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孩子越早使用筷子越好嗎

有的父母認為, 幼兒應從小養成使用筷子的習慣, 而且越早越好, 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育。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我們知道, 使用筷子是手部的精細協調動作。 大腦控制手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 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 有助于大腦的發育。 可見, 手的功能訓練可促進大腦的發育。

但是, 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 需要牽動多個關節, 有多塊肌肉參加。 它不僅是5個手指的簡單屈伸動作, 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加, 完成這一動作是相當復雜的。 如果孩子的年齡偏小, 如2周歲左右, 此時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
Advertisiment
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 手動作的訓練雖然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但也要以大腦發育至一定水平為前提, 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應有一定的限度。 而其他對孩子的智能訓練也一樣, 要遵循兒童大腦發育的客觀規律。

一般情況下, 孩子可以從3~4歲起練習使用筷子吃飯。 如果過早逼孩子用筷子, 由于手的動作還未發育完好, 不但學習起來困難, 還可能會因為動作不協調把飯碗弄翻, 飯菜弄撒。 如果此時父母不夠耐心, 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責罵孩子, 甚至大打出手, 反而弄巧成拙, 挫傷孩子自己進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