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自卑背後都有這種父母 你會是其中一員嗎?

育兒知識說, 我們不想讓孩子成為熊孩子, 但也不能讓孩子成為慫孩子啊!恐懼的產生有一定的誘因, 與寶寶年齡、認知能力、看護方式及家庭關係有關。

 

導致孩子恐懼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關係不和諧, 尤其是夫妻教育方式不一致。
教育方式不一致的家庭經常發生爭吵, 導致寶爸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 焦慮會讓孩子緊張, 從而影響孩子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
即便是新生兒, 對情緒的感知也是非常敏感的, 媽媽焦慮時, 懷裡的寶寶會哭鬧不安, 甚至拒絕吃母乳, 所以和諧、一致的家庭關係可以減少寶寶的緊張和恐懼。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自卑心理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的性格受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影響, 總結起來有以下這幾種特徵的父母容易讓孩子自卑、膽小。
1、經常吵架的家長
你可以想像一個從小長大就一直看著自己的父母在吵架打架離婚複合中度過的孩子的心靈是如何的脆弱。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都會覺得自己父母非常的自私, 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甚至在別人詢問和嘲笑中度過整個童年, 感覺自己心靈受到嚴重打擊, 麻木的看著他們, 內向自卑不愛說話心理膽小。
2、經常恐嚇孩子
恐嚇是一種精神暴力。 人在被恐嚇、被威脅後, 內心會充滿憤怒, 會有一種反抗的欲望, 即使暫時懾服於恐嚇者的威壓,
Advertisiment
也只會被動地服從。 長久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膽子也會變小, 做事畏畏縮縮, 害怕再被呵斥。 或者是有錯不承認, 甚至用翹課、離家出走來與父母對抗, 變得越來越叛逆。
3、經常哭窮的家長
對孩子節儉摳門的媽媽經常見, 每每看到這種情景心裡會有點難過, 在麵包店看見一個媽媽就花三塊錢買個最便宜的麵包, 旁邊的小女孩對櫃檯裡的蛋糕渴望的眼神一直都記得, 在多花10塊錢買塊小蛋糕你也買得起不是嗎, 對自己女兒何必這麼摳?
當孩子想買東西的時候, 家長總是用“沒錢不買”老搪塞孩子, 看起來這句話是很萬用, 但是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家真的很窮, 壓抑了自己的正常需求, 也在同齡人之間感到卑微和抬不起頭。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