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孩子說謊話與想像的區別

孩子們好像用了魔棍一樣, 他們往往隨心所欲地改變現實。 他們時常不自覺地撒謊, 還胡編亂造。


對於小不點兒來說, 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 當他要改變或否認現實時, 那是因為他希望現實按著他的意願變過來。 從2歲起, 他就會拿著一隻空杯子假裝喝桔子汁。 3歲到4歲, 這是以想像為伴的年齡, 也是想像生活的頂峰, 以後, 他將進幼稚園, 在那裡會遇到許多夥伴, 而且還可以使他的夢想具體化。 他要在類似講的故事那樣的生活中一直到6歲, 或者更大一些。 “長毛絨玩具鴨打碎了花瓶”, “洋娃娃吃掉了巧克力”,

Advertisiment
這並不是在撒謊, 這是孩子和玩具打成一片, 孩子讓玩具說出他所要做的, 對像是活生生的。 各種動物是他的天地, 孩子需要這樣的想像世界以培養他的個性。 因此我們不能把必要的發展階段所發生的事情都稱之為謊言。 在這種情況下, 就應當和孩子一起遊戲, 然後告訴他洋娃娃是不會吃東西的。 和孩子一起玩耍會發展你給予他的信任, 漸漸地會幫助他對現實和想像加以區別。


大部分7歲到8歲的孩子都懂得什麼叫說謊。 對他們來說, 有兩種謊言。 一種謊言並不嚴重, 它只是避免使情況複雜化, 只想把什麼都弄得井然有序;或者處境尷尬時, 說個謊擺脫它。 另一種謊言就比較嚴重, 一般來說, 它用來對付父母老師或比他年齡大的人。

Advertisiment
專家認為孩子以下意識的自我為中心, 非常自然地要根據他的意願來改變現實, 而且對真實性的價值也一無所知。 9歲的小莉訴說她胃痛, 可她母親看到她憂傷的神情時猶豫不決。
到底要不要去叫醫生呢?實際上, 小莉就想和媽媽呆在家裡。 7歲的德強總是突然“心疼”, 而且“蠅子在眼前飛來飛去”, 其實這是因為他不想吃他不喜歡吃的那種蔬菜。 8歲的小華說她忘了帶筆記本, 接著第二天又說她丟了。 這樣說謊, 是因為怕受罰。 13歲的王敏因為父母離異, 就對他的同學說他父親在周遊全世界。 實際上, 他的父親非常喜歡飛機, 星期天常常帶他到機場去。 王敏在這種情況下撒謊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身價,
Advertisiment
吸引別人對他注意。
孩子們撒謊有時也是為了擺佈大人, 當他們覺得老得受制於人而不痛快時, 他們就要體會一下權力的滋味。 有時候, 大人對孩子們太不審慎也會迫使孩子撒謊。 因此, 父母們應當尊重孩子們自己的秘密園地, 因為孩子也會出於羞恥心, 出於懼怕或是出於嬉笑而說假話。


對付撒謊的態度不要採取高壓手段或是一頓倫理教訓。 這樣做會讓他喪失自尊。


如果代之以對話, 緊張情緒就會消失, 而且孩子也不再需要求助於謊言來吸引人們對他的注意。 讓他自己說“我錯了, 我犯了一個錯誤”。 要有勇氣道歉, 鼓勵孩子不要弄虛作假。 不管怎麼說, 孩子的一個謊話沒有什麼大不了。 孩子之所以說假話, 那是因為他需要被人寬慰。

Advertisiment
只要對他說“我愛你”就是最好的辦法, 可以使他在做了蠢事以後, 自己說出真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