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需要的是體驗不是說教

我發現厚厚在觀察事物很多時候他都在用腦思考而缺乏感受, 所以只要老師和他在一起, 他就變成了“十萬個為什麼”, 開始不斷問問題, 你剛回答完這個, 下一個問題又出現了, 而且越解釋概念越多, 他的問題也越多, 到最後大家都變得很焦慮。 我決定改變方式, 用配對的方式幫他建立概念, 用做實驗的方式讓他自己去感受。

這天, 厚厚在工作插管。 他指著不同形狀的插管問我:“老師, 為什麼有這個樣子的, 還有這個樣子的啊?”我說:“它們的形狀不同。 ”他又指著問:“這是什麼形狀?”我拿出4個不同形狀的插管,

Advertisiment
擺在工作毯上, 說:“這是直管, 這是彎頭, 這是十字形, 這是丁字形。 ”然後我用三段式幫他建立概念, 他很快就掌握了。 他又問我:“為什麼這頭是粗的, 這頭是細的?”我說:“厚厚, 請觀察。 ”我左手拿起粗的, 右手拿起細的, 把它們套在一起, 然後我問厚厚:“你發現了什麼?”厚厚說:“一頭粗的, 一頭細的, 就可以套在一起了。 ”我說:“是的, 請你嘗試一下。 ”說完, 我退到旁邊觀察厚厚, 他不再問問題, 開始認真工作起來。

這天, 索老師在概念課上對水區做了介紹, 厚厚對水區的工作產生了興趣。 不一會兒, 他跑過來問我:“老師, 為什麼水會濺出來啊?”我把他帶到水區, 問:“你是怎麼操作的?”厚厚一手提起漏斗, 一手往裡舀水, 水漏到量杯裡濺了起來, 我明白了,

Advertisiment
於是對厚厚說:“請觀察。 ”我先把漏斗抬高往裡舀水, 再把漏斗放低在量杯沿兒上往裡舀水, 然後問厚厚:“你發現了什麼?”厚厚說:“(漏斗)高就會濺出來, 低就不會濺了。 ”我說:“是的, 請你嘗試一下。 ”厚厚嘗試了幾回, 滿足的笑了。

通過這幾個事例, 我總結了幾點:

1) 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幫他建立概念。

2) 用配對或做實驗的方式建立概念, 並讓孩子去感受。

3) 盡可能讓孩子多嘗試, 讓他安靜地感受和吸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