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被潑了牛奶後發生的事情......

在這個超市的收銀台前, 大家都在有秩序的排隊等待結帳, 一個推著購物車的小男孩排在一名男子後面, 他不停的用購物車撞男子的腿, 這讓男子非常生氣。

他已經與男孩的媽媽溝通過, 希望她能夠管束自己的孩子, 但是她只是站在那裡, 任由孩子繼續調皮。

男子忍無可忍, 從小男孩的購物車內拿起一瓶牛奶

打開牛奶後, 直接淋在了小男孩在頭上

小男孩被嚇壞後大哭, 媽媽這才將孩子抱起來……

孩子是純潔的天使, 需要大人的引導, 積極的教育方式對他們來說更加有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古人雲:“其身正,

Advertisiment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接觸就是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

1、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是父母給的。

嬰幼兒認識世界是依靠看、聽、觸、嗅、味等手段。 嬰幼兒出生後看得最多的是父母的活動, 聽得最多的是父母的語言。 雖然他們還沒有語言, 但父母的言行已印刻在他們的大腦裡, 模仿是幼兒的天性, 他們在模仿大人的言行中逐漸長大, 影響著將來的發展。 從教育角度看, 小孩很多行為, 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2、孩子最早的習慣是父母養成的。

習慣影響人的一生, 好的習慣幫助人健康成長, 壞的習慣妨礙人的發展。 拿破崙說:"一個孩子行為舉止的好壞完全取決於他的父母。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行為最初受父母左右, 在父母對事物“對”或“錯”的評判標準中, 孩子的言行會朝著父母認為“對”的方面發展, 久而久之, 並形成了性格。 童年時期養成的習慣往往影響終身。

3、孩子最早認識社會是父母引領的。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 社會上發生的事、鄰里之間發生的事、單位中發生的事, 父母天天在處理, 天天在議論。 父母的分析、判斷、處世方式時刻影響著小孩, 從嬰幼開始耳濡目染, 長大後, 或模仿、或借鑒、或發展, 從小孩的身上, 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 父母遇事發脾氣、罵人, 小孩遇事也會發脾氣、罵人;父母經常關心、幫助別人, 小孩往往也有一顆關愛之心。

所以, 親愛的粑粑麻麻們, “養不教,

Advertisiment
父之過”請務必謹記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