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都喜歡被表揚

孩子拿剪刀剪紙, 剛剪了兩下, 就拿給爸爸看。 爸爸說:“嗯, 不錯, 剪得好。 ”看著孩子特別開心, 爸爸原本想指出“如果能正確地握剪刀, 他的作品會剪得更好”。 可話還沒說, 就聽到孩子欣慰地說:“爸爸, 我最喜歡你表揚我了!”如此一來, 表揚還是指正?表揚的魔力到底有多大?父母真是很想知道。

表揚背後的大於號

感受到愛

希望被表揚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需求, 很多孩子因為爸爸媽媽的批評而覺得他們不愛自己了, 因為孩子會直觀地從父母的表揚中感受到對自己的在乎和愛。

自尊心得到滿足

當孩子做成一件自己認為不太容易的事時,

Advertisiment
他會很希望首先從父母那兒得到驗證。 爸爸媽媽的及時表揚和肯定, 無疑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滿足。

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

表揚可以説明孩子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和評價, 使孩子更樂於, 也更勇於探索和思考。

怎樣表揚才有效?

及時

孩子對因果關係的認識和大人不同, 對他們來講, 因與果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 對孩子的行為及時進行表揚, 才能強化孩子對事情的認識, 激勵作用才會更直接和明顯。 這就要求父母平時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 及時發現孩子值得表揚之處, 而非籠統地誇讚, 可以引導孩子更快地進步。

具體

“你真棒”是經常聽到表揚孩子的一句話, 但它並不是有效的表揚用語。

Advertisiment
例如, 孩子很認真地畫了一幅畫, 充滿期待地讓爸爸媽媽看。 這時, 如果父母表揚說“你真棒”或者“真漂亮”, 這對激勵孩子是起不了多大的幫助。 時間久了, 很可能讓孩子覺得大人只不過在敷衍。 如果能使用“色彩很豐富, 比例很恰當, 很有想像力”等語言來表揚孩子展示的那幅畫, 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滿足, 也更能幫助他在繪畫方面取得進步。

肯定主觀實現的行為

“你真聰明”之類的話很多家長喜歡說, 但這並不是表揚, 而且早有研究證明它的副作用更大。 真正有效的表揚, 應該是針對孩子本身做出的努力, 例如表揚孩子做事努力, 遇到問題想辦法, 或者是不著急、堅強等需要主觀付出的行為, 這會幫助孩子更好地具備這些品質。

Advertisiment

失敗時, 別忘記表揚

有時, 孩子努力做了但結果並不是如期完成。 這時, 父母可以對孩子在努力完成事情的某個環節有所進步而加以表揚, 同時耐心地告訴他, 再多努力一次或許下次就做到了。 受挫時的表揚能讓孩子正確認識失敗, 培養堅韌的品質, 因此比成功時的表揚更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