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需要上藝術班嗎_孩子上藝術班的好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需要上藝術班嗎?有的人說孩子從娘胎裡就要開始聽胎教音樂了。 在父母沒有辦法為孩子提高完整的藝術教育的時候, 藝術班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藝術的成績不是立等可見的, 那麼, 孩子需要上藝術班嗎?

Advertisiment

其實與其說藝術班, 不如說是藝術學校或者是才藝教室, 也就是說他它其實只是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 而現在很多啟發孩子藝術興趣為名的民間藝術學校, 其實是以術科不洗為教學內容的一個補習班而已。

那麼, 到底有沒有必要上藝術班呢?我們都知道人的左腦是負責邏輯的, 右腦是負責藝術發展的, 如果右腦和左腦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均衡的狀態, 大腦的功能就會增加5-10倍, 這種現象也是可以在很多科學家身上得到驗證的, 比如說愛因斯坦摯愛科學和音樂,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李遠哲從小就收父親畫家李澤藩的教導,

Advertisiment
所以說科學與藝術其實是沒有太大不同的。

現在的觀點普遍認為, 嬰兒天生就是對音樂具有很高的靈敏度的, 4-5歲則是兒童啟蒙的一個最佳時期。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 還會主動且急切的去學習各種技能, 同時也喜歡模仿, 如果能夠善於引導這個能力, 孩子便能自然的學習藝術。

目前大部分的才藝教室是從4歲開始的, 主要是基於照顧孩子身體機能發展的一個考量, 因為這個事情的孩子開始大量的額使用肌肉, 而且也能夠聽懂大人們的指示。

所以說, 讓孩子親近藝術自然是越早越好的, 但是因為現在家長的工作是很繁忙的, 沒有很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去親近藝術,

Advertisiment
而且也缺乏這方面的專業技能, 所以很多的藝術、才藝教室就成為了爸爸媽媽們和孩子最大的寄託。

真的嗎?我來試著說一下什麼叫做“畫得好”吧。

大眾認為的畫得好, 其實是“畫得比較熟練”。 比如, 構圖比較符合美學定律, 形象較為接近模仿的物件。 總之, 就是看起來是“練過”的樣子。

而畫畫是什麼?是對現實的概括和模仿。 在此之上, 如果還有表達, 那就是佳作了。

概括和模仿是技藝的階段。 舉個例子, 讓各位對著自家孩子畫一個肖像, 你可能會覺得有點難, 不知如何下筆。 但讓你對著照片畫, 是不是覺得容易一些了?假如有個簡筆劃的畫家, 已經給你的孩子畫了一個卡通肖像, 你再照著畫, 是不是就更容易了?畫完一看, 喲,

Advertisiment
沒想到我畫的也不錯嘛。

從照片到簡筆劃, 這就是不斷概括的過程。 你看有些漫畫家畫的好像兒童畫, 比如高木直子, 但讓你把你家也那樣簡單畫出來, 不要去借鑒她的筆觸, 你卻無法做到。 因為人家不是不能畫複雜, 人家是經過提煉和改造的。 比如她透視關係你覺得好像跟照片不一樣, 那是因為她在表達這個房間時需要適當的變形。

你對著高木直子的漫畫可以臨摹的很好, 很多人就會覺得高木直子這種漫畫家“畫功一般”。 其實讓你完全自己畫一個, 你會發現你根本畫不出來。 人家只是表現形式簡單, 實際一點都不簡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