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需要做智力測試嗎

什麼是智力測試, 我們通常所說的“智力測試”在廣義上指醫學領域中的“心理測試”, 由於嬰幼兒處在中樞神經系統和感知運動、語言發展迅速而逐漸完善和成熟的過程, 在不同年齡階段孩子認知活動的表現形式不完全相同, 也難以區分, 因此, 醫生對3歲以內的孩子的測試不稱智力測試, 而叫心理發育測試。 而發育量表正是針對於3歲以內嬰幼兒神經心理發育的測試。 也就是俗稱的“智力”。 它反映的是被測試孩子心理發育所達到的程度。 那麼, 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做“智力”測試呢?

孩子在3歲以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Advertisiment
為更早發現孩子在認知、運動、語言方面早期的發育情況, 更好的開發孩子智力潛能;那些從出生起因某種原因成為醫學上所稱的“高危兒”, 通過做心理測試, 即可以發現各種有害因素造成的輕微腦損傷, 成為觀察治療效果和反映康復程度的敏感指標, 又可以預防或減輕智力低下、腦癱等傷殘。 這樣的孩子是需要定期替孩子做心理測試的;由於有些家庭條件有限, 不能帶孩子定期上醫院做檢測, 那麼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孩子的言行來發現智力方面有沒有問題。 雖然您不可能像醫生那樣去熟知3歲前孩子神經心理發育的規律和特點, 但有一個通俗易記的口訣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一看二聽三抬頭,
Advertisiment
四撐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坐九扶站, 十扶走捏小物, 一歲說話會邁步, 兩歲跑跳上下樓, 吃飯坐盆會洗手, 三歲歌舞騎小車, 畫畫折紙搓泥球, 辨色數數認形狀, 待人接物有禮貌, 穿脫鞋襪和衣褲。 其中, 一、二、三、四、五……相對應的是月齡, 如果發現相對應月份的孩子與正常情況相差甚遠, 最穩妥的方法是帶孩子到兒童保健門診做定期體檢, 在醫生指導下定期做心理測試。

這裡要告訴父母的是, 測試的結果僅僅反映了孩子當時的情況, 僅為潛在能力大略的反映, 不能準確預測將來的智慧水準, 更不能認為這是固定不變的。 孩子的發育是不斷變化的, 其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代償性, 不能憑一兩次測試結果就輕易下結論。

Advertisiment
況且, 測試結果與測試人員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術水準, 以及受試孩子合作的程度均密切相關。 所以, 對於測試結果家長因以動態的眼光和積極客觀的態度來看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