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自我反省能力培養

孩子自我反省

典型案例:

姑姑送給童童兩條美麗的小金魚。 童童十分喜歡, 把魚兒放在玻璃缸裡, 看它們在水中自由地暢遊。 有一天, 童童突發奇想, 把金魚從水中撈出來, 丟在地板上。 看到金魚不停甩動尾巴, 童童覺得很好玩。

“童童, 你怎麼這麼殘忍!魚會幹死的, 趕快把它們放回水裡去。 ”媽媽看到這一情景, 大聲呵斥童童。 童童無動於衷, 對媽媽的呵斥置若罔聞。 這時, 外婆走過來說:“童童, 如果你口渴時不給你水喝, 你會怎樣呢?”

“我會很難受。 ”童童有過口渴難耐的經歷, 便不假思索地說。

“是啊, 沒水喝很難受,

Advertisiment
可你把魚從水裡抓出來丟到地上, 讓它們沒水喝, 你說它們難不難受啊?而且, 魚是水生動物, 比人類更需要水, 一旦離開水, 會很快死的。 它們拼命甩動尾巴, 是因為它們太難受了。 ”外婆開導童童。

童童不作聲了。 沉思了片刻, 童童對外婆說:“我錯了, 我以後再不把金魚丟到地上玩了。 ”

分析: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面對童童的錯誤, 媽媽一味責駡的教育方法一點都不奏效, 而外婆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就能引導童童自我反省, 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判斷,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自我反省的能力是人們一種內在人格智力, 是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不斷進步的前提條件。 對成人而言, 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 就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Advertisiment
自尊、自律, 有計劃地規劃人生。 遇到困難和挫折時, 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 積極進取, 度過一次次難關, 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幼兒時期, 孩子尚未形成完備的自我意識, 自我反省的內在人格智力還處於萌芽階段, 因此需要家長正確引導,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家長不妨借鑒以下幾點:

不直接對孩子的錯誤橫加指責

當孩子做錯事時, 家長不要一味給予斥責, 這樣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對家長產生抵觸情緒, 使孩子內在智力的發展受到限制。 這時, 家長可採用冷靜的態度, 從側面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 明辨自己的過失。 上例中的童童在外婆的引導下, 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了反省,

Advertisiment
最終認識到錯誤。

讓幼兒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

孩子做錯了事, 許多家長常常替孩子去承擔犯錯的後果, 使孩子覺得做錯了也沒關係, 喪失責任心, 不利於培養其自我反省的能力, 使他以後容易再犯類似的錯誤。 所以, 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犯錯的後果, 讓孩子明白, 一旦犯錯, 將會造成不良甚至嚴重的後果。 如童童把金魚從水中抓出丟到地板上玩, 要讓童童意識到金魚的死很可惜, 金魚缸將是空空的了, 而這些都源於自己的錯誤行為, 自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重視負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應

給孩子灌輸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 可塑造其美好的心靈, 而讓孩子體驗羞愧、內疚等負面道德情感也會使其受益匪淺,

Advertisiment
而且羞愧、內疚等負面道德情感與正面情感相比, 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促使他不斷自我反省, 區分好壞、是非、對錯和美醜, 改正錯誤。

因此, 當孩子犯錯時, 應讓他懂得羞愧和內疚。 如孩子做錯事, 家長可直接平靜指出錯誤所在, 促使孩子自我反省, 激發起他的羞愧感和內疚感, 以後不再犯此類錯誤。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6個月嬰兒的認知能力培養?

    1.認生對陌生人開始躲避,將臉撲向母親懷中,害怕或者哭鬧。怕醫生、護士和保育人員,也怕新來的保姆。但是能記得不在一起的熟人,如爺爺、奶奶及有來往的親朋。2.以哭表示反抗4個月之前嬰兒從不能察覺消失了... [詳細答案]

  • 1回答

    七個月嬰兒的認知能力培養?

    1.認識第一個身體部位大人與嬰兒對坐,先指住自己的鼻子說“鼻子”,然後把住嬰兒的小手指她的鼻子說“鼻子”。每天重複1—2次,經過7—10天的訓練,當大人再說“鼻子”時,寶寶會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這時... [詳細答案]

  • 1回答

    九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培養?

    1.認圖識物給小兒看各種物品及識圖卡片、識字卡,卡片最好是單一的圖,圖像要清晰,色彩要鮮豔,主要教小兒指認動物、人物、物品等。第一次可用一個水果名配上同樣一張水果圖,使孩子理解圖是代表物。認識幾張圖... [詳細答案]

  • 1回答

    10個月嬰兒認知能力培養怎麼做?

    1.用食指表示1歲當大人問寶寶“你幾歲了”時,母親教他豎起食指表示自己1歲。幾次之後,寶寶會豎起食指表示1,如“你要幾塊餅乾”,他會豎起食指,表示要1塊。母親只給他一塊,讓他鞏固對“1”的認識。2.... [詳細答案]

  • 1回答

    早教對孩子能力培養有幫助嗎?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報

    有幫助的,早教很有必要,有條件一定要報。兒童教育目的是讓7歲前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能力、表達力、判斷能力、記憶力、空間感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藝術修養、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獲得巨大進步。推薦你可以給孩子報...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