然不同, 倘不先行理解, 一味蠻做, 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為此, 父母不能當孩子的“命令者”, 也不能當孩子的奴僕。 要端正對孩子的態度, 善於運用情感的武器。 孩子大點之後, 獨立意識強了, 不那麼聽話了, 有時還會頂撞父母。 父母不能因此而討厭他們, 無休止地責備他們。 相反更應當關心他們, 體貼入徽平等相待, 和他們一起做遊戲, 耐心聽他們的意見, 分享他們的歡樂與苦惱、取得他們的信任。 他們才能打開心靈的窗扉, 傾訴滿腹的“秘密”。 這樣便可及時全面地瞭解孩子所想、所好、所為、所求……, 藉以溝通思想, 增進父母和子女的感情。

其次,

Advertisiment
父母平時接人待物應當誠實守信, 處處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可以信賴的, 值得尊敬的, 給子女做出榜樣。 日本的一位教育家, 十分強調家長的“背後形象, 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按照他的說法, 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 一般總是正面對著孩子的, 當不教育孩子而在從事工作和處理各種關係時, 就不一定面對孩子。 他把父母在不面對孩子的場合的形象稱為“背後形象”。 如果說, 父母的“當面形象”還有一點做假的話, 那麼“背後形象”通常都是真實地反映了父母的思想面貌。 而這種“背後形象”一且被孩子“看, 到, 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使他們感到你不再可以信賴。 假若父母的“背後形象”一再告訴孩子, 他們確實誠實守信, 是一位可以信賴的長者。
Advertisiment
那麼, 聲子很可能把心捧給你。 如果情況剛好相反, 就可能產生兩種結果, 或者你的孩子銀你學壞, 或者從此你就失去了少年子女的信任。 所以, 家長只有加強自我修養, 言行一致地向子女表明, 自己是高尚而可信的人, 才能真正成為積極引導自己孩子上進的知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