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需要父母,也需要朋友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 從生下來到進入幼稚園之前, 只面對一個缺少夥伴的環境。 雖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寵愛讓孩子並不缺少智慧、身體成長的條件, 但是這些家庭人員和孩子的關係並不是平等的。 這樣的成長體驗讓一些進入幼稚園、小學的孩子也喪失了交朋友、與人相處的能力, 產生“交際障礙”。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 父母應鼓勵孩子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朋友, 或者幫助他找些好朋友。

3歲後, 寶寶開始表現出對周圍環境中“他人”的興趣與關注。 幼兒期的寶寶開始踏入同伴行列。

Advertisiment
大多數寶寶喜歡與同伴一起玩, 迫切要求尋找小朋友, 並加入到其中去。 在於朋友們的交往中, 會促進寶寶的社會化發展。

·寶寶花很多時間與幼稚園的夥伴、鄰家同伴以及聚會中的玩伴一起遊戲。 雖然遊戲是一種不帶任何強制性的活動, 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在遊戲中可以隨心所欲, 他的行為必須受到遊戲規則的制約。 隨著遊戲從平行性轉向聯合性和合作性, 在遊戲中同伴關係也由比較疏鬆的撮合發展到比較協調和有規則的結合。

·從與同伴的交流中, 寶寶能獲得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資訊”, 從而調試其“自我評價”。 與同伴的遊戲也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自製力和自覺紀律, 這些活動, 都使寶寶的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

Advertisiment

·與同伴交往不僅能使寶寶理解對方的態度和願望, 而且能使寶寶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與朋友的合作、同伴之間的約束, 這正是寶寶體會與嘗試與他人在“互動”中傳達關愛的前提。

幼兒末期, 寶寶在與家庭以外的同伴進行交往中和其他社會行為中學到了許多新的行為方式, 並且養成了一套行為習慣。 這將使他們成年後能更好地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