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總被欺負?一點有趣的心理學小竅門即可改變

在別人面前不愛表現, 比如大人讓他們表演跳舞就顯得很緊張;

怕大聲, 稍微大一點的響聲就能把他們嚇一跳;

怕黑, 尤其是黑暗的房間、廁所不敢進入;

在陌生的環境下顯得拘謹, 到親戚家作客時喜歡待在大人身邊, 不敢跟其他小朋友玩……

叮噹小朋友在大人眼裡也是個非常膽小的孩子, 他的膽小讓媽媽頭痛又心疼。 他在學校很少講話, 不敢和小同學、老師們交流。 經常喜歡一個人獨自安靜地活動, 極少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玩耍。 動不動就哭, 時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不敢還手也不敢跑。 在家不敢一個人睡覺。

Advertisiment

叮噹媽媽愁懷了, 孩子膽小得有點離譜了, 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長。 慶倖的是, 才剛一個月, 叮噹就把經常打他的小同學唬住了。 這個讓人欣慰的結果, 叮噹媽媽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幼兒說總結了三步驟:

第一步, 給孩子建立底氣

叮噹從小瘦弱, 再加上膽小, 經常被大塊頭的同學欺負不足為奇。 叮噹媽媽在幼兒說的建議下給孩子上了個跆拳道班。 根據幼兒期的孩子對教師、教練等權威型的群體有強烈認同感的特點, 叮噹媽媽請求跆拳道班的教練對孩子做了這樣一件事:

教練把叮噹單獨叫到面前, 跟抵著頭、拽著衣角顯得緊張不安的叮噹說:“一個合格的跆拳道運動員應該是無畏的,

Advertisiment
我第一眼看見你的時候, 你寬寬的額頭告訴我, 你以後一定是個非常勇敢的跆拳道運動員!”

小叮噹抬起頭, 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沒人知道, 他內心勇敢的小種子已經悄悄地開始發芽。

後來, 班主任將叮噹的一件小趣事告訴媽媽, 媽媽差點激動得掉淚。

老師說, 大塊頭小朋友又一次把叮噹攔住了, 叮噹一開始露出害怕的表情, 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麼握緊了拳頭朝對方大吼:“我是個勇敢的跆拳道運動員, 你敢再欺負我, 我就不客氣了!”

大塊頭小男孩一開始愣了愣, 接著露出了猶豫和不安, 最終大塊頭被叮噹的氣勢嚇到了, 灰溜溜地跑掉了。

第二步, 堅定孩子的勇敢

保護弱小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 孩子們也不例外。 為了堅定叮噹的勇敢,

Advertisiment
叮噹媽媽經常在孩子面前示弱。

某次媽媽帶著叮噹逛街遇見前面商店櫥窗裡裝扮怪異的塑膠模特, 繼而故意露出驚恐狀:“救命呀, 前面有個可怕的怪人, 我不敢過去, 勇敢的叮噹能帶媽媽過去嗎?”

叮噹挺胸抬頭, 揚起嘴角笑了, 他滿臉自信地牽著媽媽的手:“不怕的, 有勇敢的跆拳道運動員在這裡, 我帶你過去吧!”

像一隻鬥志昂揚的小公雞, 就這樣牽著媽媽從怪異的塑膠模特面前經過了。

“媽媽, 你看, 我是不是很勇敢?”叮噹迫不及待地問。

“謝謝你, 勇敢的跆拳道運動員小叮噹, 有你在, 媽媽就不怕了。 ”

“膽小”的媽媽還經常不敢上廁所、不敢進黑暗的房間、不敢一個人逛超市、不敢買菜……好在有勇敢的小叮噹在呢。

Advertisiment

第三步, 提醒進步

“你記不記得以前大塊頭欺負你的時候, 你只是哭, 現在他再也不敢欺負你了, 因為你現在是個勇敢的跆拳道運動員叮噹了, 媽媽很自豪”;

“你以前不敢一個人進黑房間, 現在再也不怕了, 你變得非常勇敢”……

回憶對比的暗示, 讓孩子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結論——我真的變得勇敢了, 爸媽也是這樣認為呢!實際上這種方法在心理學上叫“陽性強化法”, 當孩子在擺脫膽小取得進步時, 及時稱讚鼓勵能讓孩子的勇敢行為得到強化, 孩子就會進一步強化出現勇敢行為的頻率。

讓孩子擺脫膽小最忌諱的方法:強迫跟陌生人交往

有人說, 孩子膽小, 那就讓孩子多跟陌生人接觸, 讓他們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會變得勇敢。

Advertisiment
這種做法有點殘忍, 並且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適用, 遺憾的是大多數情況下會讓膽小的孩子更膽小。

設想一下, 膽小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會緊張, 如果你強迫把他們拉到陌生人面前, 就如同野蠻敲擊縮進殼裡面的烏龜, 烏龜不僅不敢將頭伸出, 他們更置身於強烈的恐懼中, 擔憂自己的心理防線隨時坍塌, 不僅不利於他們擺脫膽小, 甚至有可能產生陰影, 影響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 所以強迫孩子跟陌生人交往擺脫膽小是不可取的。

相關用戶問答