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認生不用怕!教會孩子這些!

寶寶從開始生下來對一切環境就很陌生, 所以經常苦鬧。 家長本以為這是因為孩子還小, 長大一點就好了。 但是, 隨著孩子的長大, 認生、愛哭鬧的問題還是改不掉。 每次帶寶寶去朋友家因為孩子認生的問題總是很尷尬, 那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

認生, 不奇怪

幾乎每個寶寶在一段時期都會經歷這個所謂的“認生期”, 德國的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博士曾經說過:“寶寶的認生期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 很可能在一夜之間, 認生期就到來。 ”

寶寶認生是他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 寶寶可能會變得很粘人,

Advertisiment
只要碰到新面孔(哪怕是熟悉的人), 他就會感到焦慮不安, 如果有陌生人突然接近他, 寶寶也可能還會哭起來。 所以, 媽媽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 不用感到奇怪, 這是寶寶正常的表現。

寶寶認生主要是由於他的心理發育所導致

大部分孩子的認生期開始於八個月大的時候, 所以人們也把這個時期稱為“8月之恐懼”。 而到了12個月大的時候, 這種現象基本上會消失, 但是也有些孩子會將它持續到三歲。 孩子在這個期間認生, 其實是他們心理發育的表現。

0~8個月, 對寶寶來說看不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也包括爸爸媽媽和陌生人。 也就是說沒有熟悉或陌生的概念, 也沒有認生反應。 雖然有時候寶寶可以通過聲音和氣味識別媽媽,

Advertisiment
但是更多的時候只要有人照顧他就行了, 至於這個人是誰, 小寶寶無所謂, 他只是不想一個人待著。

8~12個月, 寶寶開始進入“聯繫期”, 他開始和某些讓他印象深刻的人建立起聯繫, 通常這些人是媽媽和爸爸, 或者是在寶寶餓了、困了或害怕的時候, 可以求助的人。 專家解釋說說:“認生是一個標誌, 說明孩子開始建立與某些具體的人的聯繫。 ”所以當寶寶意識到媽媽不在房間裡時, 便會大聲喊她, 是因為他需要媽媽的陪伴。 而且此時孩子能夠從長相、聲音將其他的人從他們的“連絡人”中區分出來, 並用一種小心翼翼的、保持一定距離的態度對待他們。

解決寶寶認生問題的妙招

解決辦法一:加強戶外鍛煉

所謂戶外鍛煉其實就是讓家人多到寶寶到戶外去,

Advertisiment
這樣能夠幫助開拓寶寶的視野, 幫助寶寶接觸到更多有趣的事物和陌生人。 而且家長最好就是可以抱著寶寶主動去跟陌生人打招呼或聊天,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可以感覺到這個陌生人是友好的, 並不會傷害他。

解決辦法二:保持樂觀的態度

很多父母一發現寶寶認生可能會顯得很焦急, 越想讓寶寶去跟人打招呼, 但是這樣反而是不好的。 父母應該保持一種樂觀的態度, 發現寶寶認生的時候要慢慢給他引導, 而且要儘量溫柔一點, 讓寶寶可以從你說話的口氣中尋找到安全感, 這樣他才不會更加害怕。

解決辦法三:給寶寶安全感

當媽媽發現寶寶認生, 害怕或大哭的時候一定要趕緊讓寶寶回到一個安全的環境裡,

Advertisiment
如抱到自己懷裡或是放到嬰兒車裡。 當孩子認生害怕的時候, 千萬不要勉強或是強迫寶寶去跟陌生人親熱, 這樣的話會更加讓寶寶感到不安, 會以為媽媽不要他了。

解決辦法四:轉移寶寶注意力, 慢慢接近

想要接近寶寶, 而寶寶又認生的話, 可以慢慢轉移他的注意力, 如拿著他喜歡或是熟悉的環境吸引他, 這樣會更好的緩解他認生的恐懼心理, 讓人更加容易接近。

解決辦法五:組織家庭聯誼活動

媽媽可以經常帶著寶寶到別人家去做客, 也可以邀請一些請朋好友到家裡來做, 這樣寶寶接觸的人多了, 也不會很認生。 而且最好就是到家庭裡有相同年齡的小朋友, 因為同齡人之間會更好溝通,

Advertisiment
而且也能夠讓寶寶漸漸的習慣這樣一種溝通, 有助提升寶寶的交際能力。

解決辦法六:及時安撫寶寶

寶寶認生的時候不要試圖去跟他解釋或講道理, 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是不會去聽你的任何解釋的, 所以最好就是及時的安撫他, 讓寶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感覺到安全, 這個也是讓寶寶最快恢復到常態的辦法。

家長要如何對待寶寶認生期?

1、少批評

年幼寶寶大多以大人的看法產生自我認識,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情感要保持穩定, 避免忽冷忽熱, 也不要將你的不良情緒發洩到小寶寶身上。 尤其不能以“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孩子。 寶寶有了安全感自然會更大膽地去接觸陌生的人和環境。

2、少包辦

包辦溺愛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對一些事物形成膽怯心理。因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放任自由,多鼓勵孩子大膽一點去探索他感到有趣的事物,“媽媽看著你,不怕”多給他一些“強心劑”能夠讓寶寶克服膽怯的心理。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挑戰與鍛煉,在生活中讓寶寶多幫忙參與,培養他的獨立性。

3、前期鍛煉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有意識地帶孩子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孩子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

2、少包辦

包辦溺愛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對一些事物形成膽怯心理。因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放任自由,多鼓勵孩子大膽一點去探索他感到有趣的事物,“媽媽看著你,不怕”多給他一些“強心劑”能夠讓寶寶克服膽怯的心理。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挑戰與鍛煉,在生活中讓寶寶多幫忙參與,培養他的獨立性。

3、前期鍛煉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有意識地帶孩子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孩子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