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說謊暴揍管不管用?

最近, 我爸不相信我, 總說我說謊, 我說我沒有, 我爸就說, “明明就有, 還不承認!”, 然後就扁我, 之後如果我還是說我沒有, 他又會扁我一頓, 我只好說:“是我說謊, 對不起!”我想不這樣說, 等一下又會被扁。 結果他卻說:“你早一點承認就好了!”我都不知該怎麼辦了, 請老師幫幫我。

親子之間, 面對“說謊”這件事, 常演出類似的情節。 只是, 出手可能比較輕, 或者換成大聲威嚇, 也許是罰站、剝奪權利, 就是要讓孩子瞭解, 說謊之路不可行。

我們試著站在爸爸的角度看這件事, 爸爸的脾氣一來, 就希望孩子按照爸爸自己的期待認錯。

Advertisiment
孩子辯駁, 更引起了爸爸的火氣, 火氣一冒, 理性討論的空間就少了, 便出手教訓。 所以答案只剩兩個, 一個是“說謊”的罪名, 一個就是現成的挨揍。 然而, 我們認定的說謊, 跟孩子認定的說謊, 常有認知上的差異。 就以這位年輕人的事為例, 爸爸和他的認知差異明顯, 就算是成人如我, 我也不覺得年輕人說謊。

當家長情緒來了, 想法就容易落於絕對。 太過絕對的二分, 很難容許中間的灰色地帶, 然而, 這世上大部分的事, 常常就處在灰色地帶。 比較理性的看法, 常常是每個人各有幾分道理, 然後, 用這幾分道理來論輸贏, 常不如用理解與信賴, 更容易解決問題。

之前我跟孩子們上課的時候, 常會提到, 當我們發現自己情緒來了,

Advertisiment
最好是先處理我們自己的情緒, 冷靜才好辦事。 盛怒下講話, 常引來更多憤怒, 或者直接把對方的嘴堵住, 皆不易成事。

如果孩子不承認自己說謊, 就會繼續被打。 很諷刺的, 他心中的“承認”, 對他自己而言, 正是說謊。 爸爸憤怒的結果, 從某個角度看, 就是逼自己的孩子說謊

有經驗的老師、父母就知道, 爸爸如此的處理方式, 正可能讓孩子慢慢學會以謊圓謊。 小學以上的孩子, 心智理論能力夠了, 就會開始“避重就輕”“報喜不報憂”, 青春期的孩子, 更是善於此道。

對孩子說謊, 先多方收集訊息, 讓模糊空間變少。 如果只能聽孩子說, 那就盡可能讓孩子暢所欲言, 別太快評論。 讓孩子練習為自己抗辯, 或者好好整理對自己有利的觀點,

Advertisiment
這是在社會生存的重要能力。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 孩子覺得自己該講的話, 都能表達出來, 比較不會覺得委屈, 情緒會比較穩定。

說實在話, 良好的傾聽能讓一個人說得越多, 情緒越穩定, 越容易卸下心防, 更貼近真相。 專心聽孩子說話, 也更能找出其中不一致的地方, 或者父母需要協助解決的問題。 有時候, 我們得幫孩子想, 是什麼原因讓他要用說謊來處理?是親子之間的信賴產生問題?或者有什麼難言之隱?

如果說真話對一個人沒壞處, 他為什麼要說謊?孩子有時對家長隱瞞, 是不希望家長憂心, 或是誤以為自己有能力處理。 或者, 是不相信父母, 也許父母曾經出手處理, 但越處理越糟。

然後, 我們也得自我反省, 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常說善意的謊言?跟孩子講一套,

Advertisiment
自己社交的時候又說一套?或是, 常說話不算話?

有時候我們要想, 用說謊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 電視上的大人可能也常使用, 運用得巧妙, 甚至可能被稱為說話的藝術。 但是, 有時這樣的方法, 被揭穿之後, 會引來更嚴重的撻伐。 除了說謊, 我們是否教育了孩子, 更好的解決方法?

此外, 一個人說謊, 有時候是因為不敢面對別人, 有時候是不敢面對自己。 那麼, 如何面對自己, 像是自己的失望、挫折, 對身為父母的我們, 更是責無旁貸的教育工作。

把說謊這個議題如此拓展, 就不只是“要求孩子說實話, 不說就處罰”, 這麼簡單的邏輯了。 這牽涉到深度的對話與陪伴, 像是傾聽、同理、澄清、自我揭露、討論……父母越懂得面對自己,

Advertisiment
才越有能力面對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