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遲遲不開口,是語言障礙嗎?

林林到了該說話的年齡, 卻遲遲不開口, 爸爸媽媽也不怎麼著急, 因為聽長輩們說孩子說話有早有晚, 沒關係, 平時老人們常說“貴人語遲”。 那麼, 孩子在到了該開口的年紀卻還是不說話到底該不該重視呢?

專家說:

經常能碰到因為這種觀點而耽誤了語言障礙治療的孩子。

孩子慢慢長大, 他的語言能力逐漸發展起來了:從說一個簡單的詞語發展到能說一句話表達自己的需求。 但有些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很慢, 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別人說話。 如果發現這種狀態, 爸媽要馬上帶他去醫院做檢查。

類型

Advertisiment

表達性障礙

寶寶不能用正常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想法, 這種障礙就是表達性語言障礙。

接受性障礙

寶寶不能理解他人通過語言傳遞的訊息, 這種障礙就是接受性語言障礙。

產生原因

中樞神經受損

寶寶中樞神經受到損害導致語言發展障礙, 被稱為“失語症”。 寶寶患有失語症, 他就沒有使用語言的能力, 不能說話也不能寫字, 別人說話也聽不懂。 但是他的智力發育是正常的, 沒有受到中樞神經受損的影響。

大腦外傷的影響

有的寶寶存在語言障礙是大腦外傷引起的。 如果大腦中掌管語言能力的區域受傷, 那麼也會導致寶寶的語言能力出現障礙, 無法與他人溝通。

家族遺傳影響

語言障礙也會受到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大概有兩成到四成的語言障礙兒童有家族病史, 家族中長輩中有人存在語言發展障礙。

如何改善

及時就醫確診

如果發現寶寶的語言發展存在問題, 父母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 由醫生來判斷孩子究竟哪裡出了問題:是聽力受損, 是發育遲緩, 還是語言障礙。

積極配合治療

假如寶寶真的是大腦神經受損導致的語言發展障礙, 古墓要積極配合醫生對寶寶的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寶寶說話。 經常和寶寶說話有助於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讓他學會一些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也能理解他人在說什麼。

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父母和寶寶說話, 要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 並且不停的重複,

Advertisiment
方便寶寶理解。 如果條件允許, 父母在和寶寶說話時可以邊說邊寫(畫), 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寶寶理解父母在說什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